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伯溫故里《授經圖》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威戰》側重闡述理兵從嚴的重要性,《威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本篇引自《尚書·胤政篇》的「威克厥愛允濟」一語,意思是,從嚴要求(威)勝過(克)偏愛放任(厥愛),事情就能成功(允濟)。軍隊打勝仗靠強大的戰鬥力,而強大的戰鬥力,是靠將帥平時對士卒的關心愛護和嚴格管理訓練出來的。所以,對部隊正確實施恩威並重的管理原則,歷來是將帥治軍所強調的重要問題。

原文

凡與敵戰,士卒前進而不敢退後,是畏我而不畏敵也。若敢退而不敢進者,是畏敵而不畏我也。將使士卒赴湯蹈火而不違者,是威嚴使然也。法曰:「威克厥愛允濟。」①

春秋齊景公時,晉伐阿、鄄②,而燕侵河上③,齊師敗績。〔景公患之〕。晏嬰乃薦田穰苴④,曰:「穰苴雖田氏庶孽⑤,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願君試之。」景公乃召穰苴,與語兵事,大悅之,以為將軍,將兵捍燕、晉之師。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親,人微權輕,願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軍,乃可。」於是,景公許之,使莊賈⑥往。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旦日日中會軍門。」穰苴先馳至軍中,立表下漏⑦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穰苴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賈乃至。穰苴曰:「何為後期?」賈對曰:「不佞⑧,大夫親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約束則忘其親,援桴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士卒暴露於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垂於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對曰:「當斬。」賈懼,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既往,未及返,於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三軍皆震慄。久之,景公遣使持節救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問軍正曰:「軍中不馳,今使者云何?」對曰:「當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之。」乃殺其仆、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徇三軍。遣使者還報,然後行事。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藥、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以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後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渡河而解。於是,穰苴乃率眾追擊之,遂取所亡邦內故境,率兵而歸。

注釋

①威克厥愛允濟:語出《尚書·胤政篇》。

②鄄(juàn):史載原作「甄」,《百戰奇法》原作者援引時因避諱宋仁宗嫌名(「禎」)而改「甄」為「鄄」。鄄,今山東鄄城北。

③河上:指黃河南岸之滄、德二州北界。

④田穰苴:春秋齊國人,本姓田,為大司馬,故又稱司馬穰苴,善於治軍,深通兵法。

⑤庶孽:即庶子,舊時指妾所生之子。

⑥莊賈:春秋齊國大夫,景公之寵臣。

⑦立表下漏:謂立標竿以測日影,設漏壺以記時間。表,古代測日影時所立的標竿;漏,古代記時用的漏壺。

⑧不佞:猶言「不才」,自謙之詞。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2]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3]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4]」。

視頻

威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劉基簡介,文學360
  3. 悲劇性結局,朱元璋第一謀臣劉基為何被毒死,人民網,2006-11-10
  4. 明初詩文三大家,中華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