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林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吉林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吉林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經濟管理區(白河林業局寶馬林場),總面積244.43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136.59公頃,濕地率為55.89%。濕地公園內擁有較為豐富的泥炭沼澤資源,濕地類型可分為沼澤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 3個濕地類,永久性河流、森林沼澤、灌叢沼澤、草本沼澤和淡水養殖場5個濕地型。2019年12月25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本內容

中文名:吉林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

面積:244.43公頃

管理單位: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經濟管理區(白河林業局寶馬林場)

批准文號:林濕發〔2019〕119號

地理位置: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森林公園級別:國家級

批准時間:2019年12月25日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吉林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地處吉林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經濟管理區東南部,規劃範圍北起圓池路,西臨池北大街,東、南沿規劃建設的新月路(沿線)。地理坐標為:東經 128°06′59〞~128°08′16〞,北緯 42°23′59〞~42°25′06〞,濕地公園總面積244.43公頃。

地形地貌

濕地公園內位於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區,地貌單元為火山熔岩台地,地勢南高北低並大致呈階梯狀分布,基本上以平地為主。

水文

濕地公園內濕地生態系統水源補給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其次為地表徑流和淺層地下水。濕地公園內主要河流為鹼水河,是三道白河左側支流,發源於長白山北麓,在濕地公園內自西南向東北呈狹長帶狀分布,濕地公園內長 2.50公里,寬 60米,流域面積為 18.2平方公里。鹼水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 2418 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多年平均資源量 2032 萬立方米,為玄武岩網狀裂隙水。

氣候特點

濕地公園屬溫帶濕潤區,以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區內年平均降水量 678.7mm,平均氣溫 3.3 攝氏度,最高氣溫 34.9 攝氏度,最低氣溫-42.8 攝氏度,無霜期 116 天,最短 93 天,最長 139 天。平均凍土深度為 1.80米。

土壤類型

濕地公園內土壤類型主要為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主要由火山碎屑和玄武岩風化而形成,土壤質地較粗,結構疏鬆,排水良好,土層中厚。其次為沼澤土,主要分布在濕地公園內各類沼澤濕地,由於常年積水,地表形成深厚的草根盤節層,土壤表層具有泥炭化過程,底層具有潛育化過程,其上植被多為喜水性沼澤植物。

資源情況

濕地資源

濕地公園內濕地類型可分為沼澤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 3個濕地類,永久性河流、森林沼澤、灌叢沼澤、草本沼澤和淡水養殖場5個濕地型。其中以長白落葉松沼澤為代表性的森林沼澤和草本沼澤鑲嵌交錯,在我國東北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1、永久性河流

永久性河流(常年有河水徑流的河流,僅包括河床部分),指濕地公園西南至東北向貫穿濕地公園的鹼水河河床以內的部分,水質現狀良好。永久性河流濕地面積 1.26公頃。

2、森林沼澤

森林沼澤主要分布在濕地公園東部和南部,植被為長白落葉松森林沼澤,灌木伴生種有白樺、油樺、柳葉繡線菊等,草本層由苔草屬植物發育明顯形成草丘(塔頭)。森林沼澤面積87.31公頃。

3、灌叢沼澤

灌叢沼澤主要分布在濕地公園北部和鹼水河上游西側,常見植被群落為細葉沼柳灌叢、柳葉繡線菊和油樺灌叢,草本層有小花地榆和鹿蹄草等。灌叢沼澤面積15.88公頃。

4、草本沼澤濕地

草本沼澤主要分布在濕地公園保育區及西側臨近池北大街一帶,群落建群種主要為鼓囊苔草、灰脈苔草、蘆葦香蒲水芋等,為典型的低位沼澤。草木沼澤面積26.44公頃。

5、淡水養殖池

為在濕地公園內散布、面積不等的魚塘,現已回收用作濕地生態恢復。淡水養殖池濕地面積 5.70公頃。

植物資源

經實地調查結合文獻資料統計,國家濕地公園共有野生高等植物529 種,其中苔蘚植物 10 科 11 屬 18 種,包括苔綱植物 2 科 2 屬 3種、蘚綱植物 8 科 9 屬 15 種;維管植物 511 種,隸屬於 83 科,252屬。其中蕨類植物 10 科 12 屬 20 種,種子植物 73 科 240 屬 491 種。種子植物中裸子植物 1 科 4 屬 7 種,被子植物 72 科 236 屬 484 種。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 56 科 184 屬 384 種,單子葉植物16 科 51 屬100 種。根據 1999 年 8 月 4 日國家林業局和農業部聯合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濕地公園內分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共有 6 種,其中Ⅰ級 1 種,長白松(Pinus syluestriformis);Ⅱ級 5 種,為紅松(Pinus koraiensis)、黃檗(Phelloden dronamurense)、紫椴(Tilia amur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野大豆(Glycine soja)。

動物資源

濕地公園內動物按照動物地理分布,在《全國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於古北界東北區長白山地亞區。經調查統計,濕地公園內野生脊椎動物共 267種,隸屬於 28 目 67 科 154 屬。濕地公園哺乳類動物共計有 27 種,隸屬於 5 目 12 科 21 屬。

開發建設

2013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發布《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天津武清永定河故道等131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林濕發〔2013〕243號)文件,批准建設吉林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2019年12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林濕發〔2019〕119號)文件,吉林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試點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