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特·格拉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沒有或很少條目連入本條目。 (2019年9月16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9月16日) |
君特·格拉斯 (Guenter Grass,1927年10月16日--2015年04月1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鐵皮鼓》、《貓與鼠》等。
君特·格拉斯1927年出生於但澤市。父親是德國商人,母親為波蘭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負傷住院。戰爭結束時落入美軍戰俘營。戰後曾從事過各種職業,先當農業工人,學習過石雕和造型藝術,後成為職業作家、雕刻家和版畫家。他是"四七"社成員,政治上支持社會民主黨,主張改良。在1970年社會民主黨上台執政時,曾積極投入支持勃蘭特競選的活動。他的政治態度和作品中過多的色情內容曾在國內外引起過不少批評。 2015年4月13日,格拉斯在德國逝世,享年87歲。
格拉斯為當代聯邦德國重要作家,因其語言新穎,想象豐富,手法獨特使他在當代世界文學中占有一定地位,獲得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1]。他除了在文學界享有盛名,格拉斯還活躍在戰後德國的政治舞台上。格拉斯是一個立場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堅決反對北約在德國的土地上部署核武器。兩德統一後,格拉斯更致力於反對逐漸滋生的仇外主義和新納粹黑暗勢力。 鑑於格拉斯在文學藝術領域做出的貢獻,德國授予他柏林科學藝術院院士,美國、波蘭等許多國家的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和榮譽教授的稱號。
但澤對葛拉斯一生的影響既深且鉅,不僅是他生長的地方,更是孕育其文學創作的原鄉。葛拉斯曾獲多種文學獎,包括畢希納獎、馮塔納獎、豪斯獎、蒙代羅獎等。50年代以長篇小說《鐵皮鼓》(又名《錫鼓》)一舉成名,該書與稍後出版的《貓與鼠》和《狗年月》被稱為「但澤三部曲」,再現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的德國歷史,並揭露希特勒法西斯的殘暴和腐敗的社會風尚,探索德意志民族為何會產生納粹法西斯的原因,被認為是德國戰後文學重要的里程碑。葛拉斯不但以小說馳名,也是傑出的詩人、劇作家、雕塑家與畫家,2007年臺北市立美術館曾展出葛拉斯詩畫作品百餘件[2]。
葛拉斯的主要作品除了有被稱為「但澤三部曲」的《錫鼓》(1959)、《貓與鼠》(1961)、《狗年月》(1963)外,還有《比目魚》(1977)、《母鼠》(1986)、《遼闊的原野》(1995)、《我的世紀》(1999)、《消逝的德國人》(2003)、《蟹行》(2003)、《給不讀詩的人--我的非小說:詩與畫》(2007)等。
君特·格拉斯 | |
---|---|
君特·格拉斯 | |
出生 |
波蘭的格但斯克 | 1927年10月16日
逝世 | 2015年4月13日 | (87歲)
國籍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
職業 | 作家 |
知名作品 | 《鐵皮鼓》、《貓與鼠》、《剝洋蔥》 |
人物經歷
1927年10月16日,格拉斯出生在但澤(現今波蘭的格但斯克)一個小販之家,父親是德意志人,母親是屬於西斯拉夫的卡舒布人。愛好戲劇和讀書的母親使格拉斯從小就受到較多的文學藝術薰陶。格拉斯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正值納粹統治時期。他參加過希特勒少年團和青年團,未及中學畢業又被卷進戰爭,充當了法西斯的炮灰。1945年4月,十七歲的格拉斯在前線受傷,不久就在戰地醫院成了盟軍的俘虜。1946年5月,他離開戰俘營,先後當過農民、礦工和石匠學徒,1948年初進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學習版畫和雕刻,後又轉入柏林造型藝術學院繼續深造,1954年與瑞士舞蹈演員安娜·施瓦茨結婚。
格拉斯最初是以詩歌登上文壇的。1955年,他的《睡夢中的百合》在南德廣播電台舉辦的詩歌競賽中獲得了三等獎。格拉斯1956年的詩集《風信雞的長處》和1960年的《三角軌道》既有現實主義的成分,又受到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影響,聯想豐富,激情洋溢,具有較強的節奏感。
格拉斯幾乎在寫詩的同時也開始創作劇本。早期的劇作如1954年的《還有十分鐘到達布法羅》、1957年的《洪水》、1958年的《叔叔,叔叔》和1961年的《惡廚師》,明顯受到法國荒誕派戲劇的影響。後來還有兩個劇本,是1966年的《平民試驗起義》和1969年的《在此之前》,試圖將戲劇情節變為辯證的討論,力求揭示人物的內心矛盾。格拉斯自稱這兩齣戲是布萊希特"從史詩戲劇發展到辯證戲劇"方法的延續。然而,《平民試驗起義》卻歪曲了布萊希特在東柏林工人暴亂期間的形象,因而遭到普遍非議。
在嘗試了詩歌和戲劇之後,格拉斯又開始寫作長篇小說。1958年,"四七社"成員在阿爾蓋恩的大霍爾茨勞伊特聚會。格拉斯朗讀了尚未完成的長篇小說《鐵皮鼓》的第一章,受到了與會者一致讚揚,格拉斯為此也獲得了該年度的"四七社"文學獎。在《鐵皮鼓》之後,格拉斯又在1961年寫出了小說《貓與鼠》,在1963年寫出了小說《狗年月》。
1967年的第三部詩集《盤問》政治色彩較濃,格拉斯也一度被稱為"政治詩人"。
人物評價
格拉斯是寓言家和學問淵博的學者,他是各種聲音的錄音師,也是倨傲的獨白者,既是文學的集大成者,也是諷刺語言的創造者。在格拉斯小說中的人物塑造中,他剝去人物重要的話語,強調肉體的可靠性,將人類帶入動物的世界。在他的動物園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貓與鼠、狗、蛇、比目魚、青蛙和稻草人。(諾貝爾獎委員會給君特·格拉斯的授獎辭評)
格拉斯毫無疑問是當代最重要的德國作家,長期以來享有國際聲譽,諾貝爾獎金授予他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德國總理施羅德評)
君特·格拉斯是"布萊希特的繼承人"。(意大利《共和國報》評);格拉斯是德國文學的巨匠。(英國《衛報》評);君特·格拉斯是德意志民族的"政治良心"。(《獨立報》評)
人物爭議
1990年兩德統一時,格拉斯發表了厄運判決,他反對1990年德國的統一,還形容民主德國的"合併"是聯邦德國的殖民行為。自傳《剝洋蔥》出版後,他的敵人大肆渲染格拉斯的黨衛軍身份,連從但澤出去的波蘭前總統瓦文薩都要求格拉斯放棄他的"格但斯克榮譽市民"稱號。
但更多人還是捍衛格拉斯,比如美國作家約翰·歐文寫信給格拉斯:"對我來說,你仍然是一個英雄,既是一個作家,又是一個道德指南針。你作為一個作家和國家公民的勇氣都是可效仿的--你最近的被揭露的事是勇氣的提高,而不是降低。"電影《鐵皮鼓》的導演沃克·施隆多夫也在《每日鏡報》上表達了對格拉斯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