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覺山位於中國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境內,武夷山脈西麓,主峰海拔1396米。
山上建有大覺寺。
旅遊業以漂流為主要特色。
基礎建設
2013年,大覺山景區新建了占地17.5萬畝可同時停放3000餘輛大小車輛的大型生態停車場;新建了3800多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及各項功能設施齊全的遊客服務中心;完善了員工集散中心的建設;完善了景區內的人車分流道,沿途及後山加設了具有景區特色的游步道和護欄,對景區所有路面進行了瀝青鋪設。
2019年5月19日,大覺山舉行獨軌觀光車簽約儀式。獨軌觀光車項目項目整體投資3.6億元,生產50列,每列5節車廂,總計250節車廂。獨軌觀光車項目全長11公里,運行時間為1小時,運載量為3000人次,日接待量達3萬人次[1]。
人文歷史
大覺山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宗教朝拜勝地,馳名中外,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北宋資溪大儒李覯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的施政主張和王安石的變法思想都得益於他,相傳,李覯的父親婚後多年無子,遂來大覺山拜佛求子,終於得償所願。當朝宰相晏殊與李覯乃為摯友,二人曾同游大覺山。
大覺山油泉、米泉和龍泉的傳說:大覺山大覺寺自朝拜以來遊人如織,觀音菩薩也來此修行並現身,這更吸引了無數信徒前來祈求,然而,大覺山遠離村落,因前來朝拜的眾信徒攜帶食物不便,觀音菩薩看到後就用手一指,在大覺寺聰明泉旁便出現兩處泉眼,一個泉眼中出米,一個泉眼中出油,這樣就免去了朝拜的信徒們負重爬山之苦奇特的是泉中流出來的米和油以朝拜人為限,人都就多出,人少就少出,不會有一點剩餘。傳說大覺岩龍泉洞過去叫「油、米」洞,不知多少年前,凡常住在寺內僧尼和來寺投香求佛者,原需帶齋食,龍泉洞有兩個洞口,會自流油和米出來,恰恰可滿足當天寺內人食用,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流着,後因有一和尚貪婪,想多出油、米,拿出去賣,半點夜三更里把洞口挖大,結果被仙人發現,人心不得足,夠吃還想賣,神仙惡其貪婪無厭,用石頭把兩個洞品堵住,從此之後再也沒有流過油、米了,只是聰明泉源源不斷地流着。
朱崖峰舊方人多以「豬牙石」之稱,因為此山聳兀如野豬獠牙。中國政治家、臨川籍的王安石當時到大覺石,將此山雅化為「朱崖」。明正德年間的《建昌府志》則日「石筍山」,有石尖銳如筍,上聳天際,把朱崖的景觀寫成如雨後春筍,北宋年間饒子尚曾有詩云:「雲根盤地三千丈,石筍參天第一峰」,清乾隆年間舊記上載,朱崖石如擎插天、苔蘚斑駁,映日鮮明,題以朱崖扶日,此峰為瀘溪八景之一。
相傳大覺山神仙讀書洞是觀音菩薩讀書誦經的地方。自從觀音菩薩來此修行後,香客絡繹不絕,觀音菩薩不習慣熱鬧,就在大覺寺旁邊開闢了兩個岩洞,平時在此讀書誦經。洞下有一泉是她洗墨之處,遠處有一石形的硯石,一方石的筆架,是供她磨墨擱筆用的,也有據民間流傳說中國的政治家王安石曾到過大覺山,是王安石讀書洞,相傳他到大覺山時,發現離寺廟不遠處有一天然岩洞,就在此讀書,並留下筆墨。
大覺山扇石相傳此扇是仙人在岩前看書時,一時心血來潮,將扇子往山下一丟,結果插在孤石峰上。
大覺山小獅子岩相傳是一隻小獅子隨母獅子在格鬥的時候驚嚇過,所以把身子躲在母獅子肚皮下,露出一頭,向外張開小口,小獅子的口表示歡迎過往遊客。
相傳太平天國時,太平軍的餘部頭目,一個叫余拐的帶領太平軍曾在大覺山小覺岩駐紮練兵,在岩內製造兵器。
發展歷史
東晉咸和元年至唐貞觀年間,杭州靈隱寺大覺禪師為避世離塵,雲遊大覺山修行弘法,開發興建了大覺寺。
太平開國時期,太平軍的餘部駐紮過大覺岩。
建國初期,大覺寺一度成為土匪巢穴,在剿匪中被毀。
1984年,資溪縣人民政府應佛教信徒的要求,決定開放大覺寺為佛教活動點。
1985年,大覺寺進行修繕,建造禪台,客廳、廚房,塑造佛像3尊,成為資溪地方佛教活動的中心。
2002年12月31日,大覺山開始進行開發建設。
2006年,大覺山開始接待遊客,開業經營。
2010年,大覺山景區投入資金6680萬元建設了大覺山影視城及夢幻地極項目[2]。
視頻
大覺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2019「中國旅遊日」,資溪大覺山獨軌觀光車簽約儀式在景區舉行 ,搜狐,2019-05-20
- ↑ 大覺山影視城 董永和七仙女的前世今生,新浪網,201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