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道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道江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五道江鎮

所屬地區: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

五道江鎮,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地處二道江區東北部,通化、白山兩市中間地帶,東與白山市六道江鎮接壤,南與鴨園鎮相連,西北與通化縣大安鎮毗鄰,北與大安鎮六道江鎮交界,距二道江區政府22千米,區域總面積49.2平方千米。 清初,五道江鎮境域為禁墾圍場;1964年12月,設五道江鎮。截至2018年末,五道江鎮戶籍人口為14783人。截至2020年6月,五道江鎮下轄3個社區、2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五道江街1號。 2018年,五道江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1]

位置境域

五道江鎮地處二道江區東北部,通化、白山兩市中間地帶,東與白山市六道江鎮接壤,南與鴨園鎮相連,西北與通化縣大安鎮毗鄰,北與大安鎮、六道江鎮交界,距二道江區政府22千米, 區域總面積4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五道江鎮地處長白山系老嶺山脈西麓,境內群山環繞,中間為盆地,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西部平緩開闊;主要山峰有饅頭山、煙筒山、北砬子山等;境內最高點白砬子山(北砬子)主峰位於鎮北,海拔972.4米;最低點渾江河谷位於菇園村與五道江村交界處,海拔388.4米。

水文

渾江自東北向西南從鎮域中間流過,境內河道長8.7千米,還有大梨樹溝、小梨樹溝、白砬子溝、二道冰湖溝、道清溝等。

自然災害

五道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大風等;旱澇災害年平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7—8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7月31日,受災人口3720人,倒塌房屋26戶,過水742戶,耕地成災面積2840畝,絕收830畝,沖毀水泥路5.5千米,橋涵50處,沖毀排水溝6000延米,供水管線3000米,下水管線2500米,供電線路5500米,通信光纜3處;經濟損失達1.2億元。

自然資源

五道江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煤、鐵、石灰石、黃土、頁岩、長石、石膏等,其中煤儲量631萬噸,可采量472萬噸;石灰石儲量7153.9萬噸,可采量6933.9萬噸。五道江鎮黃土、頁岩、長石等資源也較豐富。五道江鎮森林覆蓋率61.8%;天然樹種主要有紅松、白松、落葉松、樺、柞、楊、椴等;野果類主要有山葡萄、山杏等;野生藥材主要有山參、細辛、五味子、貝母、龍膽草、黨參、車前子、沙參、黃芪、桔梗、元胡、天麻、黃柏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山芹菜、刺嫩芽、小根菜、貓爪子、山胡蘿蔔等;野生菌類主要有木耳、榛蘑、青蘑等;野生動物主要有狍子、狼、狐狸、山兔、雉、林蛙等。

人口

2011年,五道江鎮總人口1652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459人,城鎮化率81.4%;總人口中,男性8222人,占49.8%;女性8304人,占50.2%;14歲以下942人,占5.7%;15—64歲12950人,占78.4%;65歲以上2634人,占15.9%;以漢族為主,達15854人,占95.9%;有滿、回、蒙古3個少數民族,共672人,占4.1%,其中滿族536人,回族100人,蒙古族36人。2011年,五道江鎮人口出生率2‰,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8人。 2017年末,五道江鎮常住人口為18761人。 截至2018年末,五道江鎮戶籍人口為14783人。

經濟

綜述

2003年,五道江鎮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320元。 2011年,五道江鎮財政總收入2322.3萬元,比2010年減少15.4%;財政總支出667.3萬元。2011年,五道江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678元,比2010年增長14%。 2018年,五道江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2011年,五道江鎮有耕地面積6540畝。2011年,五道江鎮農業總產值0.4億元,比2010年增長26.1%,實現農業增加值2149萬元,比2010年增長22.4%。2011年,五道江鎮生產糧食1750噸。五道江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五道江鎮生豬飼養量12151頭,年末存欄2840頭;羊飼養量4107隻,年末存欄377隻;牛飼養量2202頭,年末存欄52頭;家禽飼養量45.2萬羽,上市家禽31.1萬羽。2011年,五道江鎮生產肉類2000噸,畜牧業總產值2245萬元。

工業

2011年,五道江鎮工業總產值達11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實現工業增加值5700萬元,占生產總值的33%。2011年,五道江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11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826.3萬元,比2010年增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