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三陵·長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十三陵·長陵明十三陵之首陵—長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是十三陵中建築最早、面積最大、規模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用料最考究的陵寢。陵內用於祭祀的陵恩殿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楠木[1]殿之一,陵恩殿建築在漢白玉雕刻的三層台基上,金磚鋪地,所有木件全部為金絲楠木加工而成,古色古香,一米多直徑,十二米高的六十根金絲楠木大柱,承托着2300平方米的重檐廡殿頂,雄偉壯觀、舉世無雙,殿內陳列着定陵地下宮殿出土的文物數百件。殿中端坐於九龍寶座之上的永樂皇帝銅像,做工精湛考究,形象逼真,此造像是世上精美絕倫的藝術佳作。

簡介

坐落在第二進院落北面正中的主體建築祾恩殿,是當年嗣皇帝謁陵祭祀舉行儀式的場所,建成於永樂十四年(公元 1416年),殿呈長方形,殿牆為紅色,殿頂為古建築中等級最高的重檐廡殿頂。此殿是國內罕見的大型殿宇之一,也是明代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稱是我國古 建築中的珍貴遺物。

2009年,長陵迎來營建六百周年,為此,由十三陵特區主辦的永樂皇帝與明長陵歷史陳列於6月20日在裬恩殿內正式展出。詳實的文字圖片和真實的模型,謳歌了墓主人的豐功偉績,更向世人展示了我國燦爛歷史文化的豐厚內涵。

明長陵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主峰南麓,建於永樂七年(1409年)。陵宮建築占地約12萬平方米。

明長陵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陵園規模宏大,平面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明長陵用料嚴格考究,施工精細,工程浩繁,營建時日曠久,僅地下宮殿就歷時四年。明長陵是朱棣皇帝在營建北京皇宮的同時,選擇的陵址,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地面上建築至宣德二年(1427年)3月基本完工。

明長陵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配殿、明樓、寶頂俱存。明長陵陵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樂帝後的場所,建築在漢白玉雕刻成的三層台基上,金磚鋪地。殿面闊九間(66.56米),進深五間(29.12米),象徵着皇帝「九五」之位。

明長陵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1961年,明十三陵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003年,明長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被列為第六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地理位置

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境內,距北京故宮五十公里。陵區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壽山主峰。南距昌平縣城約12公里。海拔559米,屬軍都山。山麓一帶黃土深厚,原名黃土山,明建十三陵後改名天壽山。地勢險要,上陡下緩,南臨十三陵盆地;東、西扼山口,古為軍事要地。

自然環境

陵區自然環境具有青山環抱、明堂開闊、水流屈曲橫過的特點,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處於左右護山的環抱之中。明長陵所在地區四面環山,綠樹叢叢。南面又有龍虎兩山左右對峙,勢如門戶。陵區平面均呈長方形,後面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建築自石橋起,依次分列陵門、碑亭、祾恩門、祾恩殿、明樓、寶城等。

建築布局

整體分布

明長陵的整體布局為「前方後圓」,整個陵宮建築南向偏西9度。長陵的陵宮建築,占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包括陵門、神庫、神廚、碑亭、祾恩門、祾恩殿、欞星門、寶城、明樓等(現部分建築已不存)。寶城磚砌,圓形,直徑約340米,周長1公里多,上有垛口,形似城堡。內為高大的封土,封土下面就是地宮的位置。寶城南面中央有門,可沿磴道上達明樓。樓呈方形,四面辟券門,中貫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頂為黃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額書「長陵」二字。樓正中有碑一座,額篆書「大明」二字,碑身刻「成祖文皇帝之陵」。除陵園本身外,還有東西二墳,東墳在德陵饅頭山南,西墳在定陵西北,墳內分別埋葬十六個為朱棣殉葬的宮妃,因其墳形如深井,故名東井、西井。

三進院落

明長陵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

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制為單檐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檐下額枋、飛子、檐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件;其下辟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

第二進院落,前面設殿門一座,名為祾恩門。據《太常續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祾恩殿」,殿門名之為「祾恩門」,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

第三進院落,前設紅券門制如陵門,為陵寢第三重門。院內沿中軸線方向建有兩柱牌樓門和石几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