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剎雲居寺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古剎雲居寺

位置;北京西南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

古剎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是中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整個景區包括雲居寺和石經山兩部分,刻經史和建寺史可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寺院經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千年雲居寺飽經滄桑,在1942年被日軍幾輪轟炸後而幾乎夷為平地,寺院廟宇大多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重建。[1]

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整個景區包括雲居寺和石經山兩部分,刻經史和建寺史可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寺院經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千年雲居寺飽經滄桑,1942年在日軍侵華戰爭中,無情的炮火頃刻間使千年古剎變成了一片廢墟,只留下不倒的山門和堅強的北塔向人們訴說雲居寺的滄桑歷史。

雲居寺內珍藏着三經、佛祖舍利、唐遼塔群及眾多文物古蹟,其中尤以14278塊房山雲居寺石刻佛經大藏經著稱於世。房山石經始刻於隋大業公元605年,歷經六朝二十多代弟子1039年的不斷鐫刻才完成的一項偉大而瑰麗的工程,共1122部,3572卷,14278塊,刻經總字數達到3500多萬字,據專家勘查竟無一錯字、漏字;房山石經是一項名副其實的千年工程,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滲透在房山石經中的「堅韌不拔、鍥而不捨、一絲不苟、默默奉獻」的石經精神,更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雲居寺保留的明代紙經22000餘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有極寶貴的學術價值和文物價值,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為國內各大名寺所罕見。寺內保存的《龍藏》木經,是清代由皇室下令刊刻出版的一部佛教典籍叢書,是中國現存唯一一部木刻漢文大藏經。《龍藏》的板片共77000多塊,其內容極為豐富,是集佛教傳入中國1700年以來譯著之大成,對研究佛學哲學歷史科學藝術等具有很高的價值,堪稱國內外木版經書之最。雲居寺自古就有碑海塔林之稱,寺內保留着自唐朝至清朝的石、磚塔共15座,其中唐塔7座,占全國的1/3。雲居寺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色開設了石經地宮、千年刻經史等多個展館為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目錄

相關視頻

天開寺雲居寺主持延佛:古剎喜迎"機器人弘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