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生如樹(雲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生如樹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人生如樹》中國當代作家雲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人生如樹

鍾情於樹,緣自於我的童年。因父母的工作關係,我幼年有八年時光在閩西南小城度過。那裡地處千山之中、龍江之濱,到處是繁茂的樹,集市也多賣柴的貨擔。我那時記住父親工作單位醫院,是門前那棵如蓋的大榕樹,低垂的樹須跳起來便可以夠到;還記得學校門前有一片小樹林,穿過樹林便到江邊,映入眼帘的是對岸疊翠的山和蓊蓊鬱郁的山林。這幀畫面有聲有色地縈繞於我的腦際許多年。今逢「六一」,接到三姨的電話,慈母般的關懷讓已含飴弄孫的我頃刻回到童年,眼前浮現那時牽着母親衣角疾行於漳平街路的情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兒時的一切美好如初,雖經歲月漂洗磨捶,也決無腿色,如我鍾情的那山、那水、那無法抹去的青綠。

去年5月,再回闊別四十多年的福建漳平,我已然找不到醫院門前那棵華蓋如天的大榕樹了,江邊的小樹林華麗轉身為「櫸子洲公園」, 擴展了許多,更加繁茂蔥蘢。江對岸的山還在,依然滿目蓊蓊鬱郁;小火車竟然還在,一聲轟鳴驚得我忙轉頭掩面。

那個八年之後我告別小城,跟隨父母回到北方老家。父親調到太行淺山區,在村北的山岙里籌建戰備醫院。北方隆冬,寒氣侵衣,舉目四望,衰草瑟瑟。所幸北嶺漫坡錯落着一行行柿樹,也有如蓋樹冠,也有魁偉樹身,在荒蕪蕭索間蔚為風景。沒用多久我便適應了北方的生活,春來晴翠,夏送清涼,秋綴丹果,冬凌枝椏,不同季節柿樹林呈現着不同風景。這些柿樹大約經歷上百年風霜,樹身如圍,枝幹斑駁。攀上樹杈,粗大的枝幹盤繞虬旋,倒成了我們蹬高爬低、橫倚嬉憩的樂所,給單調乏味的日子憑添了許多難以盡述的美好。醫院宿舍座落在柿林間,全部蓋成平房,且搭成如延安窯洞般的穹頂,不用一根梁檀,這在木材奇缺的當時不啻為一種創舉。搬進新家,父親特意在門前空地栽下兩棵梧桐,說「這樹長得快、好成材」。從此,我們兄弟倆與梧桐相伴相長,發現斜枝冗椏便及時剋除,每日打來井水細心澆灌。這兩棵梧桐樹似為回報我們,沒有幾年便粗壯如柱,待離開時已樹冠參天。

如今住在小區樓房,無福體驗植栽之趣,對樹的鐘情卻愈發強烈。這幾年 「隔輩親」寶寶到來,幾乎無條件地侵占我大半的業餘時間。從那時起,我和妻鐵定堅持的一件事便是在寶寶每年生日,或「六一」「十一」到附近公園,選一棵固定的樹拍照留影。楊絳先生在《我們仨》的第3部第8節中這樣寫她和圓圓:「我和圓圓走在路上,一定攙着手:上了電車,總讓她坐在我身上。圓圓已三四歲了,總說沒坐過電車,我以為她不懂事。一次我抱她上了電車,坐下了,我說:『這不是電車嗎?』她坐在我身上,勾着我脖子在我耳邊悄悄地央求:『屁股坐』她要自己貼身坐在車座上,那樣才是坐電車。我這才明白她為什麼從沒坐過電車。」這情節很相像,每次拍完照,我們也大手拉着小手,漫步林蔭大道,講不完樹的故事,答不完寶寶的問題。感謝上蒼恩賜,這個「六一」可以和樹拍兩次照。當我不假思索地將剛過百日的孫寶寶貼身放在樹杈上,立刻迸發稚嫩而又如裂帛般的哭聲。妻嗔怪我一定是硌着了寶寶。我忙抱起,喃喃道「硌不着,還有尿不濕保護呢」。看來這個「屁股坐」的確稍早了些。

親愛的寶寶,在未來的日子裡,願你們像樹一樣

——不怕孤單。即使從零開始,根扎沃土才有藍天,發奮努力獨木成林。

——不懼風雨。慣聽穿林打葉,無畏櫛風沐雨,須知風濯雨澣恰可汲取養分,霜打寒逼正需健身強體。

——不卑躬膝。可以不高大,但一定不彎曲;可以不名貴,但一定不自棄。剋盡冗枝才挺拔,寵辱不驚方正直。

——不可虛空。不慕虛名,不媚浮雲,不求速長,不攀捷徑。於樹於人,結實成材是硬道理。

——要有節制。樹高千尺,勿忘根本,行有規尺,方成大器。

親愛的寶寶,這些有關樹的寄語或許現在聽不懂,但我相信,隨着你們逐漸長大,一定會理解,也定會有幫助的。

妻提議以後咱倆也來拍照,也每年選一個固定的日子,一個固定的地方。我說,那就和寶寶們一起與樹合照,與樹相伴,讓樹來記錄我們的變老,見證寶寶們的成長吧。 [1]

作者簡介

雲閩,姓名:胡昆平。河北省沙河市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涪陵區作家協會秘書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