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好雨知時節(梁德榮)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好雨知時節》中國當代作家梁德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好雨知時節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紅火熱鬧的春節剛過,「雨水」這兩個濕漉漉的漢字也緊趕慢趕地出現在人們面前。此時,春天正在萌動,雖然北方仍是春寒料峭的感覺,但南方已是陽光燦爛,繁花似錦,千紅萬紫,春意盎然,滿眼都是秀美風景。

關於雨水,我們的古人是這樣記載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用現代語言解釋,就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逸周書》中也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的記載。事實上,當太陽黃經達330度時,雨水就會在每年的公曆2月18-20日準時來到,此時,人們的感受非常明顯: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這段時間取名為雨水,無疑是十分準確而形象的。

雨水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雨水時節,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後氣溫大致可升至零度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而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則是另一番景象:桃李含苞,櫻桃花開,百花盛放,此時嫁接果木,植樹造林,也正是時候。

古人十分重視雨水這個節氣,創造出許多有關雨水的諺語,如根據雨雪來預測後期天氣的,有「雨水有雨百日陰」「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等,到今天仍然適用。還有根據冷暖來預測後期天氣的,如「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還有根據風來預測後期天氣的,如「雨水東風起,伏天必有雨」等等。雨水節氣的天氣特點還與農事息息相關,會對作物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於是,農諺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農民們根據天氣特點,在雨水期間對小麥等進行除草和施肥,清溝埋墒,為排水防漬做好準備,用辛勤的勞動贏得將來的好收成。

古代詩人們喜歡「雨水」這個詞,於是,流傳下來的有關雨水的詩詞也特別多,如陸游的「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已成為千古名句。而齊己的「城裡無閒處,卻尋城外行。田園經雨水,鄉國憶桑耕」,活畫出一幅詩人尋春圖。王冕的「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輪蹄。濕氣連山暗,孤梅近竹低」,對節氣特點的描寫十分貼切而形象。對現代人來說,春天的雨水總是溫暖而多情的,春雨滋潤出無數紅男綠女的痴情愛戀,讓愛情種子生根發芽。蕭蕭春雨伴隨冰雪融化、春風拂面、陽光溫和的日子,正向滿懷希望的人們走來。

在春雨淅瀝的季節,讓我們共同迎接燦爛春光的到來。[1]

作者簡介

梁德榮,筆名劉念、劉一念。祖籍福建武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