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可氣可愛的「回南天」(梁德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可氣可愛的「回南天」》中國當代作家梁德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可氣可愛的「回南天」

進入三月以來,南方天氣頗不寧靜。料峭春寒中,夾雜着濕漉漉的「回南天」。窗外的世界陷入茫茫霧海,家裡地面和牆壁「冒水珠」,家具書籍發霉,電器受潮紛紛出現異常……折騰人的「回南天」近日還成為廣州市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考題:「『回南天』牆壁出水是今年的回南天氣候似乎與往年真有些不同。忽而驚雷陣陣,忽而大霧迷城,忽而暴雨傾盆,讓人搞不懂老天爺到底想開什麼玩笑。人們困擾不小,卻也無計可施。其實,南方人對於回南天並不稀奇。對那些沒經歷過這種天氣的人來說,難免就有些大驚小怪了。

科學的角度來說,回南天在南方地區都是屬於十分正常的天氣返潮現象,且每年都會出現,只是程度不同罷了。冬去春來,乍暖還寒,南方春季的二三月份,冷空氣還沒完全走遠,暖濕氣流就來了,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後,就容易產生水珠。回南天現象在南方比較嚴重,這與南方靠海,空氣濕潤有關。「回南天」出現時,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而濃霧則是回南天裡最具特色的表象。

大霧迷漫,洗了多日的衣服總也幹不了,開車出門如入仙境,車來人往猶如霧裡看花……回南天裡也蘊藏着許多趣事、囧事,潮濕日子裡的,我們需要的是達觀而幽默的心境。

微信達人、QQ網友是不會放過回南天這種好題材的。有關圖片隨處都是,還有的到處轉發回南天的防潮大法。如放置辣椒干以吸收水分,放置質量可靠的炮仗,不但除濕還可除蟲。至於點蠟燭、熱水加鹽拖地板,有人模仿着一試身手,據說效果還相當不錯。

更有「吃貨」打上了回南天的主意,美其名曰叫「時令食療」。潮濕天氣里,特別容易滋生細菌,還易讓人產生體倦力乏等不適症狀。講究的人家便會有意識地進行食療,以健脾祛濕,疏肝解郁,適應春氣。如煲參芪粥吃,用薏米扁豆紅棗黃芪黨參、大米一同煮成養胃的粥。還有的喜歡用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可以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這些吃方面的民俗還是很受人喜歡的。

回南天裡,很多人會趁春暖花開去春遊、踏青,進行自己喜愛的運動、娛樂。這更為現代的年輕人所接受和喜歡。潮濕的回南天,一樣可以過得開心快樂。

發現回南天之趣之樂之美,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無論在什麼境遇中,都能發現生活美麗的地方,都能過出浪漫的滋味,這是生活的智慧,也是人生所應具備的能力。用一種浪漫而樂觀的心情去察看霧天裡的一切,可能會體驗到別樣的人生感受,發現格外美好的世界。帶着快樂的心情去尋覓,就不難有驚喜的發現。[1]

作者簡介

梁德榮,筆名劉念、劉一念。祖籍福建武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