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為什麼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如何讀為什麼讀》,[美國] 哈羅德.布魯姆 著,黃燦然 譯,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成立於1988年,前身是江蘇人民出版社《譯林》編輯部。譯林出版社主要出版面向海外的外文版圖書[1]、外語工具書、外語學習教材及學習輔導讀物、外國文學作品及外國社科著作、外國文學及語言研究論著等。擁有英、法、德、俄、日等語種較強的編輯力量[2]和年富力強的高水準翻譯隊伍。
內容簡介
布魯姆這位閱讀大師、智慧老人、經典的經典讀者,為我們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談論他從童年到晚年喜愛的詩、小說、戲劇。本書可以說是《西方正典》的互補版,已讀過《西方正典》的讀者,可在這裡再探索和再發現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魯姆的批評能量;初次接觸布魯姆的讀者,則可從這裡開始,踏上尋訪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作者介紹
哈羅德·布魯姆(1930—2019):當代美國極富影響的文學理論家、批評家。曾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和哈佛大學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詩歌批評、理論批評和宗教批評,代表作有《影響的焦慮》(1973)、《誤讀之圖》(1975)、《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亞:人的發明》(1998)等,被譽為「西方傳統中極有天賦、極有原創性和極有煸動性的一位文學批評家」。
目錄
前言
序曲:為什麼讀?
短篇小說
導言
伊萬·屠格涅夫
安東·契訶夫
居伊·德·莫泊桑
歐內斯特·海明威
弗蘭納里·奧康納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托馬索·蘭多爾菲
伊塔洛·卡爾維諾
結語
詩
豪斯曼、布萊克、蘭多和丁尼生
羅伯特·勃朗寧
沃爾特·惠特曼
狄金森、勃朗特、民謠和《湯姆·奧貝德蘭》
威廉·莎士比亞
約翰·彌爾頓
威廉·華茲華斯
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
雪萊和濟慈
結語
長篇小說(Ⅰ)
導言
米格爾·德·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司湯達:《帕爾馬修道院》
簡·奧斯汀:《愛瑪》
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
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畫像》
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托馬斯·曼:《魔山》
結語
戲劇
導言
威廉·莎士比亞:《啥姆雷特》
亨利克·易卜生:《海達?高布樂》
奧斯卡·王爾德:《認真的重要》
結語
長篇小說(Ⅱ)
赫爾曼·梅爾維爾:《白鯨》
威廉·福克納:《我彌留之際》
納撒尼爾·韋斯特:《寂寞芳心小姐》
托馬斯·品欽:《拍賣第四十九批》
科馬克·麥卡錫:《,血色子午線》
拉爾夫·艾里森:《看不見的人》
托妮·莫里森:《所羅門之歌》
結語
尾聲: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