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單足龍亞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單足龍亞科
圖片來自epalaeontology

單足龍亞科學名:Elmisaurinae)是近頜龍科恐龍的一科,體型較大、前肢較長、具有頭冠。

偷蛋龍下目之中,單足龍亞科比早期的偷蛋龍類還要先進,例如尾羽龍;但與偷蛋龍亞科相比,單足龍亞科則較為原始。單足龍亞科的最獨特處是其頭部特徵。

單足龍亞科的口鼻部長而特化、上下距離較窄,有延長的齒骨、下頜聯合;而偷蛋龍亞科的口鼻部則較短。

已知最古老的化石,僅發現身體骨骼部分,後肢修長,腳踝骨頭癒合(類似擬鳥龍,擬鳥龍可能也屬於此亞科),尾部相當短,可能具有尾縱骨(類似天青石龍[1]。單足龍亞科的整體外形可能類似現代澳洲鴕鳥

分類

長期以來,偷蛋龍科的內部分類仍有爭議。大部分研究將偷蛋龍類分為:近頜龍科、偷蛋龍科,而偷蛋龍科再分成:雌駝龍亞科、偷蛋龍亞科;雌駝龍亞科的體型較小、前肢較短、缺乏頭冠,偷蛋龍亞科的體型較大、前肢較長、具有頭冠。某些較原始物種被歸類於近頜龍科,以區別於更進階型的偷蛋龍科。

近年的種系發生學研究提出不同結果,許多近頜龍科的物種,其實親緣關係較接近於有頭冠的偷蛋龍科。近頜龍本身被改歸類於偷蛋龍科的單足龍亞科,而近頜龍科不被認為是有效分類單元,所屬物種多被歸類於單足龍亞科。根據目前分類法,偷蛋龍科包含兩個亞科︰偷蛋龍亞科、單足龍亞科。

在單足龍亞科內,目前只有二到六個種被古生物學家所普遍承認。隨者近年的新發現與新理論,可能高達10個種。近頜龍科過去有非常混淆的分類歷史,這些混淆主要來自於第一個被敘述的纖手龍屬。因為大部分近頜龍科的化石保存狀態並不良好,進而導致鑑定上的錯誤,而纖手龍的不同標本與不同骨頭在過去曾被歸類於許多不同的種。舉例而言,Macrophalangia的腳部化石與纖瘦纖手龍的化石都發現於相同年代的同一地層,後來發現的手部與腳部化石,證實Macrophalangia與纖瘦纖手龍的相同動物。

;而近年發現的部分頭骨、手部、腳部化石,證實纖手龍與近頜龍也可能是同種動物。

單足龍亞科目前包含三個屬、六個種。然而,因為文雅單足龍與纖手龍都被發現於北美洲的同一地點,而離亞洲的稀罕單足龍非常遠,所以某些古生物學家認為文雅單足龍是纖手龍的一個異名。亞洲近頜龍屬起初被列於近頜龍科,但牠們可能更為原始,分類位置位於近頜龍超科之內,而不屬於單足龍亞科與偷蛋龍亞科[2]。此外,Maryańska、Osmólska、與Wołsan等人認為有尾綜骨的偷蛋龍類天青石龍,屬於單足龍亞科[3]。在2010年的ㄧ個研究,則提出體型巨大的巨盜龍也屬於偷蛋龍科[4]

單足龍亞科包含以下各種:

  • 纖瘦纖手龍Chirostenotes pergracilis):第一個被發現的單足龍亞科恐龍。起初僅有兩個手部與一個部份前臂被敘述。許多後來被命名的種都曾被認為是這個種,包含只發現腳部的Macrophalangia canadensis
  • 斯氏纖手龍Chirostenotes sternbergi):是種更為修長的單足龍亞科恐龍。有些科學家認為文雅單足龍與斯氏纖手龍是同一種動物,因為牠們的體型都比纖瘦纖手龍更為修長、更小。斯氏纖手龍也有可能代表不同性別、較大個體的纖瘦纖手龍。
  • 斯氏纖手龍的未命名種(Chirostenotes sp.):一個可能的新種。化石被發現於蒙大拿州,由一個部份下頜所構成。化石已經被鑑定,但還沒有被命名。
  • 文雅單足龍Elmisaurus elegans):較小的加拿大物種。起初被敘述成似鳥龍的一個種。牠們可能與與斯氏纖手龍是同一種動物。
  • Triebold的單足龍亞科標本:一個不出名的可能新屬或新種。化石被發現於南達科他州,目前已有兩個保存狀態極佳的標本。這些標本原本由私人收藏家所有,而且被拿出來拍賣,並被匹茲堡卡內基博物館所買下來。這些標本顯然是種大型物種,有保存良好的頭顱骨,以及類似偷蛋龍科的冠飾。目前正等待公佈正式敘述當中。

除了上述三個屬、六個種,以下物種也可能屬於單足龍亞科︰

  • 奇特擬鳥龍Avimimus portentosus):充滿謎題的偷蛋龍類,常被認為是原始偷蛋龍類。化石發現於蒙古國耐梅蓋特組(Nemegt Formation)。
  • 擬鳥龍的未命名標本(Avimimus sp.):還沒命名的第二物種發現蒙古國的Iren Debasu組地層,年代更早。
  • 可能屬於擬鳥龍的未命名標本(Avimimus? sp.):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恐龍公園組(Dinosaur Park Formation)與斯科勒德組(Scollard Formation)地層,可能是擬鳥龍的第三個種[5]


參考文獻

  1. (英文)Barsbold, R.; Osmolska, H.; Watabe, M.; Currie, P. J.; Tsogtbaatar, K. New oviraptorosaur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Mongolia: The first dinosaur with a pygostyle.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0, 45 (2): 97–106. 
  2. (英文)Currie, P.J.; Godfrey, S.J.; Nesov, L.A. New caenagnathid (Dinosauria: Theropoda) specimen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North America and Asi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4, 30: 2255–2272. 
  3. (英文)Maryańska, T.; Osmólska, H.; Wołsan, M. Avialan status for Oviraptorosauri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2, 47 (1): 97–116. 
  4. (英文)Nicholas R. Longrich, Philip J. Currie, Dong Zhi-Ming. A new ovirapto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ayan Mandahu, Inner Mongolia. Palaeontology. 2010, 53 (5): 945–960. doi:10.1111/j.1475-4983.2010.00968.x. 
  5. (英文)Ryan, Currie; Russell. New material of Avimimus portentosus (Theropoda) from the Iren Debasu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Erenhot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1, 21 (3): 95A.  已忽略未知參數|author-separator=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