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甲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極甲龍屬(屬名:Antarctopelta)意為「南極洲的盾甲」,是種甲龍下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南極。
南極甲龍的體型中等,身長不超過4公尺,同時具有結節龍科與甲龍科的特徵,使牠們難以準確地分類。
目前唯一的標本是在1986年發現於詹姆斯羅斯島,是第一種在南極洲發現的恐龍,但卻是繼冰脊龍之後,第二種被命名的南極洲恐龍。目前只有唯一種,奧氏南極甲龍(A. oliveroi)。
敘述與分類
如同其他甲龍類,南極甲龍是種笨重、四足、草食性動物,身上覆蓋者皮內成骨(Osteoderms)形成的骨板,嵌入至皮膚內。目前還沒有發現完整的化石,但牠們的身長估計最長可達4公尺。對於顱骨的所知有限,但目前所發現顱骨碎片都有保護用的骨甲。一個被鑑定為眶上骨的骨頭,上有短尖刺,在眼睛上方往外突出。牙齒成葉狀、不對稱,牙齒邊緣的鋸齒朝向嘴尖的方向。以比例而言,南極甲龍的牙齒比其他甲龍類還大,最大的牙齒寬度有1公分[1]。與北美洲的包頭龍相比,包頭龍的體型較大,身長6到7公尺,牙齒寬度平均為0.75公分[2]。
南極甲龍的尾椎也被發現,雖然尾端部分沒有留下,但尾端在生前應該有數節較小的脊椎,上下側由骨化肌腱連接者。甲龍科的尾部肌腱可協助支撐尾端的大型骨槌。如果南極甲龍的尾巴具有骨槌,應該會被挖掘出土,但還沒有被發現。目前已發現六種不同型態的皮內成骨,但只有少數附著在骨骸上,所以只能推測這些骨甲的位置。有些皮內成骨應該是大型尖刺的基部。一些平行的菱形皮內成骨,類似結節龍科埃德蒙頓甲龍的頸部骨板。一些大型圓形的皮內成骨,與較小的多角形骨甲一同發現,可能共同組成類似蜥結龍的臀部護甲。第四種皮內成骨則是橢圓形,中央有者凸脊。第五種皮內成骨則附著於肋骨上,可能形成側面的多排護甲,這是甲龍類的常見特徵。最後一種皮內成骨,主要由名為小骨(Ossicles)的小型骨質塊所構成,可能散佈者身體表面。數根肋骨上附著者這些小型骨質塊。
南極甲龍與結節龍科有數個共同特徵,主要在於牙齒與骨板;尾巴似乎有骨槌,這點類似甲龍科。這些混合的特徵,使南極甲龍很難以分類。南極甲龍目前為甲龍下目的未定屬,目前還沒有親緣分支分類法的研究。
發現與命名
南極甲龍的正模標本,是該屬目前所發現的唯一化石,同時也是南極洲所發現的第一個恐龍化石。這個正模標本是在1986年1月,由阿根廷地質學家愛德華多·奧立維羅(Eduardo Olivero)與羅貝托·斯加索(Roberto Scasso),發現於南極半島附近的詹姆斯羅斯島。
挖掘區域約6平方公尺大小,但因為冰凍的地層與惡劣的氣候,在經歷數次挖掘活動後,直到10幾年後才被完全的挖出,但可確定它們屬於同一個體。該標本包含:三個相關聯的牙齒、部份下頜與一顆相連的牙齒、部份顱骨碎片、脊椎、肩胛骨、腸骨、股骨、五塊蹠骨、兩塊指骨、以及眾多的骨甲。骨骸的保存狀態不佳,許多接近地面的化石,因為風化作用#凍融風化而風化、破碎。
這些化石經歷10幾年才被完整挖出,且有過三次個別的研究發表,終於在2006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利安納度·薩爾加多(Leonardo Salgado)與佐蘭·加斯帕里尼(Zulma Gasparini)正式命名為奧氏南極甲龍(Antarctopelta oliveroi)。在1993年命名的冰脊龍,是第一個被命名的南極洲恐龍;但其實南極甲龍才是第一個在南極洲出土的恐龍。南極洲(Antarctica)這名稱衍化自古希臘文,αντ/ant-意為「的對面」,αρκτο/arktos意為「熊」 ,暗指大熊星座;而πελτε/pelte意為「盾甲」,是甲龍類常見的屬名字根。種名oliveroi則是以發現者愛德華多·奧立維羅為名,他既是第一份相關研究的作者,更在南極洲挖掘了10幾年之久。
早期的研究顯示,這個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的甲龍類化石,是個幼年體。最近的研究則發現,牠們的脊椎骨各部份完全癒合在一起,而幼體的神經弓與脊椎體之間應該有明顯的接合處。一個初步的組織學研究,研究了數個脊椎骨,顯示這個骨頭生長至一定的程度,應該不是新生長的骨頭。
2011年的一份種系發生學研究,提出南極甲龍是已知最原始的結節龍科恐龍[3]。
生活環境
正模標本是在南極洲聖塔瑪爾塔組(Santa Marta Formation)出土的,位於一個挖掘基地的附近90公尺處。該地過去是個淺海環境,保存了許多海生動物化石,例如:鯊魚牙齒、滄龍科的Lakumasaurus、鸚鵡螺、雙殼綱、以及腹足類。從鸚鵡螺等標準化石顯示,該地的年代為晚白堊紀的晚坎潘階,約7400萬年前到7000萬年前。儘管位處海相沉積層中,南極甲龍仍生存於陸地上。曾經在其他海相沉積層中發現甲龍類化石,但應該是被沖積到海洋中的屍體。
雖然在白堊紀時期,南極洲位於南極圈之內,該地的氣候卻比現在溫暖許多,應該沒有覆蓋者冰河。南極甲龍等動物可能生存於由蕨類與落葉樹構成的森林之中。儘管氣溫較高,當時的南極洲在冬天應有永夜[4]。在當時,南極半島與詹姆斯羅斯島連接者南美洲,允許兩地的動物群做生物遷徙。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南極洲與南美洲之間有個共同的甲龍類動物群。
參考文獻
- ↑ Salgado, L. and Gasparini, Z. Reappraisal of an ankyl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James Ross Island (Antarctica).. Geodiversitas. 2006, 28 (1): 119–135.
- ↑ Vickaryous, M.K., Maryanska, T. and Weishampel, D.B. Ankylosauria. (編) Weishampel, D.B., Dodson, P. and Osmólska, H.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63–392. 2004.
- ↑ Richard S. Thompson, Jolyon C. Parish, Susannah C. R. Maidment and Paul M. Barrett. Phylogeny of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s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1,. in press: 1. doi:10.1080/14772019.2011.569091.
- ↑ Huber, B.T. Tropical Paradise at the Cretaceous Poles?. Science. 1998, 282 (5397): 2199–2200. doi:10.1126/science.282.5397.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