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凰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凰古城旅遊景區地圖原圖鏈接來自 人民網 的圖片

鳳凰縣位於湖南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2001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該縣在苗語湘西方言中稱作「吉寨」,湘西方言苗文:Jib Zhes/tɕitʂai/。

地理

鳳凰古城又稱沱江古鎮,地處湘西丘陵地區,沱江的中下游位置,全縣多山地。沱江從西至東橫貫鳳凰縣境中部地區,流經臘爾山、麻沖、落潮井、都里、南華山、沱江鎮、官莊、橋溪口、木江坪等9個鄉鎮。至瀘溪縣河溪會武水,在武溪鎮匯入沅江。幹流全長131公里。在鳳凰縣境長96.9公里,流域面積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主要景點

鳳凰神鳳文化景區

由二十多處景點組成:鳳凰六句陣、鳳凰台、鳳竹林海、有鳳來儀、鳳緣亭、引鳳橋、百鳥朝鳳、九九神階、神鳳殿、鳳凰座、十八神性圖騰柱、鳳凰紀、醴泉台、五德門、鳳凰物語、百鳥園、放生台、乘風棧道、鏘鏘閣、翽翽廊、秋秋樓等。

田家祠堂

位於沱江北岸的老營哨街,始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為時任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的鳳凰籍苗族人士田興恕率族人捐資興建。民國初,湘西鎮守使、國民黨中將田應詔(田興恕之子)又斥巨資最後修建完工。這是一處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築群。有大門、正殿、戲台和20多間屋宇,並有天井、天池、迴廊,還設有「五福」、「六順」兩門。祠堂大門前有有六級用紅砂條石砌成的扇形台階。階前,有一塊較寬的空坪。大門左中右三間,中間大門呈八字形,兩邊次間均為青磚砌就,有石象一對,石鼓一雙,極具氣派。祠堂正殿系抬梁式與穿斗式結合構架,硬山頂,高、深、面闊都是20米,殿柱基石均為石鼓,貓拱背山牆,正殿門前砌青石台階。田家祠堂的戲台為六角飛檐古建築歇山頂,飾如意斗拱,左右有次間,是演職員演出間歇休息的場所[1]

北門古城樓

始建於明朝。鳳凰北面,俗稱北門城樓,本名「壁輝」。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元、明時為五寨長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移鎮竿參將駐防於此,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土城改建為磚城,開設四大門,各覆以樓。清朝先後在這裡設鳳凰廳、鎮竿鎮辰沅永靖兵備道治所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將磚城改建為石城,北門定名為「壁輝門」,一直保存至現。北門古城樓採用本地紅砂條石築砌,做工考究,精鑽細琢。城門呈一半月拱,有兩扇鐵皮包裹。圓頭大鐵釘密鉚其上的大門。城樓用青磚砌築,重檐歇山頂,穿斗式木結構,石座卷頂。城樓對外一面開槍眼兩層,每層4個,能控制防禦城門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範圍。

陳斗南宅院

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位於古城內吳家弄一號,在東門城樓和楊家祠堂之間,占地面積366.6平方米,由前進、天井、中堂及後進組成,為四水歸堂迴廊式院落,四周防火牆高深嚴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宅院是民國時期的將軍府,陳宅出了兩位國民革命軍少將,陳斗南將軍(1886年~1931年),民國十二年~民國十三年(1924年~1925年)間與賀龍為湘西巡防軍同僚,關係密切。1926年參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年間賀龍領導工農革命軍時在鄂南、湘北鬧革命受挫來湘西,陳渠珍委派陳斗南支援賀龍領導的工農革命。陳氏祖宗泥塑像是泥人張傳人張秋潭大師的封世之作,被專家、教授讚譽為國家級乃至世界極的泥塑藝術精品。陳斗南宅院是《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喋血記》、《父親的戰爭》、《戰士》、《拯救女兵司徒慧》、《未代苗王》、《我心飛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視劇內景拍攝地。

吊腳樓群

座落在古城東南的回龍閣,前臨古官道,後懸於沱江之上,是鳳凰古城具有濃郁苗族建築特色的古建築群之一。該吊腳樓群全長240米,屬清朝民國初期的建築,如今還居住着十幾戶人家。

鳳凰古城文昌閣小學

建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位於湘黔邊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城南,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北麓,鳳凰籍青年田興奎東渡日本,留學弘文師範學堂,結識了黃興秋瑾等人,參加了同盟會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學成歸國,懷抱「振興華廈, 重在樹人」的思想,在家鄉鳳凰南華山下創辦了「蒙養學堂」(文昌閣小學前身),成為第一任校長。

寬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自道門口往西,經十字街、東正街、西正街、回龍閣、營哨沖、陡山喇、接官亭、沈從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長3000多米。是鳳凰最繁華的商業街。

萬名塔,位於沱江沙灣北岸,與遐昌閣、虹橋相映。塔用青磚和混合沙漿以及鋼筋混泥土砌築而成。塔為六方、七級,每層六個翹角,且懸掛銅製風鈴。塔高22.98米,一層直徑4.5米,向上每層直徑縮小0.3米。一層有楹聯六副,皆為名人所題,或頌或感,風格各異。

原奇峰寺:所在地,寺廟已不存在,在此山上可觀看沱江、吊腳樓、虹橋、奪翠樓、萬名塔等景。 

許願亭:位於鳳凰古城龍脈龍頭位置,在鳳凰風景區「虹橋」旁沿江的石板路、東關門樓閣上的一個亭子,因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當地人很久以前在此許願祈福,號稱「聚山水靈韻 鎖前世今生」而著稱——許願亭。

烏龍山景區:距鳳凰古城28公里,《烏龍山剿匪記》故事發源地。位於湘黔邊界算深山峽谷之中。這裡由於人跡罕至,尚較完好地 保存着原始生態之風貌。景區主要由乾山仙柱、坤山玉女洞、夫妻觀景岩、五子峰、烏龍洞、練功台等諸多風光的奇異的怪石、懸崖、石柱、奇峰組成。還有蜿蜒秀麗的烏巢河峽谷、龍馬瀑布、梯子坎瀑布和烏龍洞清泉。

沱江: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便是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岩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似一幅韻味頗濃的山水畫。

原名臥虹橋,又稱「風雨樓」,建於明洪武初年,位於是鳳凰的中心。在虹橋上看整個鳳凰城,沱江兩岸的如畫風景盡收眼底。虹橋分為上下兩層,一層主要是商鋪和雜貨店,二層是民俗文化樓,裡面藏有從古到今所有關於虹橋風雨樓的書畫作品,也是個觀光和喝茶的好地方。

沈從文故居:中營街老宅本是從文大師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貴州提督)於同治五年(1866年)興建的。房子為穿斗式木結構,前後兩進,火磚封砌,小巧玲瓏,古色古香,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築特色。

熊希齡故居:位於古城北文星街的一個小巷內。占地面積800平方米,門、窗為木結構,其上或雕花或繪圖,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是典型的苗族古院落建築模式,極富民族風情。

朝陽宮

也稱陳家祠堂,是鳳凰古城中保持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築的宗祠傑作。祠堂內古戲台兩側有副非常著名的對聯:「數尺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賢有愚有神仙」。朝陽宮位於古城北西側,建於民國四年,由鄉紳也是被譽為「湘西王」的陳渠珍之兄陳開炳陳開藩發動族人捐資所建,1923年,時任湘西巡防各軍統領的陳渠珍將其擴建完善,至此大門、正殿、戲台、左右包廂、廚房、廁所等14間房屋渾然一體,構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成為陳氏族人聚會看戲或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整個建築重檐青瓦,飛檐翹角,檐下斗拱三層,正脊兩端有鴟吻,正中有彩色葫蘆寶頂,布局對稱合理,堪稱建築精品。朝陽宮的大門為紫紅色磚牆門樓,高8米。大門兩旁鐫有對聯一副:「瑞鳥起蓬蒿翼搏雲天高萬里;嘉賓蒞邊隅眼看樓台總多情」。左右對稱地堆塑山水花鳥浮雕12幅,門樓飛檐翹角,別具特色。面對大廳,是風情濃郁的古戲台,古戲台平時多演出古典戲曲,陽戲、儺堂戲、辰河高腔等。大師沈從文、黃永玉及很多文化名人都曾來這裡觀賞過。

萬壽宮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東門外沙灣,北靠東嶺,面瞰沱江。萬壽宮始建於明末清初,規模建築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豐四年(1854年)江西人楊泗在西側建遐昌閣;1928年,又在大門北側建陽樓。至此,萬壽宮形成建築規模宏大,設計精巧獨特,雕琢玲瓏剔透的建築群落。

奇梁洞

位於鳳凰古城以北的奇梁橋鄉,吉鳳公路左側,屬於典型的碳酸鹽岩洞。奇梁洞集山、河、峽谷、險灘、絕壁、飛瀑、叢林、田園、村落於一體,洞內有「古戰場」、「畫廊」、「天堂」、「龍宮」、「陰陽河」五大景區。於是有「奇、秀、幽、峻」四大特色,更有「奇梁歸來不看洞」之說。洞口高50餘米,寬20多米,一條清溪穿溶洞而過,水流平緩。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打在石筍、石幔及石花上。洞長有十二餘里路,走完全洞,得要三個多小時。奇梁洞不僅景色迷人,還有着獨特的歷史底蘊,後來還成為湖南衛視《玫瑰之約》現場拍攝之地,更吸引了眾多遊客爭相前往。

黃絲橋古城

從鳳凰縣城向正西三十公里,是黃絲橋古城。黃絲橋古城雄踞湘黔邊陲要衝,地勢寬闊,東有七里沖咽喉之扼,南有亭子關之險,西有綿長牢固的邊牆之塞,北有高山深谷之障。是雄於鎮竿西部一座重要古城。黃絲橋古城是國內保存最好的一座城堡,古城始建於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古為屯兵之所,是歷代統治者防止西部苗民生釁的前哨陣地。古城系青石結構建築,城牆高5.6米,厚2.9米,寬2.4米,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古城開有三個城門,分別為「和育門」、「實城門」、「日光門」,均建有十餘米高的清式建築格局的高大城樓,三個城樓的屋頂均為歇山式,下層覆蓋以腰檐,上布小青瓦,飛檐翹角,分外壯觀。城牆上部為鋸鑿形狀,箭垜300個,還有兩座外突的炮台。古城建築採用了當地土人築屋技藝和朝廷工匠技藝結合,具有古樸堅實的特色。取材青石灰岩,此岩耐溫耐寒耐潮,堅實牢固。料石都是經過嚴格挑選,六寸厚度均衡,石面精鑽細鑿,整齊劃一。砌築工藝也極為講究,石塊之間以糯米稀飯拌石灰,灌漿粘合,堅不可催。

書家堂古堡

書家堂又名舒家塘,是湘西鳳凰的重點旅遊景點,坐落在縣西31公里的黃合鄉境東。由於地處湘黔川(今渝)三省邊界,舊時多匪患,書家堂既能守防,又具有屯兵為攻的功能。據考證,北宋楊家將後代楊六郎的第三子楊再思奉旨平南,見其地勢險要,便在此安營紮寨,於是書家堂逐漸成為軍事重地──屯兵之營。隨着蠻夷歸服,此地又成為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長城學專家羅哲文教授2000年5月到此考察,他從現存的牆基考證,斷定城堡距今至少已有800年的歷史。明朝萬曆年間,南方苗民起義,當時政府為鎮壓起義軍,特撥白銀萬餘兩,歷時4年,重新築固了書家堂及周圍的古營盤。書家堂是在山下建兵營,山頂建連環屯,從而形成一個城堡。書家堂古城堡有兩個特色:一是古老而奇妙。古城堡周圍由構築恢宏的古城牆環繞,略呈圓形。牆形曲折蜿蜒,極富變化。如今經千百年風風雨雨,古城堡雖殘敗發黑,但依然顯現出一種蒼涼之美。二是古樸而秀美。書家堂古城堡東、南、西三面有山溪環繞,溪流清澈見底,還有諸多池塘圍城,形成天然防線。

沱江跳岩

古城人氣最旺的風景之一。這是一座古道橋樑,最早建於唐代,是乾州進入當時的五寨司城唯一的必經之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仍是鳳凰至乾城的古道。跳岩最初由四十多個紅色長方體岩墩子組成,每墩相距二尺,便於鄉民肩挑背馱入城,但每年漲洪水時總有跳岩石墩被衝倒或沖走。民國時期,縣長李宗祺讓在跳岩上架以木板,這比以前行走更為方便,但仍連墩帶跳板被沖走。1950年縣人民政府成立,又重新補缺換新將石墩加大,將兩個墩子聯成一個,跳岩全長100米,共15個岩墩,上鋪厚實的木板,並以鐵鏈在河底從岩上打眼,用鐵絲繫緊,跳岩堅固牢實,保存完好,如今不僅仍是兩岸人民來往的要道,而且成為鳳凰古城頗具民族特色的亮麗風景。2000年秋,為了進一步改善群眾過河的條件,也為了更好地美化裝點古城,鳳凰縣撥款在老跳岩幾十米距離的河下游,新修了一道雙墩跳岩,兩排跳岩相隔一尺左右,一高一低,並排而立,橫跨江上,每排跳岩66墩,一字列於江面,每個石墩之間的距離也就一小步左右,來的走一排,去的走另一排。

關田山古苗寨

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境內,它傍鄰209國道,交通極為便利。與鳳凰古城八大景之一的地下宮殿——奇梁洞、西門峽漂流,文化藝術大師——黃永玉先生投資重建的「愛谷」等景點旅遊勝地、同在209國道線上,處在張家界至鳳凰古城這條旅遊黃金走廊的中心節點位置,便於湘、鄂、黔、渝、自駕車旅遊、各大旅行社組團加點的最佳旅遊神地,是《邊城》、《湘西剿匪記》、《血鼓》、《血色湘西》、《湘西往事》《湘女蕭蕭》、《神槍血恨》等眾多著名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

歷史回顧

鳳凰縣自古以來一直是少數民族的聚居之地,歷史悠久。這些少數民族中苗族為當地民族[2],土家族多作為屯兵遷入。《鳳凰廳志》記載,夏朝商朝殷朝周朝以前,這裡即為「武山苗蠻」之地。

戰國時期,屬楚疆域。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建黔中郡。秦王政統一後,把其所轄的廣大地域劃分為36郡,鳳凰所在的黔中郡即為其一。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後幾經變革,西漢期間鳳凰域歸辰陽縣轄,西晉歸鐔成縣,東晉改歸舞陽縣,但一直屬武陵郡管轄。

隋改辰陽為辰溪,唐為渭陽縣詔諭縣地《元和郡縣誌》記載,唐垂拱二年(686年)「在坡山西址設渭陽縣」,並載「山甚高,百姓食坡山溪水」。坡山即指鳳凰山,坡山西設縣城,據考,古縣城址就是今黃絲橋古城。古渭陽縣址屬錦州盧陽郡。

元時,統治者為了穩固政權,在渭陽境內設五寨司,五寨長官司駐鎮筸(今鳳凰縣城)。

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在鳳凰山設鳳凰營,正德八年(1513年)設鎮筸守備。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移麻陽參將駐鎮筸城。

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設協副鎮筸將,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升協為鎮,鎮筸成為清朝全國六十二鎮之一。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廢土司,置鳳凰營於今縣城,移辰沅靖道駐鎮筸。成為全國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於湘西北設永順府,辰沅靖道改為辰沅永靖兵備道,鎮、道員均住鳳凰、治轄範圍覆蓋整個大湘西二十餘州縣廳,據載,為全國八大兵備道之一。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年)改鳳凰營為廳(散廳),升通判為同知;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 升散廳為直隸廳。

1913年改廳為縣,稱鳳凰縣,相沿至今。

公元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少數民族

鳳凰是多民族聚居縣,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漢族以及回族,以及1949年後中國共產黨建立新政權後被分配、派遣到這裡工作和其他原因來本縣居住的其它民族組成。其中以苗、土家、漢三族為主,苗、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人口28萬人,占總人口的73.26%,多分散在鳳凰縣各鄉、各鎮內;漢族10.75萬人,占27.74%多集中居住在鳳凰古城內。苗族為本縣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與漢雜居。鳳凰當地居民主要使用鳳凰漢語土語和苗語湘西方言。

交通

汽車: 209國道,懷化92公里,吉首52公里。352國道、354國道過境。 在長沙汽車西站可以坐高速大巴直達吉首或者鳳凰,吉首火車站旁吉首汽車北站有流水車直達鳳凰客運總站。

火車:中國鐵路總公司焦柳鐵路縱貫縣境東部。在虹橋橋頭有吉首站車票代售點(正規點)可售全國車票。要注意的是在這家代售點旁邊有家旅行社也標明是代售點,請注意區分。

北京石家莊鄭州襄陽宜昌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湛江南寧柳州昆明貴陽長沙方向的旅客可以直接坐火車到吉首,吉首火車站廣場和汽車總站有快巴直達鳳凰,汽車總站是20分鐘一班,1小時左右到達。

興建中的鳳凰磁懸浮軌道交通將在鳳凰古城設站。

飛機:貴州銅仁鳳凰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

物產:農業生產稻穀玉米芝麻等。目前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歷史人物

鄭國鴻鴉片戰爭中的抗英名將,定海三總兵之一。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認定鄭國鴻等三總兵為「忠節」,按提督待遇撫恤入昭忠神祠。

田興恕:任貴州提督欽差大臣,兼署巡撫時,任內因封查傳教活動、判處傳教士死刑而被免職。後隨左宗棠征剿陝甘少數民族起義。

熊希齡:近代中國政治家,曾任北洋政府內閣總理(任期不到一個月),晚年在北京多從事慈善事業[3]

陳渠珍:國民政府湘西專員,被當地百姓稱為「陳師長」或是「湘西王」。

沈從文:中國著名現代文學作家文物研究專家。

黃永玉:中國現代美術家

肖紀美: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科學家、金屬學專家和冶金教育家。

李振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原政委、公安部黨組成員,離休幹部。

文化和旅遊

文物古蹟損毀後的仿製品是不能稱之為文物和古蹟,充其量也只是仿製品。特別在作為旅遊產業開發時必須告知遊客哪些部分是仿製品,哪些部分是推倒重建的。

鳳凰縣的多數文物和古建築在歷次現代化進程和政治運動中被改建和拆除。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回鄉省親時也感嘆:風景逝去不再。並為此創作畫集——《逝去的風景》,用來紀念其表叔沈從文筆下那個如夢似幻的鳳凰古城。想看鳳凰旅遊未開發前的風貌,可以參見電影《湘西剿匪記[4]。該影片能看見很多原版的鳳凰美景。

傳統戲劇

儺堂戲:儺(音:nuó)堂戲是表現祈福、納吉的舞蹈,一種古老而原始的祭神戲劇。儺堂戲節奏明快、曲調流暢,內容豐富、結構緊湊、用當地土語唱出,樸實自然,通俗易懂,曲調優美流暢,深受民眾喜愛。儺堂戲最為鮮明的特色是沒有文戲伴奏,只有武戲配音。鳳凰最原始古老的劇種。

茶燈戲:是勞動者歡慶豐收。讚美生活、歌頌愛情的一種民間歌舞劇。茶燈分為文茶燈和武茶燈兩種,是鳳凰古城獨有的地方民間曲藝藝術、音樂自然流暢動聽。茶燈沒有悲苦戲,都是喜劇、詼諧風趣,深受民眾喜愛。

陽戲:陽戲是正月陽春演出的歌舞小戲,曲調唱腔都從山歌小調發展演變而來。音樂豐富多樣,技巧通俗簡單。表演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出獨特的地方風味。是一種具有當地民族風格和特點的地方戲。

古城榮譽

鳳凰古城先後被評為中國旅遊「十大最好去處」、「五十個必去景點」和「湖南十大優秀文化遺產」,湘西旅遊經濟圈的「三塊金字招牌」,兩度入選「新瀟湘八景」,被日本國家旅遊電視台推介為「世界名鎮」,躍居「9個最值得去的中國古鎮」榜首,被中國攝影家協會列為「最美的古鎮」之首。

2006年12月,鳳凰古城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5]

2009年,鳳凰古城評為國家「4A」級景區。

2010年,鳳凰榮獲「全國最佳生態宜居縣」和「中國最佳投資環境縣」榮譽稱號,鳳凰古城獲「影響中國文化旅遊發展貢獻獎」中影響「中國旅遊的一個古城古鎮古村」金獎。

2012年晉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鳳凰區域軍事防禦體系」入選新一輪「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2017年11月17日,鳳凰古城獲評2017最受網民喜愛的十大古村鎮。

視頻

鳳凰縣 相關視頻

航拍湖南鳳凰縣長潭崗水庫,雄偉壯觀
鳳凰縣交巡警大隊宣傳片
湘西鳳凰古城
咱們湖南好地方·湘西州鳳凰縣臘爾山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