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過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孫過庭(648年—703年9月),字虔禮,自稱吳郡人,一說富陽(今杭州市富陽區)人(漢及三國時富陽屬吳郡),一說陳留人。歷任右衛胄曹參軍、率府錄事參軍,陳子昂為他撰寫墓志銘:「四十見君,遭讒慝之議」,說他很有才華,並有大志,但生平不得意。因暴病於洛陽植業里客捨去世。
人物成就
孫過庭擅長書法,工楷書、行書和草書,尤其是他的草書學習王羲之,筆法精熟,在唐代首屈一指,唐高宗曾經評價他「過庭小字足以迷亂羲、獻」;陳子昂為他寫的墓志銘說:「元常既歿,墨妙不傳,君之遺翰,曠代同仙」,把他比作鍾繇;唐代的《續書評》提到他:「過庭草書如懸崖絕壑, 筆勢勁健」;宋代的《宣和書譜》說他:「得名翰墨,間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
他的傳世作品為垂拱三年(公元687年)自己親自書寫創作的《書譜》,原為兩卷,傳到明代時被嚴嵩裝訂為一卷,後被清宮收藏,並作為書法理論著作收入《四庫全書》,原本現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另外有傳為他書寫的草書《千字文》,是後世的仿本,現藏於中國遼寧博物館。
孫過庭不僅是書法家,還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書法理論家,為中國的書法理論奠定了基本框架。他認為書法內容是隨着時代而興起的,形式是因為世俗而變化的。他主張書法風格應融合各種風格兼取其長。從哲學角度分析了書法創作的變易關係。
孫過庭草書中的許多字都成為現在漢字簡化的楷模,例如孙,书,谱,际,继,等簡化字都是孫過庭創造的。
藝術特點
細觀《書譜》墨跡,孫過庭既得二王筆法的真諦,又有所發揚、創新。全篇開始一段用筆沉穩。速去援來,應規入矩,就象交響曲的引子,意和氣平;中間寫得興起,筆勢漸轉放縱,點畫相連,鈎環牽引;到了後段,隨逸興遄飛而達到高潮,只見筆下生風,波詭雲譎,盡情揮灑。首尾三千餘言,高潮迭起一氣呵成,真是「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達到了「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化境孫過庭書孫過庭書(3張)。看《書譜》的用筆,流暢婉轉中極富變化,「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映帶俯仰,氣脈貫通。筆端或輕如蟬翼,或重若崩雲,剛中顯柔,柔中寓剛,飛動輕繼,意趣盎然。《書譜》筆法雖源於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為雋拔剛斷、富於變化。最具有特點的是橫劃、長點捺,先頓筆重按,後順筆出鋒,使一筆中陡然出現兩種變化,波瀾跌宕,神采頓生。右環轉下作弧筆時,筆畫末端由精轉而出細鋒,鋒芒咄咄,精神外耀,宛如瀑布突然受阻,流水變細,從岩隙中急轉而出。藏鋒、露鋒、中鋒、側鋒,無拘無束,自然揮灑。其筆法、意趣、氣韻頗近陸機《平復帖》和王羲之《寒切帖》、《遠宦貼》,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着,婀娜愈剛健」。《書譜》的墨色亦燥潤參差,前半段以取妍,溫雅流美;後半段燥筆居多,「若柘槎架險,巨石當路」。其結構雖以平正為基調,但疏密聚散得宜,寬窄伸縮有致,在參差錯落的章法中,更見渾然天成之妙。千百年來,《書譜》博得了眾多書家的讚嘆和推崇,其中以孫承澤說得最為公允,他說:「唐初諸人無一人不摹右軍,然皆有蹊徑可尋。孫虔禮之《書譜》,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無意求合,而無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作品爭議
孫過庭這一人物可是一個謎。儘管他給後世留下了不朽的《書譜》;但作為官員的孫過庭地位不高,在新舊兩《唐書》中似乎也沒有傳記。也只有孫過庭同時代的文學家陳子昂所撰的《孫君墓志銘》和《祭孫錄事文》中有關於他的約略記載。另外,唐天寶年間成書的《述書賦》「竇蒙注」和張懷瓘《書斷》中,亦存孫過庭相關的載錄。但是,這些記錄和後世北宋《宣和書譜》里所書事跡不盡相同,間存異處。[1]
視頻
書法技法:草書(上部) 孫過庭《書譜》_高清
參考來源
- ↑ 解密孫過庭《書譜》十大謎團 ,華夏收藏網, 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