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統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統勳

{{{國家}}}
族裔 漢族
出生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逝世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出身
  • 雍正二年甲辰科進士出身

劉統勳(1698年-1773年),延清爾鈍,清朝政治人物。山東諸城縣(今屬於高密)逄戈莊村人,祖籍江南省碭山(明弘治間始祖福公自南直隸碭山縣遷山東諸城縣)。雍正二年(1724年)中進士,之後歷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房總師傅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軍機大臣等要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病逝,享壽76歲。

劉統勳為人正直,以能諫着稱,在吏治、軍事、治河等方面都有顯着政績,為官四十多年,位至宰相,身兼數職,始終清廉,不曾貪污受賄[1]。乾隆帝評價:「神敏剛勁,終身不失其正」,諡號「文正」。

乾隆後期的重臣,在民間稱為劉羅鍋的劉墉即是劉統勳之子。

生平

康熙朝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劉統勳生於山東青州諸城。他的父親劉棨官至四川布政使,他自幼時接受完整的儒家教育[1]

雍正朝

雍正二年(1724年),劉統勳中甲辰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編修,歷任南書房行走、上書房行走、詹事、內閣學士等職位。

乾隆朝

乾隆元年(1736年),劉統勳受到乾隆帝的重用,曾到浙江學習治水,往後對他處理治河事務很有幫助。二年(1737年),他被任命為刑部侍郎,不久後因為母親去世,而中斷官員生涯三年。乾隆六年(1741年),劉統勳擔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時,曾參奏大學士張廷玉、尚書公訥親而名聞朝野。之後他一路升遷為漕運總督、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房總師傅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軍機大臣等要職,乾隆帝對他深為倚重,重要的軍國大事,都曾召見他討論。乾隆二十年,因定西將軍永常率部撤退等事,被籍沒奪職,其子劉墉亦被奪職,與在北京子孫皆下牢獄。三十八年(1773年)卒於Template:備註上朝途中。

評價

劉統勳為官清廉Template:備註,不結朋黨,敢言直諫,勇於任事,因此深得乾隆帝的敬重與信賴。當他病逝後,乾隆帝聞訊說:「朕失去一股肱!」「如統勛乃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乾隆帝評價:「神敏剛勁,終身不失其正」,贈太傅,諡「文正」[2]

劉統勳在治水方面獲得重要成果,懲治貪贓枉法的官員,因而受到百姓的愛戴。河南、山東等地的百姓紛紛為他建立祠堂[3]


注釋

參考文獻

引用

  1. 1.0 1.1 童超. 第50章第1節(直言能諫堪大任)〉. 《康乾盛世》. 2010: 188–189頁. 
  2. 童超. 第50章第3節(一生廉潔 兩袖清風)〉. 《康乾盛世》. 2010: 190–191頁. 
  3. 童超. 第50章第2節(治河懲貪濟蒼生)〉. 《康乾盛世》. 2010: 189–190頁. 

來源

官銜
前任:
汪由敦
吏部漢尚書
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壬子-乾隆二十六年五月丁未
(1758年3月4日-1761年6月11日)
繼任:
梁詩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