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呼和浩特市藝術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呼和浩特市藝術學校是經內蒙古人民政府批准,內蒙古教育廳備案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具有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的資格,同時也是自治區緊缺人才培訓基地。 學校始建於1979年。目前坐落於市政府東側機場高速路北輔路,校區占地面積共42000平方米。開設專業有:舞蹈、聲樂、器樂、影視表演、美術、現代音樂、戲曲(晉劇、二人台)、學前教育(幼兒藝術教育)[1]。現有學生569人。

學校發展

學校的發展經歷了初建期和改革期兩個階段。創建之初,學校占地面積不足兩畝,只有幾排簡陋的平房,教職工二十人,學員也不過四五十人,僅開設了歌劇晉劇兩門專業。之後的十幾年,這種格局沒有太大改變。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學校嘗試重新整合資源,擴大招生、擴充專業,逐步進入了快速發展的嶄新時期。

二000年,原呼市商業技工學校與我校整建制合併,學校的辦學空間和專業領域進一步拓展。二00三年,內蒙政府批准我校與內蒙古藝術學院脫鈎,成立獨立建制的呼和浩特市藝術學校,取得了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的資格。二00六年,根據市政府統一規劃,新校區建設工程全面啟動,一個高品位、現代化的新校區現已基本投入使用。短短十年時間,學校呈現出跨越式發展態勢。2000年,學校的總資產不足200萬,2001年則增加到1000萬,2004年,這一數字突破了2000萬,2009年已接近2500萬。

專業設置

目前,學校開設歌劇(二人台)、舞蹈、聲樂、器樂、現代音樂、美術、影視表演等專業,並設有蒙語授課班。現有在編教職工95名,其中專任教師71名,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7名,中級職稱教師24名,研究生學歷12名。學校現有在校生569名,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習氛圍和諧嚴謹,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多年來,學校堅持正確辦學思想,為國家培養造就出各類優秀藝術人才,成為民族藝術的搖籃。各屆畢業生從事專業文化藝術工作的占57%,繼續升學深造的占40%,畢業生就業率達97%以上。他們中的佼佼者,有的遠赴德國日本烏克蘭等國留學深造;有的在中央美術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等國內知名學府任教;也有的在北京四川湖南貴州等省市從事文藝工作;更多的畢業生則紮根本土,在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內蒙古直屬烏蘭牧騎、內蒙古軍區文工團、內蒙古二人台藝術團、內蒙古電視台以及呼市各大文藝團體從事專業藝術工作,成為中堅骨幹力量。隨着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社會聲譽和辦學效益也日漸提升。

學校榮譽

二00四年藝校被市政府授予市級文明單位;二00六年和二00九年,學校分別組織編創的蒙古族男群舞《我夢飛翔》、女群舞《犟姑娘》,先後在全國文化藝術院校第八屆、第九屆「桃李杯」舞蹈大賽中連續榮獲「優秀劇目」和「優秀演出」兩項大獎,《我夢飛翔》還成為內蒙古當年度創作精品。近三年來,學校先後六十多次參加呼市、自治區乃至全國的大型文藝慶典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二00七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慶祝大會大型文藝表演《草原讚歌》的演出,被自治區授予「優秀表演獎」;二00八年應邀參加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華禮樂》的演出,精彩表演受到好評,為自治區和首府爭得榮譽。二00七年加入「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成為理事學校;二00八年,積極申報並經過認真準備,順利通過了自治區和國家兩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評估及驗收,一躍成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在抓教學、精管理,努力搞好藝術基礎教育的同時,學校發揮自身優勢,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並堅持開展了教科研究。首先對歌劇專業進行了改造,聘請表演藝術家武利平來校任教,開辦「二人台明星班」,並向政府申請到了免收學費的政策。隨後,與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合作的「東路二人台」整理保護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年年底有望出書。2008年文化部批准學校申報的《東路二人台——從無意識發生到介入式延續》項目為國家級研究課題,使藝校成為當年承擔國家級研究項目的唯一一所中專學校,也是該年度內蒙古唯一的一家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的單位。「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大好環境,有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有科學可行的發展思路,更有埋頭實幹的工作作風,呼和浩特市藝術學校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視頻

呼和浩特市藝術學校 相關視頻

呼和浩特市藝術學校建校40周年慶祝大會
呼和浩特市藝校微電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