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溝水社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溝水社區位於台灣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五溝水社區內建築多為百年以上歷史的民宅,如最著名五溝村劉氏宗祠,是目前仍保存完善頗具特色的客家聚落村莊,也是全國第一個通過聚落登錄的案例。五溝水客莊三大特色:伙房、伯公廟、水圳一應俱全,同時是客家傳統文化「攻砲城」的起源地,深具指標意義。許多客傢伙房在近幾年進行了整修粉飾讓老建築群有了新風貌。萬巒客家聚落中,大略有頭溝水、二溝水(已廢莊)、三溝水、四溝水、五溝水。這些地名除了顯示該地之河流溝渠外,也與當初先民沿東港溪下游逐步往上游開墾的次序有關,而五溝村乃最往上游、最內陸,應屬最晚開發的聚落。「五溝水」開莊後,略分為「東興」、「西盛」兩莊。台灣光復後,進行街庄改制時,將「大林」及「得勝(新莊仔)」也一併劃入五溝村。[1]
 

社區特色

五溝水社區位在屏東平原地下水—泰武沖積扇之扇端湧泉帶。終年有清澈的地下補助水源,許多對水質高度要求的物種,包括原生種魚類、水生及水域周邊優勢植物可在此處獲得庇護。人文聚落和環繞四周豐沛的地下湧泉,正是蘊育此地濃厚人文特質、優質農作及多元生態的重要泉源。水地名由來是因先民土地墾拓順序:頭溝水、二溝水、三溝水、泗溝水、五溝水而來。而知名的五溝水湧泉屬於農村水圳湧泉,源自於大武山的天然水脈,業因此造就成為是全國唯一歷史聚落兼具自然湧泉、水圳、 溼地之文化生態園。[2]

全台第一個指定保存的客家聚落

位於屏東縣萬巒鄉的五溝水社區,在2008年為全台第一個指定保存的客家聚落,社區內包括東興、西盛、大林及得勝等4莊,面積約5.1公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客家聚落,聚落內可以看到夥房、水圳、伯公等三大客莊特色,保存的建築更具藝術性,常有遊客到此探訪。五溝水以劉姓為大宗,村內讀書人多,因而完整保存了許多傳統客家建築,大大小小至少有20多幢,包括日本佔據時期曾為學堂的觀海山房、有百年歷史的和興夥房及劉氏大我祖堂等,都是當地代表性建物。2019年屏東縣府客務處完成五溝水的調查研究計畫,同時爭取降低修復自籌款的比例,有望展開觀海山房、和興夥房及大我祖堂等三幢代表性建築的修復工作,期待呈現最美的客家聚落。[3]

爭取劃設為國家重要濕地

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帶領清理水圳照片來自五溝水守護工作站臉書

位在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同時也是蘊含著五溝水溼地的存在,它是一個湧泉溼地,源頭來自大武山的清澈雨水,經過地下伏流,在五溝水社區附近湧出,形成泉水窟溪。居民開鑿水圳引入溪水利用,溪水流過社區後,穿過一塊窪地,形成一片野溪溼地,再流入嘉平溪,匯流東港溪入海。這個來自大武山的湧泉溼地,在水面之上,數百年前形成聚落,造就五溝水客家聚落的歷史風貌。在水面之下,清澈的泉水,更是造就千百年的生態,生物在溼地自然生長[4] 五溝水位於大武山下沖積平原的扇端湧泉區,湧泉自水源地湧出,經水圳進入五溝水聚落與農田,並形成自然的濕地環境。其水圳環境除了能串連社區與水田之關係外,同時也提供多樣化生物之棲息空間與微棲地環境,讓多種生物得以棲息其間。長久以來,五溝水濕地與當地居民互利共生,居民享受五溝水的沁涼也守護五溝水的環境。但是,近年來許多圳道護岸設計及局部環境污染,造成五溝水水圳原本完整且連續的生態功能被切斷;因此,五溝水工作站於2013年申請營建署重要濕地計畫,成立五溝水濕地學校,期望培育守護濕地的能量並復育棲地,且積極爭取五溝水劃設為國家重要濕地,進而獲得足夠的法令保護,減少未來再受干擾之機率。[5]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濕地保育小組表示,全國目前共有83處國家重要濕地,五溝水濕地則屬於我國13個「未定濕地」的其中之一,仍然需要透過地方政府提案,送到中央經過審核、評定才能成為國家重要濕地,他強調,一旦成為國家重要濕地後,地方公民團體可循《濕地法》擬定保育利用計畫,進行分區規劃,屆時便會有法定的約束力來約束遊客,不過他認為,就五溝水案來說,地方政府若重視也可先循其自治規定來保護。[6]

視頻

【喚醒沉睡的水圳記憶 五溝水濕地學校上課中】

【《行轉我莊》EP47─大武山腳下的恩賜-五溝水工作站】

【屏東五溝水社區 自然濕地生態豐富 20150614】公視晚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