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椒縣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全椒縣圖書館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0年)冬,當時圖書館設立於五先生祠堂內,不久遷至明倫堂左齋房,以後又遷至奎光樓。北伐戰爭後,圖書館由民眾教育館接管。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冬日軍侵占全椒縣城,民眾教育館停辦,次年秋,民眾教育館在全椒程家市恢復,抗戰勝利後,民眾教育館遷回縣城。

歷史沿革

一九四九年元月全椒解放,圖書館併入縣文化館。解放初到一九五六年,館址在洪攔橋附近。一九六六年遷至半邊河(全椒縣醬醋廠附近),一九七O年十月遷至新華東路24號。一九七九年元月,經省圖書館正式批准成立「全椒縣圖書館」館址在縣文化館,隸屬全椒縣文化局。一九九二年。因縣文化館文化活動大樓施工,道路受阻,圖書館閉館一年。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八年,圖書館租賃縣勞動局二樓對外開放,一九九八年至二OO二年,遷至縣人武部二樓。二OO三年經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無息貸款80萬元,興建圖書館大樓,館址在儒林路221號,面積750平方米,於二OO五年五月竣工。十一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館,二O一一年五月為實行免費對外開放政策,圖書館重新進行裝修布展,開設綜合外借室、綜合閱覽室、電子閱覽室[1]、多媒體室、采編室和藏書室等。

其他信息

近年來,全椒縣委政府將文化全椒建設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並納入政府目標考核體系,以文化和藝術推動城市的發展,有力打造文化全椒,推動全縣公共文化迅速發展,把圖書館建設納入全椒太平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館址位於太平文化街區南廣場),二O一三年十二月開工,二O一六年建成。新館設計按照國家一級館標準和全縣實際服務人口規劃實施,新館占地3000多平方米 建築面積5572平方米,總投資約4千萬元,新館主體建設分為上下二層,開設借閱服務、 電子閱覽 、多媒體視聽、會議展覽、報告培訓、休閒書吧、內部業務、行政辦公等八大功能區,於十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同時可容納上千名讀者,主要開展以下服務:

一、基礎服務: 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5萬冊,開架圖書13萬冊,期刊360種,免收辦證工本費和圖書修繕費、驗證費、免費提供存包櫃、充電器、放大鏡、老花鏡、開水、衛生紙等便民服務項目,全年開展各種公益活動不少於30場次,受益人群3萬人次以上,走進圖書館讀者達6.5萬人次之多。

二、數字服務: 供讀者使用終端計算機60餘台,另外自助辦證機2台,自助借還書機6台,無線網全覆蓋,20TB數字資源供讀者免費下載使用,建立網站、微信、微博,小微數字圖書館9台(含五個省級農民文化樂園),電子書143萬冊定期更新、電子報800餘種、電子期刊1600餘種,同步更新,免費觀看和下載。

三、志願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7人,365天免費開放。建立了志願者服務機制,目前已有20餘人分不同時間來館免費為讀者服務,全館人員結對幫扶了10名留守兒童,給他們帶去精神糧食和人間溫情。

四、閱讀服務: 重點加強青少年兒童、特殊人群閱讀條件的提升以及無障礙閱讀環境的建設(建立盲人閱覽室、3個流動圖書點、10個圖書分館、5個村級圖書分館、1個社區圖書分館)。全椒縣圖書館是國家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中心、 安徽省社科知識普及基地、安徽省青少年維權崗、滁州市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滁州市青年文明號、滁州市職工書屋、滁州市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全椒縣巾幗文明崗、全椒縣青年文明號、 全椒縣社會科學[2]普及示範基地。

視頻

全椒縣圖書館 相關視頻

千年文脈,書香全椒——全椒縣圖書館
全椒縣圖書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