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台烏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台烏藥,別名:天台烏台烏矮樟香桂樟銅錢柴班皮柴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天台烏藥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乾燥塊根。

全年均可採挖,除去細根,洗淨,趁鮮切片,曬乾,或直接曬乾。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以浙江所產天台烏藥為勝。

中藥材培育品種[1]

性狀

本品多呈紡錘狀,略彎曲,有的中部收縮成連珠狀,長6~15cm,直徑1~3cm;表面黃棕色或黃褐色,有縱皺紋及稀疏的細根痕。

質堅硬。切片厚0.2~2mm,切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射線放射狀,可見年輪環紋,中心顏色較深。氣香,味微苦、辛,有清涼感。

質老、不呈紡錘狀的直根,不可供藥用。

鑑別

(1)本品粉末黃白色。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長圓形或卵圓形,直徑4~39μm,

臍點叉狀、人字狀或裂縫狀;復粒由 2~4 分粒組成。木纖維淡黃色,

多成束,直徑20~30μm,壁厚約5 μm,有單紋孔,胞腔含澱粉粒。韌皮纖維近無色,

長梭形,多單個散在,直徑15~17μm,壁極厚,孔溝不明顯。具緣紋孔導管直徑約至68μm,

具緣紋孔排列緊密。木射線細胞壁稍增厚,紋孔較密。油細胞長圓形,含棕色分泌物。

出處1.《本草綱目拾遺》:烏藥,生嶺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樹生似茶,

高丈余。一葉三丫,葉青陰白。根狀似山芍藥及烏樟根,色黑褐,作車轂紋,橫生。八月采根,直者不用。

(2)取本品粉末3g,加石油醚(30~60℃)30ml,振搖,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油醚 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烏藥對照藥材3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D)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

分別點於同一硅膠 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4:1)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乙腈-水(56:44)為流動相;

檢測波長為235nm。理論板數按烏藥醚內酯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取烏藥醚內酯對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並稀釋至刻度,

搖勻,精密量取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烏藥醚內酯40μg)。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粗粉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粗粉測定水分(附錄Ⅸ H第二法)〕,

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50ml,提取4小時,提取液揮干,

殘渣用甲醇分次溶解,轉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烏藥醚內酯(C15H16O4)不得少於0.030%。

炮製

除去雜質;未切片者,除去細根,大小分開,浸透,切薄片,乾燥。

性味

辛,溫。

歸經

、膀胱經。

功能主治

順氣止痛,溫腎散寒。用於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痛經[2]

用法用量

3~9g。

注意質老、不呈紡錘狀的直根,不可供藥用。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蛙。

摘錄《中國藥典

禁忌人群

氣血虛而內熱者,雖有氣滯,亦當慎用。

獲得榮譽

2005年05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天台烏藥」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3]

2017年2月,天台烏藥入選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

2018年2月,天台烏藥正式入選新「浙八味」。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天台烏藥原產地域範圍以浙江省天台縣人民政府《關於天台烏藥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產區劃定的意見》(天政[2004]20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浙江省天台縣現轄行政區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