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變戰》旨在闡述因變制敵、靈活用兵的作戰指導原則問題。

它認為,指導作戰的法則,最重要的是能夠適應變化的情況而克敵制勝。用兵作戰,必須先明敵情而後行動。敵情無變時,要等待其變化;敵情已變時,則須根據新情況採取新的相應對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在不停頓的發展變化之中,而作為事物發展的特殊形式的人類戰爭,也不例外,它既沒有一成不變的情況狀態,也沒有固定刻板的發展模式。

《變戰》選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譯文

大凡軍事家的用兵法則,至關重要的是善於隨機應變。鑑古及今而通曉用兵的,都是在採取作戰行動之前,必須首先要分析判斷敵情。敵情沒有變化,就等待其變化;敵情如有變化,就乘其變化而採取相應的對策制敵。這樣作戰,才有利於取勝。誠如兵法所說:「能夠根據敵情變化採取相應對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五代時期的後梁末年,魏博鎮發生兵變,叛亂者囚禁了剛剛到任的節度使賀德倫並投降了據有河東地區的晉。晉王李存勖率軍進占魏州,後梁大將劉鄩駐軍於莘縣,增修營壘,疏通護城河,從莘縣至黃河修築通道確保糧餉運輸無阻,以期持久抗禦晉軍。但是,梁末帝朱友貞卻下詔書命令劉鄩立即出兵迎戰晉軍。劉鄩為此而上表奏請末帝說:「晉軍是不容易打敗的,應當等待敵情發生變化再決定進取之策。倘若有了適當時機,我怎麼敢坐失良機而養患貽害呢?」梁末帝派遣使者前來向劉鄩詢問與敵決戰將採取什麼對策,劉鄩回答說:「臣下沒有什麼奇計良謀。只要能供給我部每人百斗糧食,那麼,等到糧食吃完的時候,也就把敵人打敗了。」梁末帝一聽,大發怒火地說:「將軍留存這麼多糧食,是準備治療飢餓病吧?」接着,又派宦官前來督戰。劉鄩見此便對部將們說:「大將受權出征在外,即使是皇帝命令有的也可以不接受。對敵作戰只能根據具體情況而因變制勝敵人,怎麼可以脫離敵情實際而預先想定取勝之策呢。現在我分析敵人士氣正盛,難以輕易戰勝它。對此,諸位以為如何?」眾將領聽後都要求出戰,劉鄩見此情形只好沉默不語。一天,劉鄩又把諸位將領召集到軍營門前,每人給一杯黃河水,命令大家把它喝下去。眾人揣摸不透劉鄩的用意,有的遵命喝了,有的則推辭未喝。這時,劉鄩大聲說道:「喝一杯黃河水都困難成這樣,滔滔不盡的黃河流水能把它一下喝完嗎?」眾將聽後臉色驟變。這時,李存勖派兵迫近梁軍營門挑戰,劉鄩仍然堅守不戰。其後,梁末帝又多次派人催促劉鄩出戰,劉鄩無奈,只好親率萬人進攻晉軍營陣,俘虜了不少晉兵。可是,不一會,李存勖率領大軍趕到,劉鄩見晉軍來勢迅猛,便不戰而退。其後梁晉雙方又激戰於故元城,梁軍在晉王李存勖和大將李嗣源、李存審所部的奮力夾擊之下,慘遭失敗,劉鄩本人倖免南逃。

原文

凡兵家之法,要在應變。好古知兵,舉動必先料敵。敵無變動,則待之;乘其有變,隨而應之,乃利。法曰:「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五代梁末,魏博兵亂,〔囚〕賀德倫降晉。莊宗人魏〔州〕,梁將劉鄩乃軍於莘縣,增壘浚池,自莘至河,築甬道〔以通〕餉。梁帝詔鄩出戰。〔鄩奏〕曰:「晉兵未易擊,俟彼進取,苟得機便,豈敢坐滋患害?」帝遣使問鄩以決勝之策,對曰:「臣無奇謀,但人給十斛糧,盡乃破敵。」帝怒曰:「將軍留米療飢耶?」又遣中使督戰。鄩謂諸校曰:「大將專征,君命有所不受,臨敵制變,安可預謀。今揣彼自氣盛,難可輕克,諸君以為如何?」眾皆欲戰,鄩默然。〔他日〕,乃復召諸將列軍門,人給河水一杯,因命飲之,眾未測其意,或飲或辭。鄩曰:「一杯之難若是,滔滔河流,可勝既乎?」眾皆失色。時莊宗以兵壓鄩營,亦不出。帝又數遣人促之,鄩以萬人薄其營,俘獲甚眾。少頃,晉兵繼至,鄩退。後戰於故元城,莊宗與李嗣源、李存審夾擊,鄩兵大敗。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2]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3]

視頻

變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3.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