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反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反越南情緒(Chủ nghĩa bài Việt Nam)指對越南||越南及越南人的厭惡或仇視。

歷史

多個遭受越南軍事侵略的國家都出現了反越情緒。柬埔寨衰落期間,經常與越南定居者爆發衝突和鬥爭。他們指責越南在柬埔寨和現金越南南部部分的湄公河三角洲進行大規模驅逐、驅逐和種族清洗,因此柬埔寨人不信任越南人。另外,由於跟南亞的其他國家不同,屬於漢字文化圈國家,政治方針上也與大多數亞洲不同,越南被中國人、泰國、馬來亞人、法國人、荷蘭人和葡萄人視為恐懼和敵視的對象。

繼15世紀越南擴張和占領之後,暹羅人(即後來的泰國人)非常害怕和敵視越南。自18世紀以來,暹羅人多次向越南動武,不過自從1712年贏得第一場洗劫以來,他們從未贏得其他戰爭。這造成暹羅人對越產生了恐懼心理。和柬埔寨人一樣,泰國人給越南人取了蔑稱「Youn」,指他們大多皮膚黑。

後來阮福暎治下的阮朝迫害天主教傳教士後,法國軍事占領越南,法國殖民統治者將越南普通人乃至社會精英視為次等種族,叫他們「Annamites」。該詞最初指越南北部,之後變成廣泛的歧視和反越南主義的象徵。後來反抗法國殖民霸主的大規模起義,使得法國加緊控制越南人,犯下種種的暴行,包括新喀里多尼亞的驅逐。法國殖民統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人中斷,然而日本人的態度也一樣,直到奠邊府戰役

1940年,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反越情緒日益高漲,越南處在兩大帝國的束縛下。儘管日本試圖發起泛亞聯盟,但日本殖民者仍然不信任越南,因為它無限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即使日本也有越南盟國。日本殖民者發起大東亞共榮圈,卻把無限反對其帝國主義侵略的越南人排除在外,即便他們也有越南盟友。因此,日本殖民者發起了殘酷的強迫勞動和大規模耕作的運動,引發1945年越南饑荒,而死一到兩百萬越南人,此舉加劇了日本政府對越南的不信任。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之後的是越南戰爭和美國的行動。儘管美國以南越盟友身份發起的干預行動引來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但美國軍隊展開了大量反對歧視越南人的行動,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美萊村屠殺橙劑和處決大量被認為是共產黨特務的越南平民。然而,與中國、法國、日本、泰國、老撾或柬埔寨不同,美國和美軍的反越情緒很少,僅限於軍事和政府的某些派別。一些美國組織甚至同情越南人的遭遇。與此同時,儘管北越和蘇聯結盟,蘇聯的官員據稱一直在中傷越南人,認為他們不值得擁有俄羅斯的技術,經常拒絕或延遲向北越提供反擊南越的援助。

隨着越南戰爭以意外結果結束,亞洲的共產主義和非共產主義政權,例如中國、泰國、新加坡、朝鮮、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對越南的恐懼迅速飆升,他們越來越擔心波蘭人約瑟夫•畢蘇斯基的想法會導致越南版海間聯邦,把東南亞變成共產主義和反華基地。此前的朗諾乃至紅色高棉政權都譴責越南嘗試殖民柬埔寨,多次鼓勵屠殺越南人,其中一次是巴祝大屠殺。在泰國,越南入侵的可能性促使當地人對越南和越南人心懷恨意,從而廣泛支持了紅色高棉。中國則鄰近的越南帝國主義者和侵略者發起戰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呼籲制裁越南,他們同樣指責越南對柬埔寨實行帝國主義式侵略。與此同時,朝鮮同樣指責越南,支持反越南運動。他們為諾羅敦•西哈努克提供庇護,不斷進行反越廣播。反越情緒的大規模泛濫,使得越南船民稱為地方海盜的普遍目標。

越南推行革新開放[1] ,實施經濟自由化和改革並向世界開放,從而獲得與日俱增的政治和經濟成績,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步入正常化,反越情緒開始消減。然而由於歷史創傷,基於過去的歷史,大量國家對越南和越南人仍保持懷疑態度,特別是柬埔寨、老撾和中國。

背景

大越立國算起,反越情緒歷史長達千年,有着強烈和深厚的歷史根基。這種情緒有這樣的特點:有組織地從國家和民族角度迫害越南人,這種行為通常基于越南的利益威脅到本國期待的認識,一種是種族主義性質地仇視越南人,一種是對越南人或越南語者習俗、語言和教育的偏見衍生的文化層面仇視,一種是媒體和流行文化對越南和越南人的刻板印象

許多國家組織反越行為,是基于越南以國家身份的存在,以及對越南人以直接和間接形式接管的恐懼。中國曆朝歷代都有迫害越南人的行為,程度從監禁、絞刑到大規模屠殺,尤其是越南人無情地被火燒死或斬首的明朝,以及據稱大日本帝國企圖殘酷消滅抵抗統治越南人的1945年越南饑荒。而像柬埔寨這樣的小國家也對越南人有過大屠殺,著名的有越南希望將柬埔寨接管為省的朗諾紅色高棉統治時期。歷史上受反越主義啟發的從仇恨引發的重罪行為,到對越南民族的實體消滅,目標是要剷除越南這個國家。

參考文獻

  1. 革新開放,huagl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