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後宮鄉 |
中文名 :後宮鄉 所屬地區: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 |
後宮鄉,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地處聞喜縣東南部,東與絳縣橫水鎮相接,南與石門鄉相鄰,西與河底鎮相接,北與侯村鎮接壤,距聞喜縣人民政府約25千米,區域總面積117.09平方千米。 1949年,後宮鄉境域屬聞喜縣第三區;1984年,由後宮公社改為後宮鄉。截至2018年末,後宮鄉戶籍人口為18535人。截至2020年6月,後宮鄉下轄11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後宮村。 後宮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截至2018年末,後宮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後宮鄉地處聞喜縣東南部,東與絳縣橫水鎮相接,南與石門鄉相鄰,西與河底鎮相接,北與侯村鎮接壤,距聞喜縣人民政府約25千米,區域總面積117.09平方千米。
氣候
後宮地處中溫帶季風區,全年降水量350—400毫米,屬於旱區;全年無霜期185天,解凍期70—80天,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
水文
後宮鄉境內河道屬涑水河;主要河道有沙渠河、後宮河2條;河流總長度10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沙渠河,從南至西流經境內十八埝、長嶺坡、界元、南白石、馬安橋、汾村、下院、劉家莊、上偏橋、前偏橋、後宮、柏底等村,長8.26千米。
自然災害
後宮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水、乾旱、霜凍、冰雹等;旱災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2—7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1年8月1日18—20時,一場暴雨襲擊了境內的8個村莊,以茨廟、十八埝為重,道路沖毀,電杆、地里莊稼沖毀,房窯進水倒塌,共沖毀公路480米,颳倒電杆23根,68餘戶不同程度進水受災,淹沒糧食3萬餘斤,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0萬餘元。
自然資源
後宮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鎂、鐵、石灰石等。2011年,後宮鄉有耕地3.08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後宮鄉總人口184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887人,城鎮化率26.56%;另有流動人口1632人。總人口中,男性9441人,占51.3%;女性8959人,占48.7%;以漢族為主,達18395人,占99.97%,有壯族5人,占0.03%。2011年,後宮鄉人口出生率9.48‰,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4.5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9人。 截至2017年末,後宮鄉常住人口為18477人。 截至2018年末,後宮鄉戶籍人口為18535人。
經濟
綜述
2006年,後宮鄉人均純收達2786元。 2011年,後宮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
農業
2011年,後宮鄉農業總產值4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7.2%,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8.3%。後宮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後宮鄉生產糧食17913噸。後宮鄉主要經濟作物有藥材等。後宮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後宮鄉生產肉類370噸;畜牧業總產值1150萬元。
工業
2011年,後宮鄉工業總產值為0.5億元,比2010年增長21%;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2%。2011年,後宮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53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1億元,比2010年增長1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後宮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430人,專任教師17人;小學7所,在校生1023人,專任教師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後宮鄉有各類科技人才25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5人,經營管理人才146人,技能人才30人,農村實用人才40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後宮鄉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2個,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7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32人。後宮鄉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上院鑼鼓隊。截至2011年末,後宮鄉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有廣播喇叭60隻,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中央、省、市、縣等50多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5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後宮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63張;專業衛生人員6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75人。2011年,後宮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200人次,出院病人760人次。2011年,後宮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306人,參合率93.58%。
社會保障
2006年,後宮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 2011年,後宮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46戶,人數859人,支出89.3764萬元,比2010年增長28.0%,月人均113.33元,比2010年增長4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7人,支出13.4萬元,比2010年增長5.0%;農村醫療救助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0人次,共支出1.02萬元,比2010年增長22%;農村臨時救助200人次,支出3.0萬元,比2010年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