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圖書館坐落在西山廣場,區政府大樓東北角。原名海拉爾市圖書館2002年撤盟設市改稱為海拉爾區圖書館,館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北大街10號。1991年2月圖書館新樓竣工。(主樓三層面積1000平方米,書庫面積116平方米,閱覽室面積80平方米,電子閱覽室[1]面積90平方米,少兒閱覽室40平方米)。同年5月14日舉行了新館剪彩儀式,結束了海拉爾市圖書館沒有館舍的歷史

實用信息

少兒閱覽室工作職責

一、樹立全心全意為小讀者服務的思想和意識,主動熱情地向小讀者推薦圖書、期刊、報紙、語音資料,提高開架服務質量;

二、及時了解少兒讀者的閱讀傾向,每年向館長及有關部門提供少兒讀物的採選計劃;

三、搞好少兒閱覽室各項管理工作,認真做好讀者統計,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安全檢查,確保少兒閱覽室清潔、有序、安靜、舒適;

四、新到報刊、書籍[2]及時登記、上架、不積壓,圖書損壞及時修補;

五、工作人員要經常維護,保養本部門的各種設備,並教育小讀者愛護圖書及其他公物,注意安全;

六、加強本部門的防火、防盜、防蟲、防鼠、防塵、防潮工作,確保少兒閱覽室的安全;

七、教育小讀者遵守閱覽制度,不准亂跑亂鬧;

八、嚴格執行閱覽室須知;

綜合閱覽室讀者須知

一、本室收藏全國各地中文期刊、報紙300餘種,供廣大讀者閱覽;

二、本室實行開架閱覽,讀者自行取閱,每次閱刊一種,閱後請放回原處;

三、本室期刊、報紙只限室內閱覽,不得帶出室外,需複印者,請與本室工作人員辦理借出手續;

四、因課題研究或生活、學習、工作等原因需要專題資料的,讀者請向本室工作人員說明,本室工作人員將全力協助查找;

五、請愛護本室的期刊和報紙與設備,不得在期刊和閱覽室桌上亂寫亂劃,對於偷竊本室期刊或已撕頁、開天窗等行為者,將給以20—100元的處罰;

六、請讀者將提包,背包等個人物品寄放在存包處,切勿帶入室內;

七、請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勿在室內吸煙,大聲喧譁,隨地吐痰、吐口香糖或亂扔紙屑。

開館時間

每周開館時間為56小時。

每天早晨9點至下午5點。

節假日正常開館。

歷史沿革

海拉爾區圖書館座落在西山廣場。

原名海拉爾市圖書館2002年撤盟設市改稱為海拉爾區圖書館,館址:海拉爾區北大街10號。

海拉爾市圖書館是由海拉爾市文化館圖書室發展起來的,始建於1949年10月24日,館址在西大街71號。「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的破壞, 圖書室書籍大量被查禁、焚毀。後期呼倫貝爾盟圖書館將所剩無幾的圖書收了過去,圖書室只能以期刊、報紙閱覽為主。1972年,從北京購置圖書600冊,訂購期刊100多種,報紙23種並設兩個專職管理員負責。

海拉爾市人民政府的關懷下1985年4月15日圖書室從文化館分離出來,成立了海拉爾市圖書館,結束了海拉爾市無圖書館的歷史。舊址在海拉爾市北斜街82號,借用70平方米館舍,李玲鎖(蒙古族)任館長,全體職工7名,他們是李玲鎖,李月華,沙洪弟,王麗,於華,靳洪隨,伊力奇。設有外借組、閱覽組、采編組、輔導組。當時從文化館圖書室帶來1800冊圖書。到1985年底,市圖書館辦證250個,館藏圖書近3000冊,期刊報紙13種,財政撥款1500.00元。

1988年機構改革中,年底海拉爾市京劇團解體,15名演職人員分流到圖書館工作,當年還有17名退休職工安排到圖書館過晚年生活。年底館藏圖書6000餘冊,到1989年底市圖書館藏書近萬冊。職工23人,其中中級職稱2人,初級職稱5人,海拉爾市黨政領導的重視下,1989年開始興建新樓。

新樓於1991年1月7日交付使用。(主樓三層面積1000平方米,書庫面積116平方米,閱覽室面積80平方米,設100個座位,少兒閱覽室40平方米設30個座位,科技閱覽室50平方米,設20個座位,全館書架總長度780延長米)。1992年5月4日開館剪彩,地址在于海拉爾市北大街10號。結束了海拉爾市圖書館沒有館舍的歷史。

1999年向讀者做出了365天,天天開館的承諾,每周開館時間為48小時/周,並設立了服務監督崗。

2002年撤盟設市,海拉爾市圖書館更名為海拉爾區圖書館,館內的設置原封沒動,只改了名稱。

2007年,年底開始動遷,回遷置換1600平方米新館舍。

2011年,向社會承諾每周開館56小時。

2012年,為了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從1月開始向全社會免費開館。

2012年,新館舍建成,建築面積1598.65平方米。進入開始裝修階段。

視頻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圖書館 相關視頻

呼倫貝爾市圖書館423宣傳片
呼倫貝爾市圖書館小學A組成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