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央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央宗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出生 1963年5月
國籍 中國 西藏自治區
知名於 父女三人以放牧為生,守護着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

央宗 (1963年5月 - ) 女,藏族山南市玉麥鄉人,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村民。姐姐 卓嘎。 上世紀60年代以來,她和姐姐卓嘎在父親桑傑曲巴的影響和帶領下,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始終秉持「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放牧守邊是職責」的堅定信念,幾十年如一日以抵邊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着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的鄭重承諾,譜寫了愛國守邊的動人故事和時代讚歌。

201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表彰決定,授予卓嘎、央宗姐妹「時代楷模」稱號,在全國範圍宣傳了她們愛國守邊的先進事跡,號召全社會向她們學習。[1]

1988年-1996年任隆子縣玉麥鄉人民政府副鄉長,婦女代表大會主任,現任隆子縣玉麥鄉玉麥村村委委員,婦女主任。 30多年來,卓嘎央宗幾代人默默無聞、甘於奉獻,放牧守邊捍衛3644平方公里土地上一草一木,紮根祖國邊陲,執著堅守、用半個世紀凝鑄「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壯舉。

玉麥鄉地處祖國西南邊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間,桑傑曲巴家是這片土地上僅有的一戶人家。一個爸爸,兩個女兒,一棟房子,既是鄉政府,也是他們的家。

父親桑傑曲巴是個老民兵,放牧守邊34年,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倆在父親的帶領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來,父女三人以放牧為生,守護着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父親桑傑曲巴常對卓嘎和央宗說:「如果我們走了,這塊國土上就沒有人了!」這句話,兩個女兒記了一輩子。他們知道,守護土地,就是守護國家。

現在58歲的卓嘎,有三個女兒,56歲的央宗有一雙兒女,她們家庭生活美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為老共產黨員,卓嘎和央宗堅定不移的擁護共產黨,不信佛,不供佛,不參佛,她們的信仰就是共產黨。她們以牧代巡,足跡遍布玉麥的每一寸土地,依舊傳承着桑傑曲巴老人的愛國護國熱情。

頒獎詞:

日出高原,牛滿山坡;家在玉麥,國是中國。[2]

中國是老阿爸手中縫過的五星紅旗,中國是姐妹倆腳下離不開的土地。

高原隔不斷深情,冰雪鎖不斷春風。河的源頭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國。

人物榮譽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2017年10月2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忙裡抽空給年過半百的兩姐妹回信,並向倆人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感謝。

2018年3月1日,央宗和姐姐卓嘎一起當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2018年10月19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牧民卓嘎央宗姐妹重要回信精神,在回信發表一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卓嘎、央宗姐妹的先進事跡,授予她們「時代楷模」稱號。

2019年6月26日,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名單。

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敬業奉獻模範」。

2019年9月25日,卓嘎、央宗姐妹被評選為「最美奮鬥者」。

人物經歷

卓嘎、央宗姐妹成長生活的隆子縣玉麥鄉,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上世紀60年代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僅有父親桑傑曲巴和卓嘎、央宗姐妹一戶人家,被外界稱作「三人鄉」。她們在父親桑傑曲巴的影響和帶領下,始終秉持「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放牧守邊是職責」的堅定信念,幾十年如一日,守護着祖國的領土,譜寫了愛國守邊的動人故事和時代讚歌。

玉麥鄉地處祖國西南邊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間,桑傑曲巴家是這片土地上僅有的一戶人家。一個爸爸,兩個女兒,一棟房子,既是鄉政府,也是他們的家。

父親桑傑曲巴是個老民兵,放牧守邊34年,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倆在父親的帶領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來,父女三人以放牧為生,守護着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父親桑傑曲巴常對卓嘎和央宗說:「如果我們走了,這塊國土上就沒有人了!」這句話,兩個女兒記了一輩子。他們知道,守護土地,就是守護國家。[3]

近年來,隨着西藏邊境小康村建設的開展,如今的玉麥鄉有9戶32人,已是「人丁興旺」,建立起完備的鄉級基層組織,人煙稀少的廣袤土地也有了公安邊防部隊駐守。卓嘎、央宗姐妹從鄉領導崗位退下來,仍然心系邊防。越來越多的人守望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玉麥鄉方圓1976平方公里這片土地,他們都跟卓嘎和央宗兩姐妹一般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神聖責任感。

2017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忙裡抽空給年過半百的兩姐妹回信,並向倆人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感謝。,感謝長期為守邊固邊忠誠奉獻的同志,勉勵廣大農牧民群眾紮根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近一段時間,卓嘎、央宗姐妹的先進事跡集中宣傳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認為,卓嘎、央宗姐妹是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傑出代表,是「愛國守邊最美格桑花」。她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紮根雪域邊陲為國守邊的感人事跡,充分彰顯了共產黨員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有力弘揚了愛國奉獻精神,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大邊疆幹部群眾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爭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卓嘎、央宗姐妹「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她們先進事跡的短片,中宣部負責同志為卓嘎、央宗姐妹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章和榮譽證書。發布單位有關負責同志,首都各界幹部群眾代表參加發布儀式。

央宗的父親桑傑曲巴是個老民兵,放牧守邊34年,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倆在父親的帶領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來,父女三人以放牧為生,守護着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父親桑傑曲巴常對卓嘎和央宗說:「如果我們走了,這塊國土上就沒有人了!」這句話,兩個女兒記了一輩子。他們知道,守護土地,就是守護國家。[4]

家國情懷

從日拉雪山上極目遠眺,在雪線之下的牧場和原始森林包圍的山谷深處,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村落,那就是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

玉麥很大,大到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超過一些國家的面積;玉麥也很小,小到在過去50多年裡有34年,只生活着一家三口——卓嘎、央宗姐妹和她們的父親桑傑曲巴。然而,這裡的每一天,都有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卓嘎、央宗和家人堅守在這裡,用半個世紀凝鑄愛國愛家的壯舉。

2017年10月28日,習主席專門給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褒獎她們愛國守邊的行為,並「希望你們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紮根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習主席回信一周年前夕,記者翻越兩座海拔5000米的雪山,去探訪那兩朵絢爛的格桑花。

「只有人在,才能把家看好,這塊土地才能守得住」

新建藏式住宅上方、晝夜燈火通明的工地、因房屋重建臨時搭建的鐵皮房頂……在玉麥,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就是最絢麗的風景。

清晨,國旗迎着太陽冉冉升起,玉麥軍民高聲齊唱國歌。建築工地上,工人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眼前的一幕讓卓嘎和央宗眼眶濕潤,她們多麼希望時光能夠倒流,阿爸桑傑曲巴能夠看到這一幕——「看到在玉麥,國旗下匯聚這麼多的戍邊人,阿爸夢裡都會笑醒的!」

桑傑曲巴是忠誠的護旗手。

曾經,玉麥有幾十戶人家,人口達300多人。解放軍進藏之初,山外匪徒散布謠言,很多人受蠱惑離開了故土,只有桑傑曲巴等少數幾戶人家留了下來。守家不易。玉麥自然條件惡劣,半年雨半年雪,糧食需從山外運進。每一次,桑傑曲巴都要趕着氂牛,花上十幾天,翻越3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跨過陡峭山谷、穿越沼澤遍布的原始森林,才能把一點珍貴的青稞馱回玉麥。隨着山外生活越來越好,鄰居們紛紛內遷,再後來,卓嘎、央宗的阿媽病死在外出尋醫的氂牛背上,小妹妹也在暴風雪中夭折,全鄉只剩下父女三人。但桑傑曲巴始終堅信:「只有人在,才能把家看好,這塊土地才能守得住。」

家要守,日子卻不平靜。有一年夏天,一群荷槍實彈的外國士兵,把該國國旗插在了玉麥海拔5000多米的山頭上。桑傑曲巴被惹怒了,花了整整兩天時間,爬上雪山拔下了該國國旗。他還跑去外國士兵的設卡點抗議:「我的爺爺曾在這裡放牧,我的阿爸也在這裡放牧,我們現在還在這裡放牧,這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此後,在中國的土地上升起五星紅旗,成了桑傑曲巴不變的信念。

玉麥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下只有3個人。57歲的卓嘎記得,那天,阿爸開會回來,帶回了紅黃兩種顏色的布料。以為阿爸要縫新衣裳的姐妹倆興奮不已,天黑了也不肯上床,圍坐在阿爸身邊。伴着忽明忽暗的油燈,阿爸把紅布裁得方方正正,又從黃布上剪出五角星,一針一線縫在紅布上。第二天一早,紅旗升起在屋頂。阿爸讓姐妹倆記住:「這是國旗!有國旗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神聖領土!」

像這樣的國旗,桑傑曲巴一共縫了4面。此後放牧守邊,一家人走到哪裡,就把國旗帶到哪裡。

「這是祖輩生活的地方,更是祖國的土地,要看好守好」

卓嘎和央宗跟着父親,放牧巡邊的腳步遍及玉麥的土地。

卓嘎記得,父親常說,「那是我們的土地、國家的領土。總沒人去,就容易被別人侵占。我們常去轉一轉,他們就不敢來了!」到了冬天,一家人會特意把牲畜趕到玉麥南面的山谷里。央宗還記得,姐妹倆第一次跟隨父親去仁措嘎山口巡邏的情景。那是1982年冬天,一大早三人便帶上糌粑、酥油茶和燒水壺,穿着厚厚的棉大衣、膠鞋,迎着初升的太陽出發了。從家到山口的距離有40多公里,一路上山路蜿蜒,加之雪厚路滑,父女三人直到傍晚才抵達目的地。想要當天返回已不可能,他們只好在附近覓得一處山洞作為臨時休息點。洞外寒風呼嘯,一家人在洞裡生起火堆,輪流守護……這樣的經歷,在以後的日子裡,漸漸成為日常。

1988年,當了29年鄉長的桑傑曲巴老了,卓嘎接過阿爸的班。又過了幾年,卓嘎和央宗分別成了家,伴隨桑傑曲巴巡山的也換成了女婿巴桑和仁增晉美

2001年,玉麥鄉通往山外的公路通車了,卓嘎和央宗攙扶着阿爸乘車走出了大山,切身感受共產黨領導下的西藏翻天覆地的新變化。返回玉麥,父女三人啥都沒帶,只買了100面五星紅旗,每次放牧巡邊,就把國旗插到邊境線上。

也是那年冬天,桑傑曲巴走了。臨終前,老人將全家人叫到床前,交代:「這是祖輩生活的地方,更是祖國的土地,要看好守好……」

帶着父親的叮囑,卓嘎、央宗兩姐妹依舊帶着國旗,每天行走在放牧巡邊的山路上。

駐軍某連中士吳江得向記者講述了兩姐妹對國旗的深情:2013年夏天,卓嘎、央宗姐妹倆隨官兵一起對某山口例行巡邏。在邊境線上,卓嘎扛着國旗一步步爬上山頂,突然一陣狂風吹來,旗杆上的國旗被大風捲走,央宗當即順着河道追趕。追着追着,腳下一滑,跌入湍急的河水中,官兵追了近百米才將她救起。被凍得瑟瑟發抖的央宗不顧腿上傷口血流不止,把國旗緊緊抱在胸前:「國旗在,家就在。」

因為愛這面旗,兩姐妹對護旗人也格外情深。承擔這一片區巡邏值勤任務的官兵都知道,卓嘎、央宗的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官兵巡邏歸來借住玉麥,卓嘎和央宗總是把自己家騰出來給官兵住。雨季,怕一身雨水泥水的官兵受凍着涼,姐妹倆就把自家柴火拿出來,給官兵烤火取暖,並給大家倒上熱騰騰的酥油茶。

西藏軍區邊防某部營長余剛至今念念不忘,2001年初冬,他和戰友奉命到玉麥執行任務,卓嘎、央宗姐妹倆帶着鄉親定期給執勤官兵送土豆、牛肉等食物。其實,當時已大雪封山,鄉親們自己的物資也十分有限,而且執勤點距鄉里有十多里地,積雪又厚,來回一趟需要2個多小時。可無論官兵如何推辭,隔幾天,部隊宿營點上總會出現姐妹倆笑容可掬的臉。

「我們要讓鄉親們一來就懂得這個亘古不變的道理:家是玉麥,國是中國」

「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家的平安。」玉麥鄉黨委書記達娃深有感觸地說:「習主席的這些話字字烙在我們的心坎上,玉麥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好,與卓嘎、央宗姐妹一家人扛着國旗放牧守邊密不可分。」達娃書記自豪地介紹,在卓嘎姐妹的帶動下,如今鄉里無論工作人員還是牧民,人人都是義務巡邊員,放牧、巡邊、守邊已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這兩年,達娃他們先後6次翻越平均海拔4700米的大小山口13個,徒步進入無人區,用雙腳丈量了實際邊境線,繪製了「玉麥鄉邊境無人區里程圖」。

入冬前的一次巡山。

這天晨風破曉,卓嘎和央宗就忙着給家人做好早點,幫他們檢查物資。鄉里陸續升起炊煙,各家各戶燒火做飯,做好了出征準備。

桑傑曲巴傳下來的巡邏背囊,前些年交到了大女婿巴桑手裡,如今背到索朗頓珠肩上。索朗頓珠是央宗的兒子,也是玉麥走出的第一位大學生。

大學畢業前,索朗頓珠曾在四川找到一份滑雪教練的工作,收入可觀。沒想到阿媽打來電話:「你忘記波啦(外公)的話了嗎?『鳥老了,要歸巢;人老了,要回家』,我們這代人終究也會老,守衛玉麥這片國土的責任要落在你們這代人肩上了!」於是,索朗頓珠回鄉了,還加入了玉麥民兵班,穿上迷彩服,繼續行走在祖輩用鐵腳板丈量的邊防線上。

索朗頓珠告訴記者:「玉麥緊鄰著名的扎日神山,山美、水美、林美。我不僅要放好牧守好邊,還要讓更多人到玉麥來看看,給他們講講波啦(外公)的故事,講講阿媽的故事。我們努力將玉麥建設得更美麗,繁榮邊關穩固邊防!」

旭日東升,在習主席回信的巨幅宣傳欄下,索朗頓珠與達娃書記加入駐軍巡邏分隊踏上征程。

回到家中,即將赴京參加活動的央宗打開柜子,指着裡面一疊嶄新的國旗叮囑老伴:10月28日,是習主席回信一周年。姐妹倆提前準備了這些國旗,作為送給遷入玉麥入住新居的鄉親們的禮物。央宗說:「我們要讓鄉親們一來就懂得這個亘古不變的道理:家是玉麥,國是中國!」[5](張和芸 晏良)

家鄉現狀

2017年10月28日,位於祖國西南邊陲全國人口最少的鄉——玉麥鄉沸騰了!習近平總書記為鄉里的卓嘎、央宗姐妹倆回信,信中說,希望你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這是我們永生難忘的一天!」說起總書記一年前的回信,卓嘎、央宗姐妹倆至今激動不已,總書記的囑託是玉麥鄉幹部群眾守護和建設家園的磅礴動力,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着歷史性的變化,玉麥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守望國土後繼有人

從西藏首府拉薩出發,往東南方向行走,約400公里到山南地區隆子縣。從縣城再走197公里,經斗玉鄉,順蜿蜒而上的土路,翻過海拔4627米的日拉山山口,在繚繞的雲霧中,看到幾棟藍頂藏式小屋和靜靜流淌的玉麥河,這才來到玉麥鄉。

1990年之前,偌大的一個玉麥鄉,只有卓嘎、央宗和她們的父親桑傑曲巴在此居住,是名副其實的三人鄉。父親是鄉長,他們的家是鄉政府。

這裡每年260多天下雨雪,雨水太過充沛,長不出一粒青稞。每年11月起大雪封山,直到來年6月,都出不去進不來。因為生活不便等原因,不少人家搬走了。年少時,卓嘎、央宗姐妹和弟弟多次央求阿爸:「我們也到山外去吧!」但父親總是會嚴厲地說:「這裡是祖國的土地,我們走了,就沒有人守護了!」

就這樣,父親的責任與擔當、執着與堅守,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卓嘎、央宗姐妹,她倆從小跟着父親一起放牧、巡山,每次出去都是一袋熟土豆,一把開山刀,一走就是兩三天。守家護邊看似簡單,可是只有一戶人的家鄉是悽美的,生活是艱苦的。多年來,桑傑曲巴一家始終牢牢扎在祖國的這片國土上。父女兩代人一個世紀的堅守,兌現着對家的熱愛和對祖國的忠誠。

桑傑曲巴2001年去世,卓嘎今年也已經58歲了,姐妹倆已難當巡山的重任。令她們欣慰的是,央宗的兒子索朗頓珠在親人的言傳身教下,漸漸明白了父輩堅守的意義。作為玉麥鄉歷史上第一位大學生,2017年索朗頓珠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到玉麥成為一名公務員。索朗頓珠說:「父輩們是不拿槍的戰士,我願意像他們一樣,將守家護邊的理念傳遞下去。」

孤島不再孤獨

玉麥鄉景色宜人,滿山青翠,讓人心曠神怡,林下資源十分豐富。不過對於當了29年鄉長的桑傑曲巴來說,這一切也只是「孤芳自賞」。

採購生活物資,要牽着馬匹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山到隆子縣城,就算是年輕力壯的小伙兒,徒步都需要七八個小時。數十年與世隔絕的日子,使通上公路成為桑傑曲巴心中最大的夢想。

隨着國家加大對邊境地區的建設和投資扶持力度,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撥專款修建通往玉麥的公路。2001年9月,玉麥通往山外的公路終於修通了。當第一輛車開進玉麥時,桑傑曲巴激動地為這台「鐵氂牛」獻上了哈達,當年,他沿着這條公路去了一趟拉薩。

這一年,77歲的老鄉長離開了他深愛的土地。臨走前,老人對女兒說:「玉麥的發展才剛剛開始,祖國一草一木要看護好。」

公路通了,玉麥的變化加快了,全鄉由原來的一戶人家發展到9戶32人,擁有7台車輛,4戶人家開起了餐館和家庭旅館,鄉民手編的竹器、藤鐲在山外的市場成為搶手貨。

隨着國家實施固邊富民戰略,2011年玉麥鄉原來的砂石路進行改擴建,交通更加便利,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到2011年年底,玉麥人均收入過萬元,成功實現脫貧。

玉麥鄉歷史上從來沒出過大學生。卓嘎、央宗姐妹也沒有接受過教育。如今,玉麥的新一代中已經有12名在校生,另有4人在外地上大學。

近幾年,卓嘎、央宗姐妹倆的收入大幅增長。她們既可以享受到邊民補貼、生態公益林補償金、草場補貼,又有在村里工作的工資,鄉里還給她們的家人提供工作崗位。

「去年底,玉麥鄉人均年收入達到5.58萬餘元,遠超全區平均水平,其中政策性收入占30%以上。」玉麥鄉黨支部書記達娃說,「隨着商品流通量加大,群眾經營性收入、牧業收入、運輸收入、手工藝收入還會進一步增加,群眾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央宗說,「我們說的話總書記都能聽到,玉麥不再是孤島,我們守邊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了。」

三人鄉加速蛻變

今年10月,又有47戶人家搬遷至玉麥鄉,加入護家守邊隊伍中,全鄉戶數達到56戶。一幢幢嶄新的民居矗立在邊陲,曾經長不出青稞小麥的土地上蓋起了一座座蔬菜大棚,溫暖的陽光房驅走了寒冷與潮濕。

根據規劃,玉麥鄉正在建設有一定規模的生態文明小康示範鄉。「總投資近8000萬元,路水電房都要改造,真正達到小康標準。」達娃說,人口多,生產生活半徑就會增大,這片國土就會守得越來越好。

如今,玉麥鄉所有人家都實現了互聯網全覆蓋,鄉里的4個家庭旅館和4個小賣部都能使用電子支付。接下來,鄉里將併入國家大電網,告別依靠小水電站用電的歷史。進入玉麥鄉的三級公路竣工後,玉麥每年的封山期將縮短為3到4個月。

目前,全鄉農牧民群眾均按政策標準享受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農牧區合作醫療等惠民政策。全鄉農牧民收入中,包括各種政策性收入:普惠性邊民補助、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以及護邊聯防隊員、邊防輔警、村醫、獸醫等補助或待遇。再加上畜牧業、旅遊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產業,玉麥鄉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總書記牽掛着鄉親們的生活。「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麥這個曾經的三人鄉,一定能建成幸福、美麗的小康鄉,鄉親們的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紅火!」達娃說。[6](記者 尕瑪多吉)

視頻

《感動中國》2017 卓嘎、央宗

時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

《我的喜馬拉雅》以「時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與父親兩代人愛國守邊的

參考資料

  1. 央宗簡介
  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卓嘎和央宗) 豆掰小組,發布時間; 2018-09-04 14:41:39
  3. 感動中國2017候選人物——卓嘎和央宗 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7年12月21日 15:05
  4. 中宣部授予卓嘎、央宗姐妹「時代楷模」稱號新華社,發布時間;18-10-1912:07
  5. 格桑花開沐朝陽 解放軍報,發布時間;2018-11-13
  6. 守望國土 建設家園 光明日報,發布時間;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