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代茶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代茶道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唐代茶道歷經東晉到南北朝的飲茶文化積澱,大唐政治經濟文化的相對高度發展與社會安定,為唐代各種茶道類型號的形成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和文化基礎。根據對茶道活動目的、特點及茶道思想的分析,唐代茶道類型,可分為以釋皎然、盧仝為代表的修行類茶道、以陸羽為代表的茶藝類茶道、以常伯熊為代表的風雅類茶道三種。

基本內容

中文名:唐代茶道

分類:修行類、茶藝類、風雅類

起源時間:唐朝

代表人物:盧仝陸羽常伯熊

茶道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語:tea ceremony)烹茶飲茶的藝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簡介

細觀《茶經》,基本上是一本古代茶葉的百科全書,陸羽不但研究茶的自然科學屬性,還非常重視研究茶的飲用。如煎茶過程、茶具與水對茶湯質量的影響等,而近代茶葉科學研究者多研究茶樹品種、栽培、加工、貯藏、茶葉內在生化物質的變化等如何把茶生產好的問題,須知好茶還須用好的沏泡方法,才能更充分地顯現和領略茶的魅力。

陸羽在《茶經》中十分詳盡地闡述了唐代飲茶方式的主流,對茶的採摘、製作、飲用進行了細化,其煎茶方法為:炙茶、貯茶、碾茶、羅茶、擇水、烹水煎茶(一沸調鹽葉,二沸時出一瓢水、環激湯心、量茶末投於湯心,待湯沸如奔濤,育華)、分茶至各茶碗,使沫餑均分。

與南北朝時期飲茶的不同,表現在由湯活改為煎茶,調味料由蔥、姜改變為少量鹽花,以及對影響茶湯品質各方面因素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與細化。如開始認識不同水質對茶湯質量影響,不同沸水程度對茶湯質量的影響,不同產地茶碗對茶湯湯色的影響等。這些均體現了陸羽窮究天地奧秘的執着追求精神。陸羽對茶學、茶事各方面的深入探索與宣傳,為茶藝類茶道和風雅類茶道的形成尊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並使它們具有了科學性與合理性。

類型形成

1.以釋皎然,盧仝為代表的《修行類》茶道流派的形成。以了解的關於「茶道」一詞的最早記載,見於唐詩僧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芽烹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如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腦。此物清高世莫如,世人飲酒多自欺。悉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詩人在飲用越人贈送的剡溪茶後,激情滿懷,文思似泉涌井噴,在細膩地描繪茶的色、香、味形後,生動地抒發了飲茶過程中的身心感受。「三飲」便得道了,而這個道是世人極難得到的。連「採菊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以田園生活隱居,寄情于田園山水的超脫行為都甚為可笑,茶的三飲便得道,為何陶潛不知呢?誰人與我知音?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的。

從上述內容理解,古代修行類茶道,是通過飲茶得道,而這個道可能是陶潛隱居修行之類的最終目的;或如僧侶苦心修行,破除紅塵煩惱、參禪修行的道;或如趙州和尚偈語「吃茶去!」的道等。

另外一種「得道」的解釋應該是得道成仙,據《抱朴子》載:「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棲集崑崙。下士得道,長生世間。」可見「茶道」一詞產生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有不解之緣。

由此看來,該茶道類型是以飲茶、品茗作為人的一種感悟方法,是從人的生理至心理直至心靈的多層次感受,有一個從是一個量變的過程。沏茶、奉茶、品茶過程中多種因素的累積,是一個量變的過程,如觀賞茶器、茶葉及沏茶的過程,觀茶色、嗅聞茶香,品味茶湯,品茗感受的過程是茶與心靈的和諧過程,使人返璞歸真。飲一碗茶湯,到達滌去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的境界。第二碗飲罷,清醒神思,仿佛忽然降下了清神靜思的飛雨。至此,量變已累積至臨界狀態。不喝第三碗茶,仍不能到達茶道的境界,飲罷三碗便得茶道。由量變到質變,產生飛躍,到達道的境界。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達仙人般的境界。同理,沒有前而量積,是難以達到茶道境界的。

最相近的例子,就是盧仝的茶詩:「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介紹了飲茶得道的環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茶浮光凝碗面。」描寫了茶湯的品質特徵:一碗僅是解渴,「喉吻潤」,滿足了生理需求;飲二碗茶後「破孤悶」,把憤世嫉俗、深感壓抑煩悶的心情消解了,上升到了心理感受;「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表達了作者甘於清貧,追求知識與精神財富的志向,志絕塵境;「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既有生理感受的汗水輕發,又有對不平現象鬱結於心中的鬱憤藉助於飲茶發汗水輕發,又有對不平現象鬱結於心中的鬱憤藉助於飲茶發汗而盡皆散發,層層遞進,使心靈輕盈;「五碗肌骨輕」,肉身凡胎的肌肉與骨骼也由於飲茶而淨化,變得輕鬆、輕靈,已到量變累積至臨界狀態,為精神升華打好了基礎;「六碗通仙靈」,人的肉體與心靈通過飲茶得到徹底淨化,乘着清風達到仙人合一的靈境,到達了茶道的境界。

修行類茶道的代表性人物是皎然、盧仝、趙州和尚等。藉助於飲茶使思想升華,超越人生,棲身物外,達到羽化成仙或到達參禪修行的美妙境界,是中國古代茶道的主要類型之一。在眾多史料記載中均體現了這一關係。如盧仝飲六碗後,到達「通仙靈」的境界,「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腑習習輕風生,蓬菜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飛去。」如壺居士的《食忌》曰:「苦荼(在此讀:茶cha)久食羽」;陶弘景在《雜錄》中曰:「苦荼,輕身換骨」;《宋錄》中曰:「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以及四川蒙山甘露祖師吳理真在上清峰植茶七株,後人有「仙茶七株,不生不滅,服之四兩,即成地仙」之說。宋代范仲淹曰:「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渾。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靠風飛。」明代羅廩在《茶解》中曰:「茶通仙靈,久服能令升舉,然蘊有妙理,非深知焉好不能得其當。」明代朱權的《茶譜》有「予以一甌,足可通仙靈矣。」

飲蒙山吳理真七株仙茶四兩,即成地仙。盧仝的「六碗通仙靈」,皎然的「三飲」便得道、趙州各尚賜僧徒三次「吃茶去!」。雖然數量不等,算法不一,有如碗有大小,茶種類有異等,但揭示的修行類茶道思想相同,即把飲茶活動作為修行悟道的一條捷徑,藉助於飲茶活動得到物我兩忘的心靈感受,達到仙人般精神境界。

類型特點

在中國儒釋道思想等傳統文化影響下, 從唐朝開始,我國的茶道文化初步形成,大致認為三類:修行類,風雅類和茶藝類。

修行類茶道的特點是,飲茶環境清靜,講究獨自飲茶品茗,益神思,得茶之神韻,以飲茶作為益思,參禪,修行的途徑。隨着飲茶數量的增加,飲茶的感受從生理到心理再到心靈,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修行類茶道以釋皎然,趙州禪師為代表,以引退,出世思想為主。

風雅類茶道的特點:把飲茶的物質享受與飲茶活動中的文化藝術享受相結合,使飲茶活動成為具廣泛觀賞美,富含文化藝術氣息的飲茶活動。風雅類茶道以入世的王公貴族如常伯雄,李季卿為代表,注重飲茶的物質文化享受。

茶藝類茶道的特點是探究一切影響茶湯品質的因素,使茶湯品質發揮極致,以此體現人文精神。茶藝類茶道流派以陸羽為代表,以茶藝映照人文素養,體現人對世界事物至理玄妙的理解與洞察把握能力。

茶道思想

《茶經》「五之煮」載:「其味甘,茶也,不甘而苦,茶也;啜苦咽甘,茶也」,在中國茶文化史上有此光輝而燦爛的一頁,令人油然而生對中國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倡導「以人為本」,提倡人文精神的現代社會,至今仍然缺少依據茶湯品質類別而分別命名的產品。依據茶湯質量分門別類地引導人們重視茶葉的炙焙、煎煮、沏泡、沖點、品飲技藝,為茶藝類茶道思想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陸羽《茶經》中的哲學意蘊與人文精神

陸羽《茶經》「三之造」中「伊公羹、陸氏茶」及金木水火土王行相生相剋的思想內涵,揭示了中國文人雅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思想以及樸素的世界觀與方法論。陸羽以「陸氏茶」喻作「伊公羹」,雖說藝茶似烹飪,還包含了以藝茶精研事物至理,融會貫通,金、木、水、火、土茶調配得法,可煎調出好茶湯,與治理國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一樣的道理。商時的伊公以烹飪美味羹湯而聞名於世,他以「烹飪美味羹湯需調配各種配料,掌握恰當火候」為例子闡述了治理國家也需運用各種人才,人盡其才,如正確處理金、木、水、火、土的關係般妥善處理、協調各種人、各種階層的關係才能治理好國家的道理。

對八卦與金、木、水、火、土的認識是古代中國哲學的精粹,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化萬物,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揭示了世界萬物及至宇宙變化的至理。各事物既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只有認識、遵從自然規律,才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從藝茶小事中蘊含的人生哲理,研修茶道而達修身養性的境界由此可見。

《茶經》中有對煎茶用「 」的記述:「長其臍以守中也」,借藝茶之道,喻示人和一之道:人以守中和為中庸則是道德之最為正當者。

煎茶活動中的規範思想在《茶經》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強化與進一步的細化。如煎茶器具是二十四器,在何種情況下可省略某某茶器具,但在城邑之中、王侯公猶卿之宅,若「二十四器」缺一便不能稱為品茶了。又如茶器形狀和材質的規範、飲茶活動過程的規範等。

鑒水體現人文精神

陸羽認為煎茶用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唐代張又新評水有二十等,劉伯芻評南零水第一、惠山泉第二、虎丘寺朱水第三等,此外尚有煮水程度「一沸、二沸、三沸」,以上流等,歷代文人雅士多有窮究水、茶葉、茶器具以前一切影響茶湯品質因素的傳統。如《茶經》有曰:「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認識到人們所研究的大都不得是表面的事物,對極細微事物的區別,對極玄妙事物的把握能力,所映的是人類對世界萬事萬物的認知能力、掌握程度。

飲茶之道中的這些哲理思想與人文精神豐富了茶道思想內容。

史話

地球上有茶樹植物已有七八千萬年的漫長歷史,而茶被人類所發現和利用,相傳起源於神農時代,僅有四五千年。至於有關茶的專著記載,要更晚些,只可追溯到公元8世紀。中國歷史悠久,區域遼闊,其漢語方言眾多,漢字在早期出現過「語音異聲,文字異形」的狀況。代表茶名的漢字就有十多個,諸如荼、詫、荈、檟、苦荼、蔎、茗、和茶等。《詩經》提到「荼」字的近十處,雖然並不全部指茶,但「誰謂荼苦,有甘如薺」(《邶風·谷風》),「采荼薪樗,食我農夫」(《幽風·七月》)等,則被有些學者認為是關於茶事的最早記載。淵源於西周的古字書《爾雅》,其中也有「檟,苦荼」的解釋;成書於戰國時期的《晏子春秋》,亦有晏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的記述。此外,漢以來如司馬相如的《凡將篇》、揚雄的《方言》、東漢華佗的《食經》以及《桐君錄》等書,均有茶事記載。隨着飲茶越來越多,茶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記述茶事的文獻也一代比一代增加。

早期有關茶的記載雖然較為簡單,但留下了許多頗有價值的資料。像「荼生益州,三月三日采」(《神農本草》),就指出茶樹原產地的益州是最早的茶區之一。「荊巴間採茶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三國魏張揖《廣雅》),則為最早記敘餅茶製法、泡茶的方法。關於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周初巴國境內已有人工茶園培植的茶葉,作為貢品非常珍重地獻給周王室的記載則見於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這則記載說明當時的茶葉生產已達到一定的水平。當時城市中出現經營茶粥、茶飲的茶攤,「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廣陵耆老傳》),反映了飲茶已在社會各階層中普及。「芳茶冠六清,滋味播九區。人生苛安樂,茲土聊可娛」的詩句(西晉張載《登成都白兔樓》),不僅讚頌了茶的芳香宜人,也反映了蜀地茶葉生產和飲茶風氣之盛。而在早期的記載中,許多文字都談及茶葉的功能功效,說明了古人對茶葉作用的認識,如飲茶日久,精神爽快:「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神農食經》);飲茶可以卻睡:「巴東別有真茗荼,煎飲令人不眠。……又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荼飲,亦可通夜不眠」(《桐君錄》);古人發現茶和中草藥同樣可以治病,於是茶便與烏喙、枯梗、貝母、苓草、芒硝等一起被列為中草藥之一(見司馬相如《凡將篇》)。「荼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神農本草經》);至東漢時荼甚至被誇大為飲之能成仙得道的靈丹妙藥:「茗菜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陶弘景《名醫別錄》)。正是由於早期文獻對茶葉效能的記載和讚譽,進一步推動了飲茶的風尚。

不過,飲茶風尚的普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早期文獻記載的許多趣聞軼事,反映了在飲茶方面由於南北地域的不同而產生的文化差異。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官至諫議大夫的王褒所寫的《僮約》中,在規定僮僕的任務中就有「烹荼盡具」和「武陽買荼」兩條。「烹荼盡具」,是說燒茶、泡茶的茶具要準備齊備,並洗滌乾淨。「武陽買荼」,是說要到武陽去買茶葉,供居家飲用。在當時,自給自足的生產占主導地位,但茶葉要趕到集市上去購買,可見漢代巴蜀地區茶葉商品化已達到相當程度。至南北朝時,南齊永明十一年(493)齊武帝頒下遺詔,說自己逝世後,在靈前祭祀不必殺牲,只要供上糕、水果、茶、飯、酒和肉脯就可以了,還規定"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南齊書》)。可見,南朝朝野已普遍接受了茶飲。

但北方貴族還不飲茶甚至鄙視飲茶。南齊秘書丞王肅投歸北魏,剛北上時,不習慣北方飲食,「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吃飯時常以鯽魚羹為菜,「渴飲茗汁」,並且「一飲一斗」,北朝士大夫譏笑他,稱他是「漏卮」,意思是「永遠裝不滿的容器」。幾年後,王肅參加北魏孝文帝舉行的朝宴,卻「食羊肉、酪漿甚多」。孝文帝很奇怪,問道:「卿為南方口味,以卿之見,羊肉與魚羹,茗飲與酪漿,何者為上?」王肅曲意逢迎,說:「羊是陸產之最,魚為水族之長,都是珍品。以味而論,是有優劣的。羊肉好比是齊、魯衣冠大國,魚好比是邾、莒附庸小國。只是茗葉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給酪漿作奴僕了。」孝文帝大笑。這話傳開後,人們就把用茗熬的湯叫做「酪奴」,以至於北朝的士大夫們對飲茶者也譏諷嘲弄,「自是朝貴宴會,雖設茗飲,皆恥不復食。惟江表殘民遠來降者好之」(《洛陽伽藍記》卷三)。然而,這種情況並不長久。及至隋統一南北之後,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由於隋文帝愛好飲茶,上行下效,「由是競采,天下始知飲茶」(《隋書》)。當時流傳着一首《茶贊》:「窮春秋,演河圖,不如載茗一車。」飲茶風尚,終於在北方傳播。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飲茶文化逐步由混沌向文明嬗變。這種嬗變,使記載茶的文獻資料也不斷增加和豐富。當茶的載錄愈來愈豐富多彩之時,就必然不滿足於以往附記於其他書籍的局面,從而出現了全面的、系統的茶書專著,這是歷史已經造就的機遇。

這種歷史的機遇,直到唐代才出現。規模空前的統一和強盛,氣派空前的寬容和攝取,造就了唐人烈烈騰騰的生活情調以及豐富濃烈的社會風采。唐代的茶業充滿活力,氣象萬千:茶產日興,名品紛呈;飲茶之風,大行朝野;茶葉貿易,十分活躍;封建茶法,應運而生。時代呼喚着茶業的大發展、大提高,也呼喚着總結前人經驗、導引茶業進一步發展的茶葉專著的儘快問世。唐代中葉,陸羽撰成了中國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才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西周初期以來茶的記載只是隻言片語、簡單零碎的狀況。《茶經》的出現是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它開啟了此後茶文化異彩煥發的局面。

《茶經》的成書時間眾說紛紜,但多數學者認為刻印於唐建中元年(780)。它雖然只有7000多字,卻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唐代及其以前有關茶的知識與經驗,生動具體地描述了茶的生產、品飲、茶事,言約意豐地深化和提高了飲茶的深層美學和文化層次。全書共三卷十章,展示出一個琳琅滿目的茶的世界:

「一之源」,介紹茶樹的起源、茶的性狀、名稱、品質和功效等。作者肯定茶樹原產於我國南方,其中有高一尺、兩尺的灌木型,也有高數十尺的喬木型,在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的大茶樹。對於茶樹的形狀,書中予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從整體到各部位的特徵: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棕櫚,莖如丁香,根如胡桃。茶的稱呼多樣,一是方言土語不同,二是由於採摘時間不同,茶葉質量不一樣所產生的特殊稱謂。茶樹栽培的方法,「法如種瓜,三歲可以采」。茶樹對土地的挑選很嚴格,爛石中生長的最好,礫壤中的較差,黃土地種植的最差。茶以野生的為上等,人工種植的則較差。生長在向陽山崖並有林木遮蔭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則差;形如春筍的最好,短小的芽則差;葉卷裹未展開的為佳,葉舒展的則差。背陰山坡谷地的茶樹,不值得去採摘,如飲用則易生疾病。因茶性寒涼,用作飲料最為適宜。品行端正儉樸的人,如感覺體熱、口渴、悶燥、頭痛、眼睛倦澀、四肢無力或全身關節不舒服的時候,喝上四五口茶,與醍醐和甘露是可以媲美的。但採茶如不適時、制茶如不精細並混雜有其他雜草,這樣的茶喝了是會生病的。最後,以人參為例,說明其功效因產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別。

「二之具」,介紹各種採茶、制茶的用具。陸羽總結了唐時盛行的蒸青緊壓茶的製作工藝,列舉了製作過程中有關采、制、貯藏茶葉的十多種器具,並詳述了每種器具的具體形狀、要求和使用方法。這些器具是:籝,又叫籃、籠、筥,用竹子編制的盛茶工具;灶,制茶烘乾用的工具;甑,蒸茶時用的屜;杵臼,又叫碓,搗具;規,用鐵製成的模具;承,又叫台,或砧子,用石頭做成,也有的用槐、桑木半埋在地下,不使其搖動;檐,又叫衣,用舊的絹、雨衫、單衣等製成,即苫布;芘莉,晾茶的屜狀工具;棨,串茶葉的錐刃;朴,串茶的竹編繩子;焙,烘茶的坑灶;貫,竹子削成,長二尺五寸,用來穿茶烘焙;棚,晾茶的棚子,在焙上分兩層,全乾的升上棚,半乾的在下棚;穿,團餅茶包裝的器具,江南東部和淮南地區用剖開的竹子做,巴山、峽川一帶用韌性大的構樹皮做;育,用木做框,外圍用蔑編織,並用紙糊起來,裡面分隔的貯藏和養護工具,類似櫃櫥。如今,陸羽時代所用的這些器具基本上被其他半機械和機械化的器具所代替,但《茶經》的記載,對於我們了解制茶機械的演變、革新和發展是大有幫助的。

「三之造」,論述茶葉的種類以及採制方法。陸羽講究採茶的時機,春茶當在舊曆二、三、四月間晴天采之,雨天、陰天不能采。嫩葉剛出、幾個枝節中穎拔的,並且要凌晨帶露採摘。採茶之後,製作的工序是:蒸、搗、拍、焙、穿、封等程序。茶的形狀有多種多樣,鑑別茶的質量,只看外表、色氣、言茶好或不好,就不會得出正確的答案。除了眼看、鼻嗅之外,還要用嘴品一品。陸羽還根據當時飲用習慣,對茶葉品質的要求等等辯證地提出茶葉外形、色澤產生的一些原因,對鑒評和提高茶葉的品質也很有價值。

以上三章為《茶經》的卷上。卷中只有一章,即「四之器」,專門介紹煮茶、飲茶的器皿,說明各地茶具的優劣、使用規則和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這一章詳細列舉了28種器皿,按用途大體可分為8類:生火的用具,包括爐、灰承、筥、炭撾和火筴等5種;煮茶用具有鍑、交床等;烤茶、碾茶和量茶的用具,有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和則等6種;盛水、濾水和取水的用具,有水方、濾水囊、瓢和熟盂等4種;盛鹽、取鹽的用具,有鹺簋和揭;飲茶用具,有碗和札;盛器具和盛擺設的用具,有畚、具列和都籃;清潔用具,包括滌方(貯洗滌過的水)、滓方(盛茶渣用)和巾(用粗布製成的擦茶具用的洗巾)。最值得注意的是,用銅或鐵鑄成的風爐,形狀像古代的鼎,三隻腳之間開設的三個孔洞上,分別鑄着「伊公」、「羹陸」、「氏茶」6個字,即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伊公,就是傳說中的商初大臣伊尹,曾輔佐商湯攻滅夏桀,治理國事凡三朝,又善烹飪,被陸羽譽為"伊公羹",陸書敢於以「陸氏茶」與「伊公羹」相匹,足見他對自己於茶上作出的貢獻充滿自信心。

「五之煮」,介紹煮茶方法和水的品第。團餅茶在烹煮以前,先要經過烘烤和碾碎,使香氣滋味能充分發揮。燃料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硬雜木。好茶需用好水烹煮,水以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煮沸程度,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過了三沸,就水老不可食也。真正的好茶,應該「啜苦咽甘」。

「六之飲」,介紹飲茶風俗和飲茶方法。說茶之成為飲料,由神農氏開始,從魯周公喝茶才為大家知道。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飲茶有九個難題要解決:一是製造,二是鑑別,三是器具,四是火工,五是用水,六是烘烤,七是碾末,八是烹煮,九是飲用。飲茶需要知識,需要文化,要知道喝的是什麼茶,怎么喝,喝了會起什麼作用等等。茶既起着生理和藥理的作用,又是一種精神的享受,這些問題,直到《茶經》才詳加論述。

「七之事」,引述古代有關飲茶的故事、藥方等。這是《茶經》里最長的一章,字數約占全書的1/3。作者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資料,按朝代先後匯集和排列,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古代的茶葉歷史。首先列出「人物索引」,涉及飲茶的名人41位,然後,從《神農食經》到《枕中方》和《孺子方》等古代文獻中摘錄了48例有參考價值的內容,附於後。這些資料及所引證的書目,有的現已佚失,幸賴《茶經》才得以保存下來,雖是吉光片羽也彌足珍貴。

「八之出」,論述全國名茶產地和茶葉品質高低。據《茶經》所列,唐代產茶地共有山南、淮南、浙西、浙東、劍南、黔中、江南、嶺南等8個道、43個州郡、44個縣。作者對黔中、江南、嶺南3個道產區沒有詳細介紹,只列產茶州名,統稱「往往得之,其味極佳」。而對山南、淮南、浙西、浙東、劍南5個道,則列出產茶州名、縣名或地名,還把茶葉品質分為上、次、下、又下4等。

「九之略」,論述在一定條件下怎樣省略茶葉採制工具和飲茶用具。前面幾節,講採茶、制茶、飲茶用具的規範化,而這

節170來字,則講用茶具和茶器的靈活性。

「十之圖」,教人用絹寫《茶經》懸掛,以使全書一目了然。

我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複述《茶經》的主要內容,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對這部茶書有更多更深地了解。陸羽的《茶經》堪稱一部茶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第一部茶文化學著作,它系統全面地總結了中唐以前整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經驗,促使茶由藥用、飲用變為品飲,由一種習慣、愛好、生理需要,升華為一種修養、一種文化,邁入新的境界。

與《茶經》的備受崇奉相反,其作者陸羽是在身後才被推到"崇高地位"的,生前卻是歷盡坎坷,很不得志。雖然《新唐書》有他的傳記,《唐才子傳》有他的史略,連美國人烏克斯著的《茶葉全書》也有他的介紹,但他的生平還是留下許多至今解不開的謎。

陸羽的生卒時間就缺乏有力的依據,一般認為:唐開元二十一年(733)他生於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貞元末年(804)去世。相傳,他是一個棄嬰。龍蓋寺(後改稱西塔寺)的智積禪師早晨起來漫步,在竟陵城外的西湖之濱,聽見群雁的喧鬧聲,前往發現三隻大雁用翅膀護衛着一個嬰兒,就把他抱回寺中收養。這孤兒的父母是誰,為何被棄,都不得而知。後來,孤兒長大後自己按《易》占封卜筮,得封辭「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便以陸為姓,羽為名,鴻漸為字。

9歲之時,智積法師要陸羽學習佛典,早慧而倔強的陸羽拒不從命,堅持要讀儒家經典而被罰做勞役數年。但即使備受勞役折磨,陸羽也不改初衷,常常騎在牛背上吟文做詩。這樣,他不免受到責難,以至挨打受罵。忍無可忍的陸羽,於13歲時逃離寺院,投身到一個雜戲班中,扮演丑角,以賣唱獻藝為生。在這段時間中,他寫了《謔談》三篇,顯示出非凡的才華,於是在「伶人」中很快出了名。

命運之神終於向陸羽露出了笑臉。不久,他的才華被竟陵太守李齊揚發現,贈送一些詩書給他,並介紹他去天門西北火門山鄒夫子處就學。後來,他又得到新任司馬崔國輔的賞識,與崔交遊三年,「謔笑永日,又相與較定茶水」。在崔國輔的薰陶下,他文學造詣日深,茶事鑽研日勤,20多歲時已成為學識廣博、精通茶藝的士子了。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結束了開元、天寶盛世,進入動盪不安的時期。陸羽隨着蜂擁南下的難民渡江,遍歷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在顛沛流離中,他還考察搜集茶葉產制的資料,並結識了皎然、劉長卿等一批詩友。大約公元760年,在盛產名茶的湖州苕溪,陸羽結廬隱居,或與志同道合者暢談茶事,研討禪理,詩酒往來,談宴永日;或山野之中單身獨行,枚擊林木,手弄流水,夷猶徘徊,自曙達幕。他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切磋學問,品茗鬥茶,將茶藝與禪機結合起來,把飲茶提到美學、文化的高度,撰寫出彪炳史冊的《茶經》。此後,皇帝聞其名曾下詔征他為太子文學,遷太常寺太祝,但他不肯就職,寧願過他的隱逸生活,與情趣相投的名僧、名士以及一些官員飲茗賦詩於優遊歲月中,度過了晚年。貞元二十年(804)冬天,陸羽走完了他72年的生命歷程,病逝於湖州,安葬於杼山。

縱觀陸羽的一生,他從小就飽受着困苦生活的煎熬,但他是倔傲的,執著地追求着自己的志趣,他具有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華、獨到的思辨和不同凡響的見解,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成果。除《茶經》外,據歷代著述記載,陸羽還撰寫過《茶記》二卷、《顧渚山記》一卷、《水品》一卷、《茶論》、《毀茶論》、《茶歌》等茶學著作與詩文,又有其他著作七種計六十二卷,可惜都沒有流傳下來。

陸羽又是一個有血性的人物,敏感而倔強。據說,朝廷御史李季卿到江南視察,召見陸羽,陸羽野服人見,李季卿喝了陸羽煎的茶後,命家奴子付錢給陸羽。陸羽感到自己蒙受了極大的羞辱,為此他又寫了《毀茶論》。但是,陸羽又是一個誠實和極重感情的人。他與女詩人李季蘭為友,與詩僧皎然結為莫逆之交,與大書法家、曾任湖州刺史的顏真卿相契,他和人約會,雖然冰雪千里,或虎狼當道也毅然前往。

陸羽曾寫過一首《六羨歌》,詩曰:「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表明自己不圖高官厚祿,不愛榮華富貴,甘於淡泊,追求灑脫,專心致志於飲茶藝術和茶學的研究,這就是陸羽殫精竭慮的內心世界。

中唐以來,陸羽被奉為茶神,茶作坊、茶庫、茶店、茶館都有供奉,有的地方還以盧仝、裴汶為配神。陸羽的名字被寫入額幢、楹聯,如「陸羽譜經盧仝解渴,武夷選品顧渚分香」、「活火烹泉價增盧陸,春風啜茗譜品旗槍」等等,陸羽的神威在茶業經營者的心目中是足以保佐他們財運亨通的。至於陸羽的傳說故事更是不脛而走,神乎其神。歷千年而不衰的茶神陸羽崇拜,還溶入了當代茶文化熱的汪洋大海。「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唐耿偉聯句。)

陸羽以後,唐代茶書不斷出現,編撰茶書蔚然成風,但沒有出現像陸羽那樣愛茶之深、見解之切的智者,也沒有像《茶經》那樣百科全書式的綜合性著作,大多是某一專題性的論述,而且又多是個人的一得之見。

公元825年前後,張又新著《煎茶水記》一卷。又新字孔昭,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工部侍郎張薦之子。唐憲宗元和間及進士第,歷官左補闕、汀州刺史、中州刺史,終左司郎中。《煎茶水記》的寫作過程,張又新有一篇自述,自述說:元和九年(814)春季,他和朋友們相約到長安城的薦福寺聚會。他和李德垂先到,在西廂房的玄鑒室休息時,遇到一個江南和尚。和尚背囊中有幾卷書。張抽出一卷瀏覽,見「文細密皆雜記」,卷末題為《煮茶記》。書中記載了一件軼事:唐代宗之時,湖州刺史李季卿路過揚州,遇見陸羽。李季卿認為,陸羽善於茶天下聞名,揚子南零水又殊絕,這是千載一遇的「二妙」歸一。於是,命令軍士到南岸去取南零水。取水回來後,陸羽舀水煮茶,發現不是南零水而是長江水。軍士不承認,說:「我劃小船去取水,看見的有上百人,哪裡敢說假話呢?」陸羽不答話,把水倒掉一半,再用勺舀水,說:「這才是南零水!」軍士跪地求饒說:「我取了南零水後,在歸途中因小舟搖晃,到北岸時只剩下半缸,所以舀江水加滿。不料被先生識破,先生真是神鑒也。」李與賓客數十人都非常驚訝,請陸羽談對天下各處水質的看法。陸羽將天下水分為二十等,列"楚水第一,晉水最下"。李季卿讓人把陸羽的話記錄下來,稱為《煮茶記》。張又新把陸羽的見解抄出,與「為學精博,頗有風鑒」的劉伯芻的的品水文學列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體驗,編撰成950餘字的《煎茶水記》。

劉伯芻曾任刑部侍郎,生平事跡不詳,約活動於陸羽同時。他列出適宜煎茶的水,分為七個等級:揚子江南零水,第一;無錫惠山泉水,第二;蘇州虎丘寺泉水,第三;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揚州大明寺水,第五;吳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這七種水,張又新遊歷所到,都曾親自品鑑比較,覺得確如劉伯芻所說。有熟悉兩浙地區的人告訴又新,伯芻所言搜訪未盡。於是,張又新到了劉伯芻未曾去過的兩浙,在漢代嚴子陵釣魚的桐廬嚴陵灘,見「溪色至清,水味至冷」,用溪水煎「陳黑壞茶」,「皆至芳香」,又煎佳茶,更是「不可名其鮮馥也」,這裡的水遠遠超出劉伯芻視為第一的揚子江南零水。他到了永嘉,取仙岩瀑布煎茶,水質也在南零水之上。

據《煎茶水記》,陸羽則把天下的水分為二十等: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蘄州蘭溪石上水,第三;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雲蝦蟆口水,第四;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揚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縣淮水源,第九;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吳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圓泉水,第十八;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比起劉伯芻來,陸羽品水的範圍要廣闊得多。除了長江中下游外,還西到商州,即今之陝西省商縣;南到柳州,今屬廣西管轄;北到唐州柏岩縣淮水發源處,即今之豫西桐柏山區。陸羽與劉伯芻對煎茶用水的具體看法和評定標準各不相同,兩人對水的品評差異也很大。不過,據說兩人評品的這些水,張又新都曾親自品嘗過,認為無疑當屬佳品。

《煎茶水記》所載,人們廣為傳聞。但宋代大文豪歐陽修則在《大明水記》中指出,張又新所記陸羽品水次第,「皆與《茶經》相反」,恐為張又新信口開河,隨意將二十等水的品評附加到陸羽頭上。也有人認為,陸羽能明辨南零水,並以雪水居末,殊為怪誕,不符常情。今人萬國鼎就提出不同意見:天下水誠有美惡,以所含礦質不同也;然以天下之大,欲舉而一一次第之,談何容易。雨雪之水純潔,雖不若著名山泉之甘厚,遠勝普通井水之苦澀,而又新以雪水居末,宜陳氏《書錄解題》斥為尤不可曉也。至又新所記陸羽辨南零水事,尤屬怪誕。夫兩水合置一器,未有不溶和者,而猶分上半為臨岸之水,下半始為南零水,悖物之

理矣。(《茶書二十九種題記》)萬國鼎的話確為至論。不過,《煎茶水記》依然有其獨特的價值。一是對於品茶用水提出了一些高於旁人的看法。如書中提出,茶湯品質高低與泡水有關係,水的性質不同會影響茶湯的色香味。不過,烹茶用水不必過於拘泥名泉名水,茶產在什麼地方就用什麼地方的水來煎烹,得水土之宜,便能泡出好的茶味。再好的水運到遠處,它的功效只能剩下一半。還指出茶湯品質高低又不完全受水影響,善烹潔器也是很重要的條件。善於烹茶,清潔器具,就能更好地發揮佳水的功效。書中並強調「顯理鑒物」,即理論必須結合實際;不能迷信古人,因有古人所不知而今人能知者;學無止境,好學君子應該不斷鑽研,才不止於「見賢思齊」。這些至理名言,對後人啟發很大。二是《煎茶水記》首開古人飲茶用水理論的先河。在唐代以前,煎茶用水還沒有引起充分注意,自然也沒有留下文字記載,是《煎茶水記》最早載錄了宜茶用水,並以劉伯芻和陸羽的見解昭示後人,豐富和補充了《茶經》關於煮茶用水的內容。此後,人們對茶的色香味越來越講究,對用水的要求越來越高,品評水質的文字越來越多,還出現了如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之類的烹茶用水系統著作。

唐五代之際的茶書,現多半僅存殘卷或輯佚本。晚唐詩人溫庭筠於公元860年前後著《採茶錄》一卷(一作三卷),大約於北宋時期已佚。《說郛》和《古今圖書集成》雖收有《採茶錄》,也僅存辨、嗜、易、苦、致五類六則,共計不足400字。所記為:陸羽辨臨岸的南零水、李約汧性辨茶、陸龜蒙嗜茶荈、劉禹錫以茶醒酒、王蒙好茶、劉琨與弟書求真茶。蘇廙(一作虞)撰《十六湯品》,大概作於公元900年前後,即唐末或五代十國之初。該書原為蘇廙《仙芽傳》第九卷中的一篇短文,其後,陶谷將其抽出收入《清異錄》卷四中。所論與現在茶湯審評技術有關,內容包括:煎茶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注茶以緩急言者凡三品、以茶器之分類言者凡五品、以薪材論者凡五品。"十六湯"的名目為:得一湯、嬰兒湯、百壽湯、中湯、斷脈湯、大壯湯、富貴湯、秀碧湯、壓一湯、纏口湯、減價湯、法律湯、一麵湯、宵人湯、賊湯、魔湯。斐汶撰有《茶述》,極力提倡飲茶,斥責「多飲令人體虛病風」的無稽之談,論說茶性清,茶味潔,有滌煩、致和之功效,百服不厭,得之則安,不得則病,其功效至數十年而後顯。可惜,《茶述》一書已佚,今僅清陸廷燦《續茶經》中收有《茶述》之序文。而毋煚不喜飲茶,乃作《代茶餘序》,錯誤地認為飲茶有害人體,勸人少飲。此外,唐溫從雲、段之分撰《補茶事》十數節,皎然撰《茶訣》一篇,五代後蜀毛文錫撰有《茶譜》,亦均已亡佚。

飲茶習俗,由混沌向文明的嬗變,走過了數千年的曲折路程,終於在「唐代」演出了生動的「話劇」。唐代的茶書編撰,從草創走向理智,開啟了隨後千年來的宏大規模,從而成為中國茶書史上有聲有色的序曲。[1]

參考文獻

  1. 唐朝茶道文化搜狐網,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