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東小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東小檗

中文學名:華東小檗

拉丁學名:Berberis chingii Cheng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屬:小檗屬

華東小檗(學名:Berberis chingiiCheng)是小檗科,小檗屬常綠灌木,高可達2米。老枝暗灰色,幼枝淡黃色,莖刺粗壯三分叉,葉薄革質,長圓狀倒披針形或長圓狀狹橢圓形,葉緣平展,中部以上每邊具刺齒花簇生;花黃色;小苞片三角形;外萼片橢圓形,內萼片倒卵狀長圓形,花瓣倒卵形,漿果橢圓狀或倒卵狀橢圓形,花期4-5月,果期6-9月。

分布於中國江西湖南福建廣東。生于山溝雜木林下、水溝邊、山坡灌叢中、石灰岩山坡。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 華東小檗 界: 植物界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毛茛目 屬: 小檗屬 拉丁學名: Berberis chingii Cheng 門: 被子植物門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科: 小檗科 種: 華東小檗

形態特徵

老枝暗灰色,幼枝淡黃色,圓柱形或微具條棱,具黑色疣點;莖刺粗壯,與枝同色,三分叉,長1-2.5厘米。葉薄革質,長圓狀倒披針形或長圓狀狹橢圓形,長2-8厘米,寬0.8-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有時有光澤,中脈明顯凹陷,側脈5-10對微顯,背面被白粉,中脈隆起,側脈不顯,兩面網脈不顯,葉緣平展,中部以上每邊具2-10刺齒或偶有全緣,齒間距3-20毫米;葉柄長2-4毫米。花4-14朵簇生;花梗長7-18毫米;花黃色;小苞片三角形;萼片2輪,外萼片橢圓形,長5-5.5毫米,先端純,內萼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6.5毫米;花瓣倒卵形,長約5.5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缺裂,基部縊縮呈爪,具2枚近靠腺體;雄蕊長約4.5毫米,藥隔先端延伸,鈍形;胚珠2-3枚。漿果橢圓狀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8毫米,直徑4-5毫米,頂端明顯具宿存花柱,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6-9月。[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50-2000米的山溝雜木林下、水溝邊、山坡灌叢中、石灰岩山坡。[2]

分布範圍

產於婺源景德鎮武寧修水銅鼓寧崗吉安安福靖安井岡山等地;分布於湖南等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