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的氣候古氣候學引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的氣候古氣候學引論》,古氣候學著作。馬·許伐茨巴赫著。1950年出版。1961年德國斯圖加特的菲迪南恩克出版社增訂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1961年增訂版共275頁,其中文獻等占43頁,正文232頁,分為3部分,共29章,各章篇幅都較短。第1部分普通古氣候學,共12章,主要介紹了古氣候學的概念與發展史,了解當代氣候對研究古氣候學的意義、重建古氣候的一般原則、冷暖乾濕種種古氣候的證據、古季節與長期氣候轉變的證據、估算古代溫度的物理學方法及古氣候學與礦產位置的聯繫等。第2部分歷史古氣候學及地球歷史中的氣候過程,共9章,主要介紹了早寒武紀直至第4紀各地質年代的氣候過程,氣候與有機物進化等。第3部分古氣候形成理論,共8章,主要介紹了氣候形成的地形學說、極移、大陸漂移、古地磁與地球軌道的變化等,以及對未來氣候演變的展望。

本書內容簡練,有助於對古氣候變化的整體了解。

作者簡介

馬·許伐茨巴赫(Mar-tin Schwarzbach),德國科隆大學教授。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大多數著作反映實際情況,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有不正確的、非科學的;但都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對所收著作,從其特徵、版本、作者生平、規模、主要內容、學術或藝術價值、社會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簡要的詮釋。

視頻

古代的氣候古氣候學引論 相關視頻

極寒天氣或與氣候學上的「北極濤動」有關
氣候變化中的科學: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有何區別?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