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五體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史記五體

分為;本紀、世家,書,表,列傳

出自;史記

數量;5

史記五體指的是《史記》的五種體例,分別是本紀十二篇,世家三十篇,書八篇,表十篇,列傳七十篇。其中,本紀是以朝代先後為序記載的從黃帝到漢武帝的各朝代或皇帝的歷史,世家是世代相傳的諸侯王的歷史,書是專門的分類史,表是以表格形式記載的以年月為綱以事件為緯的歷史重大事件,列傳是除本紀和世家以外的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傳記,五種體例互相配合,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1]

目錄

詳細介紹

雖 然這五種體例各有區別,但它們卻是相互配合,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其中十二 本紀是綱領,統攝上自黃帝、下至西漢武帝時代3000年的興衰沿革。

十表、 八書作為十二本紀的補充,形成縱橫交錯的敘事網絡

三十世家圍繞十二本紀而 展開,用司馬遷自己的話來說,世家與本紀的關係,猶如"二十八宿環北拱,三 十輻共一轂,運行無窮"(《太史公自序》)。

如果說本紀是北斗,那麼,世家 就是環繞北斗的二十八宿;如果說本紀是車轂,那麼,世家就是匯集於車轂的輻 條。

至於七十列傳,則是歷史天宇上北斗、二十八宿以外的群星。

《史記》由五 種體例相互補充而形成的結構框架,溝連天人,貫通古今,在設計上頗具匠心, 同時也使它的敘事範圍廣泛,展示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畫圖。

十二本紀按帝王 世代順序記敘各朝興衰終始,十表排列帝王侯國間大事,八書是有關經濟、文化、 天文、曆法等方面的專門論述,世家主要是貴族之家的歷史,列傳是不同階層、 不同類型的人物傳記。

《史記》這部紀傳體通史著作,在體例上衝破了以往歷史 散文的局限,能夠把更多的內容納入其中,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總體風 貌。

相關視頻

《史記》的五體結構與「五行學說」有什麼關係!

參考資料

  1. 論《史記》五體的體系關聯 , 豆丁網 2013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