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春聯(紀昀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寫春聯》是中國當代作家紀昀清的散文。
作品欣賞
寫春聯
宜昌金東山批發市場,為了答謝多年來廣大客戶的支持,在臨近雞年春節期間免費為大家贈送新春春聯。
「梅花吐艷新春麗雞韻成歌盛世長」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聯表達着金東山批發市場商戶對於宜昌市民的美好祝願。
活動現場墨香四溢,大紅色的宣紙烘托出過年的喜慶氣氛。書法家們現場揮毫潑墨,一展才華,楷書、隸書、篆書……寫出來的每個大字都蒼勁有力,以手中筆墨傳遞着對大家的新春問候。書寫間隙,書法家們還向大家介紹了「福」字的書寫技巧和春聯中的韻腳、對仗等知識。現場人群顫動,有的駐足欣賞春聯的書寫,有的主動幫忙晾曬,有的拿出手機拍攝書寫瞬間,還有的則借滿場的福字開始「掃」福,現場氣氛十分活躍。不一會兒,紅火喜慶、飄着墨香的春聯和福字就布滿了整個活動現場。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可以說,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這是因為春節源於我國的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春聯便伴隨着一年一度的春節應運而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融入人們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
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新桃」和「舊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說就是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我國的春聯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古人對春聯的內容和形式頗有研究。因為春聯的格式起源於我國的古典詩詞,因而最初的春聯要求象律詩一樣講究嚴格的字句相等與平仄對仗,即上下聯的每個字都應要求其聲調呈陰陽平仄相對,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書法墨寫,所以古代文人視春聯為一種既高深又典雅的藝術創作。
然而對聯發展到今天,隨着白話文和大眾文化的普及,現在人們已不太注重古人所奉行的那種嚴格的律詩般的字句對仗原則,但一副象樣的對聯至少應在選字用詞上講求對等,即字數與詞類應求相對。按照現代漢語規範應求上下聯中的名詞,形容詞,動詞,數詞等詞組相對等排列有序,而在聲調上至少應求每個上下聯的最末一字平仄相對。如一般上聯末字為仄聲(即漢語拼音第三,四聲),則下聯末字應為平聲(即漢語拼音第一,二聲)。這應該是創作對聯的最起碼的要求。
今年恰逢雞年,你看那一幅幅春聯紅紙黑字:
如五言:「丹鳳來儀,金雞報曉。雞鳴曉旦,燕舞陽春。鵲送喜報,雞傳佳音。神猴辭歲,金鳳迎春。雄雞唱韻,大地回春。紅雞啼夜曉,黃犬吠年豐。雞鳴天放曉,政改地回春。
還有「七言」:把酒當歌歌盛世,聞雞起舞舞新春。保駕護航奔富路,昂頭振翼唱東風。癸戴草頭朝赤日,酉添春水上朱顏。紅日升空輝大道,金雞報曉促長征。猴奮已教千戶樂,雞鳴又報萬家春」
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
作者簡介
紀昀清,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