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俠溪 |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有趾背側動、靜脈;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之趾背側神經。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俠溪穴
- 外文名: Xiá xī
- 位置: 足背外側
- 作用:頭痛,眩暈,驚悸,耳鳴
- 俠溪穴 Xiá xī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有趾背側動、靜脈;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之趾背側神經。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驚悸,耳鳴,耳聾,目外眥赤痛,頰腫,胸脅痛,膝股痛,足跗腫痛,瘧疾。
〖人體穴位配伍〗配太陽穴、太沖穴、陽白穴、風池穴、頭臨泣治眩暈、偏頭痛、耳鳴耳聾、目外眥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附註〗膽經滎穴。
俠溪穴 滎穴,屬水。
〖穴義〗膽經經水在此循地部渠道回流井穴。
〖名解〗
1)俠溪。俠,通夾,被夾於中間之意。溪,地部流行的經水。該穴名意指膽經經水在此循地部渠道回流井穴。本穴物質為地五會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本穴只是對其起了一個循經傳輸的作用,地部的經水沒有流失,如被夾於渠道之中下傳足竅陰穴,故名。
2)膽經滎。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質為地五會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水量極小,故為膽經滎穴。
3)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五會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在本穴的變化吸熱蒸發,蒸發天部的水氣表現出腎氣的寒冷收引特徵,故其屬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大部分經水回流足竅陰穴,極少部分經水氣化為天部之氣。[1]
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醫泄肝火妙法——刺激俠溪穴!,百年養生, 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