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攻堅戰)原圖鏈接來自 雲南法院司法信息網 的圖片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玉溪市轄縣。位於雲南省中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1°39′-102°22′、北緯23°18′-23°55′。東與石屏縣毗鄰,南與紅河縣相連,西與墨江縣接壤,北與新平縣緊鄰。縣境南北長64.5千米,東西寬71.5千米,總面積2858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2012年末)。全縣轄3個街道、2個鎮、5個鄉:澧江街道、紅河街道、甘莊街道、因遠鎮、曼來鎮、龍潭鄉、羊街鄉、那諾鄉、窪垤鄉、咪哩鄉。縣政府駐澧江街道,距省會昆明市216千米,距玉溪市紅塔區128千米(均為高速公路路程)。

全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南北走向,以紅河為界,分為兩個支脈,西南支屬哀牢山,東北支屬橫斷山,兩支山脈自西北入境,逶迤向南延伸,使元江河谷形成了一個盆地。紅河幹流自西北入境向東南斜穿全境流入紅河縣,把縣境等半地分割成東北片和西南片兩部分,分別為河谷、盆地[1]丘陵、中山等,屬深切割中山類型地貌。山區面積2766.54平方千米,壩區面積91.46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327米,縣城海拔380米。清水河、南溪河等20多條河流均注入元江。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氣候屬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山區與壩區氣候差異大,年平均降水量800~1100毫米,平均日照時數2200小時。213國道貫穿縣境。名勝古蹟有他克岩畫和瓦那沸泉等。

歷史沿革

元江,古屬西南夷地,稱「西南荒裔」;夏商周時名惠籠甸,屬梁州地;兩漢時期,屬益州郡勝休縣地。蜀漢、西晉時名羅槃甸,屬興古郡地;隋、唐時名步頭,屬黎州地;唐南詔時期稱惠籠甸,屬銀生節度。宋大理時名因遠部、羅必甸,屬威遠瞼治地,屬威楚府;元至元元年(1264)名羅槃部,屬元江路治地,至元二年(1265)改為元江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立元江萬戶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設元江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設元江府,永樂四年(1406)升為元江軍民府。下轄奉化州、恭順州(今墨江)、步日部、普日思麼甸長官司(今普洱)等地。

清初襲明制,稱元江軍民府,轄恭順、奉化2州。順治十八年(1661)元江軍民府改為元江府。裁恭順、奉化二州,並析省屬之車裡宣慰司劃入元江府。雍正七年(1729)7月,析車裡宣慰司劃歸普洱府。雍正八年(1730)7月,元江府屬迤東道。雍正十年(1732)3月於他郎寨(舊恭順州地)置他郎廳,析臨安府屬之新平縣劃入元江府。雍正十三年(1735)10月,析元江府屬善政里、豬山者、鬼布林臘猛三鄉及上下猛面、猛松、左戛、磨鋪薩等寨往屬於普洱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元江府改屬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改為元江直隸州,並析他郎廳劃歸普洱府,元江州仍屬迤南道。至清末,元江直隸州下轄新平縣。

民國2年(1913)4月,元江州改設元江縣,同年迤南道改為滇南道,元江縣屬之。民國三年(1914),滇南道改為普洱道,元江縣屬之。民國18年(1929),廢道直屬省。民國28年(1939)2月8日,雲南省民政廳批准:將墨江縣插入元江的哈角、岔洞兩村劃歸元江縣,將元江縣插入墨江的哥蘭大田劃歸墨江縣。民國31年(1942),元江縣屬雲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民國37年(1948),元江縣屬雲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駐新平縣)。

1949年8月成立元江縣臨時人民政府,屬蒙自專區。1954年7月2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報告備案:蒙自專區的元江縣劃歸玉溪專區。1970年,玉溪專區改為玉溪地區,元江縣屬之。1979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元江縣,設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2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正式掛牌成立。1984年12月5日,國務院【國函字169號】批覆:將紅河縣哈阿鄉梅普村劃歸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管轄。1997年12月13日,玉溪撤地設市,元江縣屬地級玉溪市。

1997年,全縣面積2858平方千米,人口約18.5萬人,哈尼、彝、傣等少數民族占74%。轄3鎮8鄉:澧江鎮、青龍廠鎮、因遠鎮、東峨鄉、龍潭鄉、羊岔街鄉、大水平鄉、窪垤鄉、咪哩鄉、羊街鄉、那諾鄉。縣政府駐澧江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199931人,其中:澧江鎮54790人,因遠鎮26666人,青龍廠鎮22975人,東峨鎮20000人,羊岔街鄉10799人,羊街鄉16601人,那諾鄉15689人,窪垤鄉10831人,咪哩鄉13607人,龍潭鄉7973人。

2002年10月24日,元江縣人民政府關於撤銷縣城社區村(居)委會的批覆:一、同意撤銷澧江鎮澧江村委會。二、同意撤銷澧江鎮居委會。三、同意撤銷澧江鎮漫林村委會。四、同意調整澧江鎮大水平村委會的大路新寨、高坎、雙高、新村、西門村等五個村民小組。五、上述各村(居)民小組的村(居)民,按照劃定的社區地域界限由社區管理。

2006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總面積2858平方千米。總人口21.09萬人。轄4個鎮、6個鄉:澧江鎮、因遠鎮、青龍廠鎮、東峨鎮、羊岔街鄉、羊街鄉、那諾鄉、窪垤鄉、咪哩鄉、龍潭鄉。元江農場、紅光農場、紅僑農場、甘莊農場在縣境內。縣政府駐澧江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217399人,其中:澧江鎮72853人,因遠鎮27853人,青龍廠鎮24966人,東峨鎮16921人,羊岔街鄉11718人,羊街鄉16888人,那諾鄉15095人,窪垤鄉10045人,咪哩鄉14047人,龍潭鄉7013人。

2011年,撤銷澧江鎮,設立澧江街道和紅河街道,原澧江鎮所轄澧江、江東、玉河、紅僑等4個社區和那整、龍潭、南灑、南昏、莫郎等5個行政村行政區域劃入新設立的澧江街道;原澧江鎮所轄紅河社區、鳳凰社區、大水平行政村、橋頭行政村行政區域劃入新設立的紅河街道;撤銷青龍廠鎮,設立甘莊街道,原青龍廠鎮的行政區域為甘莊街道的行政區域;撤銷東峨鎮、羊岔街鄉,設立曼來鎮,管轄原東峨鎮、羊岔街鄉和紅光農場行政區域,鎮政府駐紅光社區。調整後,元江縣轄3個街道、2個鎮、5個鄉:澧江街道、紅河街道、甘莊街道、因遠鎮、曼來鎮、羊街鄉、那諾鄉、窪垤鄉、咪哩鄉、龍潭鄉。縣政府駐澧江街道。

視頻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相關視頻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成立四十周年
航拍 元江曼來鎮移民新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