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吃飯,吃飯(寶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吃飯,吃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吃飯,吃飯》中國當代作家寶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吃飯,吃飯

經常在餐廳看學生吃不了的大半個或者整個饅頭、整個包子、整個花卷和剩菜一起倒進了泔水桶,讓人心疼。學生可能覺得是小事,但是,這樣普遍的現象造成的結果是浪費嚴重。其它的東西還有個垃圾回收的問題,這糧食浪費了可是再也沒有了。

參加喜宴的人,往往都有滿桌子飯菜浪費了不少的感覺。主家辦喜事,高興講面子,備席豐盛。就當下社會風氣來看,不講面子也不行,家家攀比,人人評說,如果節約了,會被說成摳門小氣鬼。何況如今人們生活的好了,沒有人在乎一頓吃的。但是,滿桌子大魚大肉,客人們喝上點喜酒,一熱鬧,就吃不了多少了,那些雙雞呀,雙魚呀,大個的肘子呀,成個的四喜丸子呀等等,都剩着不少,客人吃不了,主人不顧得收拾,十幾席幾十席的飯菜也沒辦法收拾,肯定就浪費掉了。這種現象也極為普遍。

甚至喜宴上出現了一種特殊的人,不是喝喜酒的,也不是蹭酒的,而是收飯菜的。人家喜宴上各種儀式進行完了,客人們推杯換盞也差不多了,大家出去上個衛生間什麼的,回來看到有人在收拾飯菜,問咋回事?這人不答,扭頭便走。問主人家,也沒人知道咋回事。後來有人說,這是專門吃喜宴剩菜的,幾個房間的剩菜剩飯一收拾,回家就是一大桌子,一家人可以改善生活了。人們看着這樣的人,大多是鄙夷,覺得是有傷體面的事。我卻覺得,如果酒席確實已經結束,真不如有人來收拾了好。別管誰吃掉,至少總比直接倒掉好吧。再說了,目前儘管大家生活好了,但也不是每個家庭都一樣好,仍然還有為溫飽問題憂心的人家。開頓大餐,對他們來說可能承受起來困難,老人孩子吃上點這喜宴的剩菜剩飯,也算是改善生活了。可以改善生活,又避免了浪費,儘管有失體面,我看還算是好事。從糧食的角度來看,是避免浪費,是合理利用,是一種節約。

家庭生活,也有浪費現象。不是有不少去兒女那裡幫助看孫子的人常和兒子兒媳鬧彆扭,看不慣嗎?看不慣什麼呢?主要是浪費。生活觀念不一樣,節約意識不一樣,看待東西不一樣。一不喜歡隨手就扔掉,讓從窮日子走過來的老人受不了。

家庭浪費,學校浪費,飯店浪費,社會浪費,對於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都會覺得心疼。因為這些人都經歷過生活艱難,那些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甚至經受過比較嚴重的飢餓。那時候的農村,別說雞魚肉蛋了,一片饅頭,都是極為奢侈的東西,非過年過節一般是見不到白麵食物的。

有位文友古彭万俟軒《在那些挨餓的日子裡》有這樣的記載:

那時候,山上、湖裡的野菜都挖光了,大家就開始吃樹葉。我覺得最好吃的是榆樹葉和刺槐樹葉,特別是那些鮮嫩的刺槐樹葉,更是人們採摘的首選目標。其次就是桑樹葉、柘樹葉、「鬼疙針」等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後來這些東西也被人們吃光了,就去弄椿樹葉和柳樹葉,這兩種樹葉都很苦,特別是椿樹葉還有一股臭味,所以需要先用水泡,等把苦味、臭味泡掉後再蒸了吃。

我也聽母親說過,大表哥出生於五十年代末,正是極度困難時期,樹葉吃完了,開始扒樹皮吃。吃着煮熟的樹皮,小孩子竟然說是雞肉。從這裡我們可以想象那種生活該是怎樣一種情況了。老人說,當時大人餓得站不起來,都是在地上爬着走。

網絡上看到有段文字這樣說:《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在敘述到「三年困難時期」群眾生活狀況和人口變動情況時說:「糧、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極度缺乏,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許多地方城鄉居民出現了浮腫病,患肝炎和婦女病的人數也在增加。由於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積降低,死亡率顯著增高。

沒有查到這段文字的確切出處,它這裡的說法有個問題,不是因為「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積降低」而「死亡率顯著增高」,而是「食品等的極度缺乏」造成「死亡率顯著增高」。說白了,就是被餓死的人數「顯著增高」。餓死人就夠說明吃飯問題了,「顯著增高」更說明那個時期糧食短缺到什麼程度了。試想,那個時期的人該是怎樣的看待糧食,他們能會隨便浪費一粒糧食嗎?

我們這個東方文明古國,雖然農業文明發達,但卻有着諸多餓的歷史,世世代代為吃飯問題而辛勞而挨餓。要不中國人的見面語怎麼常說「吃了嗎」呢?可見「吃」的問題一直在困擾着我們。「粒粒皆辛苦」是老少皆知的古詩句,在我們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之中,這句詩恐怕距離我們的腸胃最近,最能提醒我們對於糧食的重視和珍惜。生理上人的腸胃應該是有記憶的,我們民族應該記得挨餓的痛苦。

但是,這麼普遍浪費的現象,讓人感覺好像人們挨餓的記憶喪失了,吃不了就扔成了好多孩子普遍性的行為習慣。

挨餓的時期過去了,挨餓的記憶在孩子們的大腦里是空白。沒有挨餓的記憶,本來是好事,說明我們的日子過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話說回來,這樣好的日子卻不是孩子們隨便浪費的資本和藉口。

孩子們的浪費是個錯誤,錯在誰呢?除了孩子,還應該是在上一代人身上,是老一輩人的責任,是他們沒有認真地把愛惜糧食的傳統留傳給下一代,也是社會問題,是社會對節儉風氣提倡得不夠。吃得飽穿得暖的日子過久了,對那些艱難的日子失憶了。

這土地里出產的東西是有數的,是經歷夏秋冬風霜雨露的漫長歲月才收穫來的。如果是以後不再有飢餓,那還好說。如果氣候突變,糧食歉收,吃飯問題突然緊張,孩子們恐怕就要挨餓了,那個時候再知道珍惜糧食不是晚了嗎?就如今年秋天,突然的連續大雨,糧食收成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擱在五八年或是古代什麼時期,就會出現饑荒,出現流浪乞討,甚至路有餓殍。再往大了說,新冠疫情之下,全世界的糧食生產肯定會受到影響,地球上那麼多人,吃飯問題會更加嚴重。老百姓常說「囤里無糧心裡虛」,就是現實而生動的吃飯問題。

何況我們國家全力進行脫貧攻堅,社會卻在隨意浪費,這不是矛盾嗎?這不是與國家戰略背道而馳嗎?

所以,與其隨手浪費,不如平時珍惜。「常將有時思無時」,才是正理。

愛惜糧食,是一個習慣問題,更是一個品質問題,因為它是一個有關於肚子有關於生命的問題。當然它也是一個教育問題。孩子浪費,是長輩的教育責任,學生的浪費,是學校的教育責任,社會浪費,是社會教育的責任。沒有教育好肚子問題糧食問題,後果是很可怕的。

吃飯,吃飯,請想想吃飯問題。

2021.10.23晨五時於鄆城學校 [1]

作者簡介

寶棟,高中語文教師,現有一百多篇文章見諸網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