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著,出版社: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讀書,可以與時俱進,開闊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是全球文化[1]科技知識擴容和更新的需要,是知識[2]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從創新資源聚集、創新創業環境、創新活動績效、創新的國際化和創新驅動發展五個方面,用25個二級指標揭示國家高新區的創新能力建設和創新發展績效,對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狀態進行跟蹤評價,為社會各界了解和認識國家高新區發展提供窗口,為相關部門的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

目錄

緒論1

一、國家高新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

二、國家高新區創新資源要素不斷集聚3

三、國家高新區創新創業環境明顯改善3

四、國家高新區創新投入產出成效顯著4

五、國家高新區創新國際化破局前行5

六、國家高新區創新驅動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5

七、東部地區國家高新區優勢更為突出6

第一章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指數總覽7

一、2021年指數表現8

(一)總指數表現情況8

(二)分項指數變化趨勢和當年表現9

二、不同區域國家高新區表現對比13

(一)四大地區國家高新區表現對比13

(二)各省域國家高新區表現對比14

三、不同類別國家高新區指數對比18

(一)三類園區及其他園區表現對比18

(二)穩定期和新升級園區表現對比20

(三)自創區園區、非自創區園區表現對比21

第二章創新資源集聚評價23

一、創新人才聚集25

(一)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從業人員數量持續增長25

(二)從業人員結構不斷優化,「雙高」趨勢明顯26

(三)R&D人員小幅減少,區域不平衡有所緩和30

二、科技資金投入34

(一)企業R&D投入占全國企業R&D經費支出近半,中關村、深圳超千億元34

(二)財政科技撥款快速增長,北京、上海財政科技投入全國領先37

(三)科技活動經費全面提升,人員人工費用支出優選41

三、創新主體培育42

(一)東部園區研發機構數占比過半,世界一流園區靠前43

(二)當年認定高企超四萬家,東部地區占六成以上47

(三)高企新指標貢獻超七成,經濟規模優勢逐步釋放51

第三章創新創業環境評價55

一、「雙創」活力表現57

(一)各類孵化載體穩步增長,人才服務機構增速最快58

(二)在孵企業破15萬家,西部地區在孵企業占比提升60

(三)新註冊企業數再創新高,企業發展活力突出65

二、服務效能表現70

(一)政策體系持續優化,「雙創」支持資金不斷增長70

(二)創新服務機構數不斷增加,北京、江蘇占比超一成71

(三)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委託境內企業費用占比優選75

三、金融環境表現80

(一)產業投資基金蓬勃發展,外資參與基金增長迅速81

(二)創業風投機構增四成,高新區上市企業數量差距明顯82

(三)機構風險投資增速加快,與硅谷差距逐漸縮小83

第四章創新活動績效評價89

一、產業結構優化91

(一)高技術產業國際市場表現優異,專利產出成果發展態勢良好91

(二)高技術產業發展呈區域化差異,四川、廣東表現突出94

(三)高技術製造業快速增長,經濟引領作用突出97

(四)高技術服務業人員占比穩步提升,北京、上海領先99

二、創新成果產出102

(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增加近四成,各類創新成果競相湧現102

(二)專利產出效率持續提升,所有權轉讓及許可數翻番105

(三)知識經濟持續發育,東部地區優勢明顯107

三、技術要素髮展110

(一)技術交易規模大幅增長,中關村占比超三成110

(二)企業各項收入均衡增長,高新技術產品規模持續擴大115

四、企業及行業利潤117

(一)企業淨利潤占全國四成,利潤率實現小幅上漲117

(二)高技術製造業營收利潤率優於全國,醫藥製造業表現搶眼120

(三)細分領域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信息服務業營收規模領先121

第五章創新的國際化評價123

一、國際創新合作125

(一)國際研發平台建設步伐加快,成熟園區更具優勢126

(二)委託境外研發費用小幅回升,東部地區優選130

二、國際人才集聚134

(一)國際人才持續匯聚,中關村留學歸國人員占比超兩成135

(二)人才國際化水平穩步提升,東部地區具有顯著優勢137

三、國際創新成果141

(一)國際創新成果豐碩,五家園區PCT專利申請超千件141

(二)本土企業是國際創新主力,深圳成果產出效率優選142

四、國際貿易交流145

(一)國際貿易規模快速增長,利用外資占全國一半以上146

(二)高附加值貿易持續擴大,企業出口結構不斷優化146

第六章創新驅動發展評價151

一、輻射帶動153

(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經濟帶動作用突出153

(二)經濟規模頭部效應顯著,七家園區營收超萬億元155

二、效率提升158

(一)企業生產效率加速增長,人均上繳稅額出現上漲158

(二)勞動生產率快速回升,合肥保持領先地位160

三、共享發展162

(一)薪酬水平持續提升,上海紫竹表現很優162

(二)發展成果普惠共享,高技術服務業優勢突出164

四、綠色發展169

(一)節能降耗效果突出,西部地區能耗下降幅度優選169

(二)生態文明建設日益加強,創新發展環境不斷優化172

附錄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及相關說明175

一、指標體系176

二、指標解釋及數據來源177

(一)創新資源集聚178

(二)創新創業環境179

(三)創新活動績效180

(四)創新的國際化181

(五)創新驅動發展182

三、測算過程183

四、園區分類說明185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光明網,2015-10-14
  2.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