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是以宣傳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發展工運事業為目標的直屬於合肥市總工會領導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全市職工群眾的學校和樂園。它始建於1951年年7月27日,擁有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的宮名,並獲得過「全國工會職工文化先進集體」的榮譽。2005年1月26日,文化宮新宮落成並投入使用後,文化宮發揮自身藝術人才優勢,開展了各種文藝培訓項目。成立了合肥市職工藝術合唱團等團體,堅持創新、改革、發展並舉,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機遇、新的挑戰,為豐富廣大職工、市民的文化生活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歷史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是直屬於合肥市總工會領導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地處瑤海區繁華地段上的長江東路、壽春路與滁州路五岔路口。在宣傳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發展工運事業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始建於1951年年7月27日,由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市總工會選址於原明教寺的一半房舍改建而成;1953年搬遷至淮河路中段,易名「合肥工人俱樂部」;1959年5月1日,重建於蚌埠路西段(現長江東路),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宮名——「合肥市工人文化宮[1]」;1994年,合肥市工人文化宮被全總授予全國工會職工文化先進集體;2005年1月26日,文化宮新宮落成並投入使用。

建築規模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作為合肥市總工會的窗口,是全市職工群眾的學校和樂園。根據活動需要,文化宮活動場所分為文化宮大樓(長江東路1121號),四層設文藝活動排練廳、編結手工藝教室,五層設舞蹈練功房和器樂教室,六層設多功能廳。另一部分位於為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內懷寧路上的工會大樓一至三層內(文化宮政務新區活動中心)。

一層設職工才藝展示館展示大廳:可以舉辦書畫、攝影及各類職工才藝展;二層設職工書屋:配備網上閱覽,與國家數字圖書館聯網,新增藏書4000餘冊,電子音像製品81種(張)和報刊雜誌40餘種;設在二層的合肥市職工美術創作中心:是職工書畫愛好者的活動陣地,不定期邀請省、市知名書畫家和職工書畫愛好者來中心開展書畫聯誼活動;

二層健身館:設置有跑步機和綜合健身器材等。

三層的乒乓球館:運動場地全面鋪設塑膠,設置6張乒乓球檯、1台乒乓球發球機和乒乓球專用燈光等;三層還建有男、女淋浴室等配套設施以及設在三層的女子舞蹈健身房等。文化宮現內部機構設置為辦公室、資產管理部(財務部)、文化事業部(含錦繡編藝坊)、培訓部(文化藝術培訓學校)、物業管理公司(合肥和天物業部)和文化宮政務新區活動中心辦。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緊緊圍繞市總工會中心工作,積極開展的職工公益文化活動有書畫展覽、燈謎創作及競猜、戲曲票友會、廣場演出、橋牌、乒乓球比賽等。先後成功地承辦了合肥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主辦的「合肥市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職工文化藝術節」和合肥市首屆職工運動會;承辦了合肥市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農民工歌手大賽和「安徽電信杯」全省職工歌手大賽,以及慶祝合肥市總工會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文化宮廣場文藝活動已成為合肥市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裡職工、市民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活動的開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文化宮還發揮自身藝術人才優勢,開展了少兒、成人類舞蹈、體育健身、繪畫、書法、聲樂、器樂、主持人、編結等培訓項目。成立了合肥市職工藝術(合唱團、民族器樂團、黃梅戲[2]團、少兒舞蹈團)、文化宮橋牌隊、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協會和合肥市燈謎協會、合肥市編結藝術協會等。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明確辦宮方向,堅持創新、改革、發展並舉,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採用多種形式,開展各種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職工文化活動,為推進全市職工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為豐富廣大職工、市民的文化生活作出應有的貢獻。

視頻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 相關視頻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將於國慶期間投用
合肥市工人文化宮新址計劃國慶開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