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孝行天下(郭進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孝行天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孝行天下》中國當代作家郭進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孝行天下

【報告文學】郭進拴|孝行天下——深切緬懷馮振德老先生

巍巍嵩岳大雪漫天一片孝白同祭孝賢文化奠基人

滔滔黃河淚雨奔流如泣如訴慟哭大善大德馮振德

足跡踏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考核授匾孝賢節連續舉辦十七屆

天下孝賢感恩戴德失聲慟哭孝賢文化奠基人中嶽首善馮振德

驚悉馮振德老先生因病於2023年12月11日23時16分去世,頓時猶如晴天霹靂,我一下子驚得目瞪口呆。我懷疑是自己耳朵出了問題——聽錯了。是啊!像馮振德老先生這樣的好人怎麼會死呢?

我不願意接受這令人痛心的事實! 連日來,我淚如泉湧,悲痛萬分,真是一曲衷腸淒風悲,滿腔血淚寒天哀啊!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初年,周公測日影、驗四時就確定嵩山地區是天心地膽所在的「天下之中」,所以,嵩山所在地登封自古就被稱為「天中」。

2010年8月1日,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式把登封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自此,登封或嵩山地區的雅稱「天中」,更是叫響世界。

「天中孝星」,就意味着是嵩山地區的孝道明星,或者是天地中央的孝道巨星。這是何等氣派的一個美稱啊!咱即便不是歷史學家,也知道,在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里皇帝就有兩個:舜帝和漢景帝:大聖人孔子的弟子也有幾個:曾子、子路和閔損。還從來沒有聽說誰是某某地方「孝星」呢。初次聽到張延芳主席以「天中孝星」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心中大惑,還真是很想見識見識這位「天中孝星」——馮振德書記。

通過多方了解,這位馮書記的真容才逐漸展現於眼前……

「全國十佳孝賢評選」——

一個農民辦起來的國際性大節;

一個老人辦起來的國際性大節;

一個關於孝文化的國際性大節;

一個連續舉辦了17年的國際性大節……

名不見經傳的馮振德便是這個評選活動的發起者和堅守者。「天中孝星」不是馮振德自封的,而是國內「孝」文化圈裡叫出來的。

十萬里訪孝賢

天地之中,人傑地靈。2020年金秋十月,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來自全國各地的賓朋在嵩山歡聚一堂,隆重舉行第七屆中國嵩山國際孝文化節暨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活動。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千百年來。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不息,廣大無止。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倡樹孝賢文明,促進家庭和順,民族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遵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委會評定出了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國際孝星、十佳孝賢模範單位及十佳孝賢模範家庭。

上午9點30分,伴隨着鑼鼓與嗩吶聲,獲得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的13位嘉賓依次步入會場。道路兩旁,是身穿紅色校服的塔溝武校學生,他們對一眾與會嘉賓報以熱烈的掌聲,表達出誠摯的歡迎。在塔溝武校二號演武場,嘉賓們共同觀看了師生們精心籌備的萬人武術匯演。

上午10點整,頒獎典禮在全體人員共唱的國歌聲中隆重開啟。

全國十佳孝賢評選活動組委會執行主任、鄭州少林塔溝教育集團董事長劉海欽致歡迎辭。他講到:「千百年來,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不息,廣大無止。經過十個月的深入調研、典型推薦、考察審核,已評定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國際孝星、模範單位和孝賢家庭共13位,他們的事跡可表可彰,可歌可泣。在這裡舉行頒獎大會,為他們頒發金匾,樹碑永銘,願他們的至美德行傳送五湖四海,願他們的孝行賢舉萬古流芳」。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也在大會上致辭,向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多年的努力表達由衷地感謝。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榮譽主任、河南省孝文化促進會會長張富嶺宣讀了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名單。

第七屆中國嵩山國際孝文化節暨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典禮以視頻的形式向與會來賓及塔溝武校學生再現了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模範代表們的孝行善舉,塔溝武校冠軍隊員分別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國際孝星、模範單位和孝賢家庭等13位模範代表頒發金字木匾、獎盃和證書。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代表宋瑞上台發言,與同學們分享孝道文化和先進事跡。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領導上前共揭「至德紀念碑」,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國際孝星、模範單位和孝賢家庭等13位模範代表的姓名被刻入紀念碑,流芳傳承。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常務主任馮振德做總結講話,大會在全體與會人員共唱的《歌唱祖國》歌聲中圓滿閉幕。

馮振德書記為弘揚孝道事業默默無聞、奉獻自己的一切。花白的頭髮,臉上的皺紋向我們訴說着這位時年76歲老人身上的故事。為了訪孝賢表彰孝賢,他每年行程十萬里,但他自己卻說,只要訪到好孝賢再苦再累也值得。2020年受疫情影響,在自家企業效益很差,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他租地種紅薯,加工芥菜絲,用於孝賢表彰活動,他的大愛大舍大義大孝精神,感天動地。

2020年11月14日下午,他趕到機場準備去貴州為孝賢許明忠授匾,因出現身體不適,張延芳主席勸他回去休息,不要去貴州,結果在返回登封的路上突發腦梗並出現休克,後經及時搶救,轉危為安,為了更好治療,轉到河南省人民醫院,讓我們共同祈禱祝願馮書記早日康復!大德之人天必佑之!

孝行天下,天下行孝!感恩馮書記幾十年如一日的弘揚孝道文化!為弘揚孝道文化身體力行!為傳承孝道文化慷慨解囊奉獻大愛!為傳播孝道能量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嘔心瀝血!不辭辛勞!十七年來編織一張弘揚孝道文化的宏偉藍圖遍及國內外!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這是無私的大愛!這是神聖的偉業!

記得馮振德書記和張延芳主席說過同樣的一句話讓我銘記在心:孝行天下,天下行孝,為祖國排憂!替天下兒女盡孝!這是多麼崇高的大愛!這是天下最好的好人!最敬愛的人!

為全國十佳孝賢張世偉授匾走進安徽臨泉

2020年10月21日上午11點,我有幸與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常務主任馮振德,張延芳主席一行五人驅車來到安徽省阜陽市瓦店鎮侯莊村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張世偉授匾。侯莊村小學軍樂隊歡迎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的到來。授匾儀式由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榮譽主任張延芳主持;瓦店鎮侯莊村黨支部書記致歡迎辭;馮振德書記、執行主任郭進栓為張世偉授金字木匾和獎盃。

組委會的頒獎詞是: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持之以恆的奉獻;沒有振聾發聵的豪言,只有讓愛回家的善舉!

孝賢張世偉發言,他說: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祖國護佑之恩,感恩「讓愛回家」志願者的支持和鼓勵之恩,我將更加努力,「讓愛回家」盛開在祖國各地,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讓愛回家」臨泉縣誌願者代表發言,江西贛州「讓愛回家」志願者也專程趕來參加授匾儀式。

一個人的善是小善,帶動大家一起來行善,才是大善。「讓愛回家」、善行天下,孝賢至德、永遠留芳!

為全國十佳孝賢授張珂授匾走進山東官場村

2020年10月22日,我與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馮振德一行五人來到山東濟南市萊蕪區官場村,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村黨支部書記張珂授匾。

適逢官場村第五屆孝德文化節暨千老慶重陽公益活動的隆重舉辦,為授匾活動增添了節日的氣氛。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了活動的序幕。張珂書記為官場村第五屆孝德文化節的舉辦暨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的到來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

馮振德書記、榮譽主任張延芳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官場村黨支部書記張珂授「孝賢至德」金字木匾及獎盃和榮譽證書。馮振德書記並圍繞講黨性、講政治、講「孝」道,做了精彩的演講。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孝文化傳播委員會呂明晰主任親自到會,並給大家帶來一堂生動的傳統文化報告。他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有高度、接地氣的講話贏來陣陣掌聲。

官場村的幼兒園小朋友及中老年群眾為孝德文化節表演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讓大家享受文化的盛宴。

為老人洗腳場面宏大感人,當兒女們跪在父母面前,為老人洗腳,才發現老人腳底的老繭,以前老人的腳也和我們得一樣又柔又軟,可隨着歲月的推移,伴着他們一天天一年年的辛苦勞動,慢慢地,他們的腳變硬了變老了,老人為我們付出了多少無私的愛啊!而我們又為老人付出了多少?

一場別開生面的孝道教育震撼了所有在場的人。官場村的兒女們為300多位父母行三叩九拜大禮,四代人親臨會場,既敬老又教小,場面感人,觸景生情令在場的人熱淚盈眶。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知感恩,我們人更應該知恩感恩報恩,世上唯一不能等的是盡孝!孝敬父母如敬天,誰知孝能感動天!

千老歡慶度重陽,孝親敬老餃子宴開始了。志願者把餃子擺成「孝行天下」「幸福官場」的美麗圖案,充分展示了孝文化在官場村深入人心,建設中華孝德文化標杆村讓村民提升了幸福指數,助推了鄉村振興。

呂明晰主任、張珂書記、張延芳及來賓給老人送上熱騰騰的餃子。吃着香噴噴的餃子,村里志願者又為老人扭起了歡快的秧歌,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老百姓開心地吃着餃子、笑着唱着,真象活神仙。一位老人告訴我們說:現在的生活真是比蜜甜,感恩共產黨,感恩村裡有個好帶頭人。這就是官場村老百姓的心聲。

官場村以打造中華孝德文化標杆基地為使命,真正將「宣孝」、「學孝」、「倡孝」、「行孝」、「評孝」落到實處,發動農民廣泛參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和認可,取得了寶貴的經驗。必將會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基層社區向官場村學習,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千家萬戶,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凝聚正能量!

南京佑康家園為國際孝星吳治歐、十佳孝賢項宗平授匾

2020年10月23日上午,我與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常務主任馮振德一行五人來到南京佑康家園為第七屆國際孝星吳治歐、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項宗平授匾。因吳治歐在國外,特委託在佑康家園為其授匾。授匾儀式由原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左自武處長主持。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常務主任馮振德、榮譽主任張延芳、執行主任郭進拴等參加授匾。南京鼓樓區殘聯、中華門街道辦事處、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總會常務理事、上合(上海)經濟發展集團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冰辛、江蘇凝克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桂榮、南京電視台、佑康家園的家人、家委會成員及社會各界親朋好友一百餘人參加了授匾儀式。

授匾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大家首先觀看了全國第七屆國際孝文化節和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盛況。並為國際孝星吳治歐、第十七屆十佳孝賢項宗平授匾。

組委會給國際孝星吳治歐的頒獎詞是:以華文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用赤子之情,傳播中華文化,身在美利堅,心是中國心。

組委會給佑康家園創辦人項宗平的頒獎詞是:慈,發於心,善,始於行,孝養父母身心,大孝奉獻社會,用愛撐起一片天,殘障人員俱歡顏!

蔣昆老師發表參會感言。他說:我是代替國際孝星吳治歐第一次參加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看到幾萬人參加的會場很震撼,聽了孝賢事跡讓自己心靈得到淨化,特別是76歲的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馮振德書記17年如一日弘揚孝道的精神和為之付出的心血令人感動,感謝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搭建了一個學習、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平台。

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項宗平發表獲獎感言,她說:非常感謝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給我這個珍貴的榮譽,我要把這個榮譽化作前進的動力,不忘使命,為殘障人員家庭分憂、為黨和政府分憂,繼續努力辦好佑康家園,把殘障人康復事業做得更好!

佑康家園的家人把自己用心做的花籃獻給馮書記,並表演手語舞《謝謝您》,表達對創辦人項宗平及社會各界的關愛感激之情。殘障人員表演的非洲鼓,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佑康家園家委會的家長親自為授匾儀式獻上自編舞蹈《漫步人生路》。一群特殊的群體展示自己身殘志堅的書法,這是愛的奉獻換來的人間的奇蹟。一首《感恩的心》,道出所有殘障人員的心聲……

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總會常務理事、上合(上海)經濟發展集團南京有限公司於冰辛董事長發表感言。他說:看了孝賢頒獎盛況沒想到孝賢大會辦得這麼好,聽了孝賢事跡沒想到做得這麼好,目睹了殘障人員表演的節目沒想到在佑康家園康復得這麼好。作為一個企業家,一定為弘揚孝賢事業、為殘障人員康復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江蘇凝克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桂榮江代表來賓發言,她說:我今年有幸參加了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收穫很大,孝賢事跡感人,大會舉辦的規格高規模大,我們要向孝賢學習,祝願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越辦越好!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全體起立共同唱響《歌唱祖國》,歌聲迴蕩在佑康家園,震撼着所有參會人員的心,祝願佑康家園更上一層樓!

為全國十佳孝賢張繼強授匾

2020年10月26日,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常務主任馮振德、榮譽主任張延芳、執行主任郭進拴等一行五人來到北京,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張繼強授匾。第七屆全國十佳孝賢、東西方藝術家協會主席婁德平,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榮譽主任、聯合國之最和諧理事會會長張愛國及孝賢親友、學生等五十餘人參加授匾活動。

授匾儀式在張繼強國際藝術中心舉行,張繼強是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協會副主席、中華國學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美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美國中國畫學會名譽副會長。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榮譽主任張延芳主持授匾儀式。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榮譽主任、聯合國之最和諧理事會會長張愛國致歡迎辭。馮振德書記、婁德平主席、全張愛國主任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張繼強授「孝賢至德」金字木匾和獎盃及證書。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給張繼強的頒獎詞是:您陪我長大,我陪您終老,孝親敬老,事無巨細,熱心公益,不計名利,父母的好兒子,人民的藝術家。

張繼強發表獲獎感言。他說:感謝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授予我如此崇高的榮譽,深感無上光榮。孝敬老人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義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講話中,倡導大力宣傳中華孝道文化,它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讓我們每個人都懷着感恩的心,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愛老、敬老、弘孝、行孝的隊伍中來,從我做起,讓中華美德代代相傳!

全國第七屆十佳孝賢、東西方藝術家協會主席婁德平代表來賓發言。馮振德書記總結講話,他介紹了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十七年的弘孝歷程,講述了第十七屆孝賢的感人事跡,對張繼強每年抽出四個月回山東老家孝養父母的孝行給予稱讚。馮書記的講話讓大家提升了對孝文化的認識,引發了大家的共鳴,獲得高度讚揚。

弘孝、行孝的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願全國十佳孝賢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群策群力,共築輝煌!

為全國十佳孝賢李麗珠授匾走進太原

2020年10月26日下午,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一行從北京驅車500多公里風塵僕僕於晚上八點多趕到山西太原,第十六屆全國十佳孝賢、十五大黨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太原雙合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光晉專程趕到太原迎接組委會的到來。10月27日上午八點半,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常務主任馮振德、榮譽主任張延芳、執行主任郭進拴在太原市,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十九大黨代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先進人物、全國養老機構十大創新人物、太原市精神病醫院老年科主任李麗珠授匾。

授匾活動在李麗珠家中舉行,前來參加授匾活動的嘉賓有中國好人袁國萍、山西好人李斌、太原好人王翠梅。

馮振德書記、榮譽主任張延芳、執行主任郭進拴為李麗珠授金字木匾及獎盃和榮譽證書。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給李麗珠的頒獎詞是:敬老愛老,開老年護理醫養結合先河,守護夕陽,保老年精神障礙安寧,天使在人間,大愛慰老年!

李麗珠說:今天我特意安排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來到家裡為我授匾,我感覺更溫馨更有意義,因兒子、兒媳都在深圳工作,為了支持我的工作,丈夫退休到深圳主動承擔帶孫子的任務,我獲得的榮譽是家人支持的結果,我要把授匾的照片發給遠在深圳的家人,讓他們分享我獲獎的喜悅。同時也感恩家人的支持。

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今天在家裡舉辦授匾儀式,不僅是一次感恩活動,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祝李麗珠全家幸福!萬事如意!

授匾結束,馮書記說:今天是為孝賢授匾的第七站,在孝賢家中授匾安排得很好,特邀參加授匾的有中國好人、山西好人、太原好人,都是有能量的人,感謝對全國十佳孝賢工作的支持。近年來,山西受表彰的全國十佳孝賢有六位,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宣傳全國十佳孝賢活動,發揮自身優勢,教育、影響更多人,弘揚孝文化,匯聚正能量。最後,馮書記對下一步成立孝賢宣講團提出思路和意見。李麗珠表示,服從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安排,積極發揮孝賢作用,為健康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為全國十佳孝賢王金清授匾走進包頭

2020年10月28日上午十點,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常務主任馮振德、榮譽主任張延芳、執行主任郭進拴等一行五人來到全國文明城市內蒙古包頭市黃河母親岸邊,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王金清授匾。

授匾儀式在包頭市九源區萬水泉鎮黨群服務中心舉辦,參加授匾儀式的有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範、內蒙古道德模範、全國最美家庭、王三黃河救援隊,包頭藍天救援隊及包頭市東河義工聯合會、社區居民、烏蘭牧騎歌舞團等一百餘人參加。

東河義工文藝部部長烏蘭牧騎歌舞團阿豆及文化志願者帶來馬頭琴歌舞表演,以獨特的方式歡迎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一行及各位嘉賓的到來。

馮振德書記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王金清授金字木匾、獎盃和榮譽證書。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給王金清的頒獎詞是:三十年執着堅守,三百生命起死回生,生命衛士,名副其實,中國好人,可歌可敬!

王金清發表獲獎感言。他說: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從小就在黃河邊長大,從17歲第一次救人起,我就深知黃河岸邊上這些鮮活的生命需要有人來守衛,於是,我義不容辭地成為守衛他們生命的衛士,從事救援工作已經28年,我並沒有覺得作出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也沒有覺得特別值得炫耀,我只是儘自己努力,盡力儘快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的付出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這次我獲得全國十佳孝賢的殊榮,既是大家對我付出給予的肯定,也是對我今後的鞭策和鼓勵,我一定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孝道事業中來,為全國十佳孝賢這張名片增光添彩。

包頭市志願者代表發言,表達對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的感謝和對王金清榮獲全國十佳孝賢表示祝賀。

接下來星光大道人氣冠軍、東河義工形象大使王麗把一首歌曲《好人就在身邊》、阿豆老師帶領志願者們一起演唱原創公益歌曲《愛的傳承》、東河義工演唱的《我們都一樣》、文化志願者一首《報答》給大家帶來激情四射、美倫美奐的視覺藝術享受。把授匾活動推向高潮。

在豐富多彩的節目之後,馮振德書記做總結講話。他說:今天是我們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授匾的第八站,來到全國文明城市、黃河母親岸邊的包頭市,我提議全體起立,為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黃河母親行三鞠躬感恩大孝禮。黃河母親不僅孕育了華夏兒女,而且還創造了優秀的中華文化,孝道是中華文化的根和魂,是炎黃子孫的血脈,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要好好學習,認真踐行,擴大宣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學雷鋒標兵、中國好人、2019年受到 接見的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包頭市86歲的老黨員陳文學總結講話,他說: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舉辦孝賢頒獎活動非常有意義,感謝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把這麼高的榮譽授予包頭王金清,這是包頭市人民的驕傲。全社會都要向孝賢學習,希望王金清當好火車頭,帶領更多的人,傳承中華孝道,弘揚正能量,祝願全國十佳孝賢頒獎活動越辦越好!

在包頭市著名網紅歌星紅襖妹忻曼和東河義工文藝部副部長、河東鎮關工委主任劉建華的帶領下,大家放聲高唱《我和我的祖國》,伴隨着優美動聽的歌聲圓滿結束了授匾儀式。感恩包頭市社會各界及志願者協會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祝福好人一生平安!祝全國十佳孝賢頒獎活動更加出彩!祝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在登封市大冶鎮為十佳孝賢模範單位垌頭村授匾

2020年11月12日下午,艷陽高照,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一行來到登封市大冶鎮為榮獲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模範單位的垌頭村授匾。來自登封市的各單位的關工委主任及社會各界人士200餘人參加了授匾活動。

垌頭村團委書記董藝文致歡迎辭,他是鄭州大學畢業回鄉的大學生,是年輕一代的「新農民」,敢想敢幹,在村委會的帶領下,大膽創新,挖掘本地文化資源,投資3800萬元建成了垌頭村大劇院,開創了以朝陽溝為基礎的豫劇文化產業的鄉村振興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組委會給坰頭村的頒獎詞是:文化產業聯動,精神物質雙豐收,會唱歌的村莊就是不一樣。

垌頭村黨支部書記董軍政代表孝賢模範單位發言。2008年他任村支部書記第一件事,就是確立「黨建引領、文化興村」的戰略,組織全體村民從學唱愛國歌曲開始,創建全國唯一一個農民合唱團,一直唱到中央電視台,改變了村民的精神面貌。通過文化先行,三產聯動,發展鄉村旅遊,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他說:垌頭村今年榮獲全國十佳孝賢模範單位,這是對我們的鞭策和鼓勵,我們村兩委要不忘初心、不負眾望,牢記使命,貫徹落實好 「鄉村振興」和「文化自信」的戰略要求,帶領全體村民實現共同富裕。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榮譽主任、登封市關工委主任李松坤、組委會榮譽主任、登封市關工委副主任范全生、組委會榮譽主任張延芳為垌頭村授金字木匾、獎盃和證書。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黨組書記、執行主任馮振德做總結講話。他說:中華孝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孝道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坰頭村兩委為全村父老鄉親謀幸福這是真正的大孝,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都要弘揚孝文化、傳播孝文化,做到小孝為家、大孝為社會、至孝為國家。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授匾儀式結束,與會嘉賓觀看了《再現朝陽溝》大型沉浸式情景劇,旋轉舞台、現代化的燈光背景、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表演,展示了垌頭村村民追求新生活的精神風貌,祝福垌頭村變得越來越好,小村莊唱出大發展。

全國十佳孝賢許明忠授匾

2020年11月16日上午,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主任、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榮譽主任張延芳、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山東濟南市萊蕪區官場村黨支部書記張珂等一行四人來到貴州省仁懷市,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許明忠授匾。

授匾活動在仁懷市中樞街道林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舉行,上午九點,講堂座無虛席,來自街道的老幹部、老黨員代表及居民代表80餘人參加授匾活動。

王守常院長、張延芳、王華主任、張珂書記為許明忠授金字木匾、獎盃和證書。

組委會給許明忠的頒獎詞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興企業猶記做慈善,用點點滴滴踐行中華美德,用善行義舉鋪就成功之路。

第十七屆全國孝賢許明忠發表獲獎感言。講到動情處許明忠眼含熱淚,他說:獲得全國十佳孝賢這個榮譽非常珍貴,這將是我人生新的起點,中華美德需要傳承,孝道文化需要弘揚,這是我們年輕一代的責任和義務。從我做起,踐行孝道,從感化他人開始,弘揚孝道、傳播美德,讓愛灑人間。

張珂書記分享了官場村以黨建為統領、與傳統文化相融合,用積分制抓落地,以「道德銀行、德孝之家」為抓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淳樸民風的治理經驗。

組委會榮譽主任張延芳介紹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活動在王守常主任、黨組書記、常務主任馮振德的帶領下,已成功舉辦了17年17屆的情況和十七屆孝賢許明忠感人的事跡。她說:美麗的仁懷市不僅有悠久的國酒文化、厚重的古鹽文化、燦爛的長徵文化和多彩的民俗文化,還有民營企業家以孝立身,以德興業的孝善文化。通過這次授匾活動,希望孝賢擔當責任和使命,堅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家鄉生根開花結果。

王守常院長高屋建瓴為大家講述了《中國智慧——孝道文化》,通過王院長的解讀,進一步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明白了孝道文化與健康的關係,通過踐行孝道,可以提高個人的修養,孝是德之本,修身在養德,做個道德崇高者,懷有仁愛之心,胸懷寬廣的人才可達到「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即「仁者壽」,也叫「德者壽」的境界。所以,孝道貫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它還蘊含着深奧的智慧,我們要好好學習,認真踐行,大力弘揚,全面傳承!

別開生面的活動給參會的嘉賓帶來了不一樣精神享受,王華主任說:今天的活動非常有意義,給大家上了一堂很好的孝道與感恩教育課,我們要弘揚孝道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發揮五老作用,學習官場村好經驗,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主任、中國文化書院王守常院長親自把「孝賢至德」的金字木匾和孝道報告送到孝賢的家鄉,讓傳統文化貼近社區群眾,宣傳了孝賢精神,傳播了孝賢美德,讓我們共同行動,把孝賢之風吹遍祖國大地。為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為全國十佳孝賢邱華授匾

2020年11月29日上午,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榮譽主任張延芳、秘書長吳素濤受組委會委託來到陝西省西安市豐澤園老年公寓為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邱華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匾儀式。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西安十大最美交警王振治警官、西安市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松霞、豐澤園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員、陝西慈善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西安在校的大學生代表等50餘人參加授匾活動。

豐澤園老年公寓院長致歡迎辭,他說在豐澤園老年公寓舉行全國十佳孝賢邱華女士授匾儀式很有意義,這裡見證了邱華女士帶領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十餘年為老人的無私奉獻和親情陪伴,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今天的授匾儀式是愛的傳遞,我們要向邱華學習,把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老年公寓發揚光大。

張延芳、吳素濤代表組委會為十佳孝賢邱華授金字木匾、獎盃和證書。並同大家一起觀看了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典禮盛況。

組委會給邱華的頒獎詞是:

助學助困善行三秦,

助老助殘愛灑人間。

抗疫一線群星閃亮,

草根公益光芒萬丈。

邱華發表獲獎感言:獲得全國十佳孝賢這個榮譽是對我的鞭策和鼓勵,在今後的志願者服務中,我要發揮孝賢作用,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奉獻自己的力量。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陝西十大最美交警王振治警官說:我是在做慈善公益的路上同邱華大姐相識,對她帶領的志願者團隊在10年間不斷的發展壯大,作出的不平凡的事跡表示深深的敬意。近期她又選擇捐獻人體器官,用生命傳遞大愛,很感動。參加今天的授匾活動非常有意義,邱華大姐榮獲全國十佳孝賢當之無愧,她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當今社會需要弘揚孝道文化,傳播孝賢精神,這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秘書長吳素濤對邱華大姐十六年致力於愛心志願者活動,把孝心奉獻給老人,把愛心奉獻給社會,把忠心奉獻給祖國。帶領愛心大姐志願者服務團隊在公益善慈事業中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和引領作用給予高度的稱讚。特別是她做出捐獻人體器官的大愛舉動,令人敬佩,值得學習。

西安市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松霞畫院院長李松霞親自到會祝賀。

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代表發言,對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表彰愛心大姐志願者發起人邱華表示感謝,對邱華榮獲全國十佳孝賢榮譽致以誠摯祝賀。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將以這次授匾活動為契機,在今後的公益慈善活動中把孝賢精神學習好,傳播好。

來自西安一所大學的大三學生參加了授匾儀式,她們說:今天是一堂很好的孝道教育課,更讓我們感受到孝的力量,我們要向邱華阿姨學習,積極加入到弘揚和踐行孝道的行列,做一名志願者,把孝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傳遞下去。

組委會榮譽主任張延芳總結講話。她說:今天的授匾儀式辦得很成功,感謝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厚愛!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以傳播孝文化,弘揚正能量為己任,自2004年至今面向全國乃至國際評選孝賢楷模,已成功舉辦了17年17屆,評選表彰十佳孝賢、國際孝星、模範單位、模範家庭等215位。目前,在國內乃至國際形成了獨特的弘揚孝文化的品牌,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她說:這次來到西安再次感受到邱華大姐高尚的人格魅力,她剛剛榮獲全國十佳孝賢,卻又做出人生重大選擇,在生命落幕時,要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自願捐獻人體器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她的感召下,有32個志願者紛紛報名參與。她的善舉被央視新聞和省內外多家媒體報道,引起了很大反響。因為有了你,人間有大愛。邱華不僅是孝賢楷模,也是陝西人民的驕傲。她象一道光更是一團火,不僅照亮別人,而且,再次譜寫了一個人溫暖一座城的大孝篇章!她用生命傳遞了無我利他的人間大愛!用行動詮釋了「孝賢至德」的時代精神內涵!

全國十佳孝賢組委會在中國文化書院的領導下,每年到孝賢家鄉授匾這是一個創舉,在當代對作出孝賢事跡突出的人,把「孝賢至德」的金字木匾送到孝賢的家鄉,這是讓全社會宣傳孝賢、學習孝賢的重要舉措。通過授匾活動,讓孝賢精神發揚光大;孝賢美德廣為流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千家萬戶,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入人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孝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和魂,是炎黃子孫的血脈,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讀盡天下書,無非一孝字,對於孝道文化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該好好學習、認真踐行、大力弘揚,全面傳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愛心大姐志願服務隊利用在老年公寓舉行孝賢授匾儀式,還開展了孝老敬老活動,共同為老人包餃子。他們就像冬日裡的一抹暖陽,為公寓裡的老人送來關愛和溫暖!

再走長江路感恩母親河

自2020年10月10日第七屆國際嵩山孝文化節暨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典禮圓滿收官之後,在馮振德書記帶領下,組委會一行五人從10月18日再次啟程,到10月29日,歷時十二天途經八個省市,日夜兼程,驅車一萬多公里,為八個孝賢、一個孝賢家庭、一位國際孝星授匾。通過授匾弘揚了孝賢精神,擴大了宣傳,影響和教育了更多的人,雖一路辛苦卻收穫一路感動!

東到長江邊,在南京為項宗平、國際孝星吳志歐(代)授匾,項宗平帶領一群殘智人員為組委會一行匯報演出,樸實無華、感人淚下。

張世偉千里回家鄉,在安徽臨泉老家,全國「讓愛回家」志願者代表親自參加授匾儀式,讓父母鄉鄰共同見證孝善的力量。

古柳逢春春意濃,德孝傳家家業興。在全國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國十佳孝賢、駐村第一書記宋瑞授匾儀式在息縣彎柳樹村舉行,宋瑞書記用自己八年的心血,讓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引領方向。使彎柳樹村發生了奇蹟般的變化,打贏了脫貧攻堅戰,為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給孝賢模範家庭靳月英老人授匾是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一次好機會,參觀榮譽室,把孝賢楷模精神化作前行的動力,砥礪前行。

山東官場村為張珂書記授匾適逢村里舉辦第五屆孝德文化節,規模大、內容多、效果好。全村舉辦為老人三叩九拜大禮震撼人心,孝賢張珂為老岳父跪着洗腳的鏡頭感人至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孝賢書記才能帶出中華孝心示範村!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孝文化傳播委員會呂明晰主任親自到會,為官場村孝德文化節點讚。

為弘揚孝賢精神,北京張繼強授匾名家、學生、電視台齊聚。行孝永遠在路上,11月份他又要回山東老家陪伴父母一個月,他說:老娘最喜歡吃他做的飯,我要回去好好待侯父母,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寶貴時光。

山西太原在李麗珠家中授匾,溫馨而有意義。第十六屆全國十佳孝賢、十五大黨代表、全國勞模趙光晉趕到送祝福、中國好人袁國萍、山西好人李斌、太原好人王翠梅親自參加授匾,再加上第十七屆全國十佳孝賢、十九大黨代表李麗珠,真是五福臨門,吉星高照。

在陝西省西安市豐澤園老年公寓為全國十佳孝賢邱華女士授匾。與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西安十大最美交警王振治警官、西安市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松霞、豐澤園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員、陝西慈善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西安在校的大學生代表等共同見證了邱華女士帶領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十餘年為老人的無私奉獻和親情陪伴。

黃河岸邊包頭市為王金清授匾,他說:從10月10日參加頒獎大會回來,在黃河裡又救了三個人,黃河衛士為你點讚!包頭市志願者協會用美妙的歌聲表達對孝賢的敬意,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學雷鋒標兵、全國最美家庭、中國好人、內蒙古好人等一群正能量的人來為孝賢祝福!同時在黃河岸邊為張建霞舉辦別開生面的(代)授匾儀式。送去大家的祝願,祝好人一生平安!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越,感謝全國十佳孝賢對組委會工作的大力支持。讓我們手拉手,肩並肩,心連心,追隨聖賢,薪火傳承,追隨領袖,眾志成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孝文化,傳遞正能量,共築中國夢!

農民出身

馮振德是一個傳奇式人物!

在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傳統思想影響下,根深蒂固的存在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理念。特別是在廣大的中國農村,農民更是信守着老祖宗的「祖訓」。

馮寅和媳婦陳蓮已育有三女,但依然滿懷一個憧憬,希望能給老馮家添個男娃,延續馮家香火。在夫妻二人的期盼之下,陳蓮的肚子有了動靜。只是在當時那個年月,家裡再多一張吃飯的嘴,對本來就非常拮据的家庭來說,就更加緊巴了。

1943年臘月的天倍感寒冷。水旱蝗湯、天災人禍剛剛席捲河南,中原大地上仍然盤踞着日寇的虎狼之兵,國難和天災的共同作用之下,中原人民苦難深重、民不聊生。馮寅的家就在登封縣大冶鄉川口村這個苦難窩兒的中心地區。這樣的年景之下,家裡要在添一口人,對於馮寅來說,着實壓力倍增。

天還未亮,馮寅就從窯洞裡走出,蹲在寒風刺骨的焦家嶺頭,目光呆滯地望着遠處。自打知道媳婦有喜後,他就睡不安穩,似有無限的心事縈繞,總是天不亮就一個人呆呆地想一會兒心事。

再苦再難,也總歸不能斷了香火。一想到這裡,他便豁然開朗,心中的結也終於解開了。再如何缺吃少穿,也得為祖宗盡孝——傳宗接代生個兒子。

時光飛逝,1944年農曆九月二十九,馮寅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在了他為兒子新打的窯洞裡。年過不惑的馮寅,雖是中年得子,但終究是為馮家續上了香火,心中自然十分高興。樂呵呵地請村里先生給孩子起了名字:馮振德。

剛出生的小振德身形嬌小,跟他母親更相像一些,瘦小白淨,比村里很多同齡人相比都小了很多,眉目中透露着幾分女孩兒的靈秀之氣。馮寅本指望男娃兒身強力壯,將來好出力,能扛起山里勞累的干農家活兒。可兒子卻偏偏是這樣一副小骨架,一時感嘆!

但是妻子卻說:「有啥啊?小身板兒咋滴?沒聽村里上年紀老人說嗎?男人像有三貴:一貴男身女像,二貴男身女聲,三貴男身女慧。你瞅瞅,咱家振德那是樣樣具備,將來一定大富大貴!」

小振德四歲時,全國解放,新中國的所有老百姓終於迎來了一個太平時代。不過,老馮家所在的大冶鎮川口村焦家嶺自然村,因為山上石多地少,又缺水,發展緩慢,生活依然艱難。小振德初中畢業以後,家裡就供不起他的學費了,高中僅僅上了幾天,就被迫退學了。

退學在家的小振德成了少年農民,三個姐姐陸續出嫁,田裡的重體力活兒他和弟弟幹不了。於是按照母親的教導,開始在家學習做飯。因她個子小,比鍋台高不了多少,他只能每次腳下墊一個小凳子,把玉米糝兒下到鍋里。父母幹活回來,一身疲憊,能吃到小振德給父母端上桌的熱乎飯,心中欣喜,由衷地誇讚孩子懂事能幹,還對父母孝順。

撿糞

一次,父母去田裡幹活兒。小振德挎上提籃,叫上鄰家的玩伴兒孫松法,一起上了村外的大路。

兩個孩子順着大路,一邊走路,一邊前眺後望左瞅右看,似乎在尋找着什麼東西。窮鄉僻壤的山路上,行人很少,走了好長一段路,オ見到個趕驢車的過來,驢車上拉着滿滿一車裝得鼓鼓囊囊的麻袋,好像是糧食。小振德目光一閃,立刻朝玩伴兒擺擺手,像連環畫上國民黨特務跟蹤共產黨員一樣,尾隨着驢車跟上去。下坡時,驢車走得快,兩個孩子挎着小提籃就一路小跑地追。

趕驢車的漢子發現車後邊添了兩個辛苦的「小尾巴」,頓起疑心,便一帶韁繩停下車,虎起臉喝問:「小孩子,你們想偷車上的糧食嗎?」

小松法見趕車的大臉板成鐵塊,目光嚴厲,心生膽怯,急忙轉臉瞅着小振德示意讓他對付。小振德上學時就是文藝宣傳隊的「小團長」,敢說敢唱敢出頭,早就練壯了膽子。於是,小振德挺胸向前,昂然回答:「我們不是小偷!」

趕車漢子眨眨眼,又疑惑地眯起眼睛,仔細審視着兩個孩子,猜測探問:「你們是趕遠路,想搭我的車?」

小振德搖搖頭,「我們想跟在車後撿驢糞蛋兒。」

「撿驢糞蛋兒?」趕車漢子感覺不可思議,敲鑼打鼓般哈哈大笑起來。「有這樣撿驢糞蛋兒的嗎?拾牛糞坨的,撿驢糞蛋兒的,我見過不少,卻沒見過追着大車撿驢糞蛋兒的!又不是拾金蛋,值得這樣頂着熱辣辣的大太陽追着大車跑嗎?」

小振德擦擦滿是灰塵和汗水的臉,堅定地點點頭:「值!俺娘交代了:爹種田辛苦,讓俺抬些牛糞、驢糞當肥料,算是幫俺爹種田,給俺爹盡孝心。」

「好孩子!」趕車的漢子一震,脫口讚嘆一句,寬厚的大臉立刻收了笑容變得異常莊重。

「大叔很想幫幫你們,不過,這驢子下不下驢糞蛋兒,啥時候下驢糞蛋兒,我還真做不了主。噴火的太陽這麼毒,你們還是回去吧!」

小振德執拗地搖搖頭。

趕車的漢子心疼得瞅瞅兩個孩子,再看看車上滿滿的糧食袋,不由嘆口氣

「大叔真想讓你們坐到車上等驢子下糞蛋兒,可是,你們看,這車上……」

「沒事兒!大叔,我們不累。你讓我們跟在車後就行。」小振德故意抖抖膀子,顯得渾身得勁兒。

趕車漢子咂咂嘴:「好吧!」

鞭子一甩,驢車啟動。

小振德和玩伴兒又開始了流星趕月。

可是,又走出好遠,還是不見驢子下糞蛋兒。玩伴兒失望了,吭吭味地起退堂鼓。

小振德一皺眉,急忙勸玩伴兒,「可不要灰心!你看車拉了那麼重的糧食又走了這麼遠的路,一定會下糞蛋兒的,再堅持一小會兒就行了。」

玩伴兒半信半疑,勉強答應,步子卻明顯慢下來,不多時,就已經遠遠地落在小振德的身後。

粒粒星辰,仿佛燒餅蓋兒上的芝麻,油光閃亮。

陳蓮抬頭看看天,心裡越發着急。今天收工回家,第一次看到廚房的窯洞裡空鍋冷灶,急忙問小兒子德善,怎麼不見他哥哥振德的人影。小德善說他從午覺醒來,就一直沒見哥哥。

起初,陳蓮以為兒子振德是貪玩兒上山,忘了回來做飯。孩子天性愛玩兒,沒什麼奇怪。再說,山裡的孩子,就像山裡的野花野草,從來都是野生野長,用不着精心照料。所以,她並不在意。可是,眼看晚飯時辰已過,還不見兒子回來,就不免有些着急了。

「振德……振德……」陳蓮一邊沿着山路跌跌撞撞尋找,一邊呼喚着兒子的名字

夜靜山空,回聲在山間陣陣飄蕩。

「振德……振德……」

聽起來悠遠而空洞,卻就是沒有兒子的回音

初秋的天氣,雖然白天還火天赤日的,一派「秋老虎」的囂張,晚上,便已經山風習習,有了幾分涼意。

空山靜夜,傳聲很遠,陳蓮聲聲呼喚,一直聽不到兒子的回音,偶爾,卻有一兩聲狼嚎似的獸叫遠遠傳來,心頭不免襲來陣陣寒意。看來,兒子要麼是出山很遠,要麼是在山裡遭到什麼……她打個寒戰,不敢想下去「兒啊……兒啊……」

陳蓮急切地呼喚着。

「娘……」

突然,黑乎乎的前方傳來應聲。不用辨別就聽出是兒子振德的聲音。陳蓮驚喜異常,循聲急忙趕過去。

「謝天謝地!佛祖菩薩保佑!」

陳蓮一把抱住渾身汗氣的兒子和小松法,激動不已,任由兩個孩子在自己的臉上蹭着臉蛋兒。

等心情平靜下來,她才捏一把兒子的臉蛋,問他和小松法去哪裡玩兒了。

小振德說了他和小玩伴兒一起拾驢糞蛋兒得經過,口氣里頗有幾分得意。

陳蓮又是高興又是心疼。聽話的兒子,為了拾驢糞蛋兒幫他爹種田,竟然跟着趕大車的跑出山外大老遠,真是又傻又懂事!疼兒到深處,卻又責備埋怨兒子不該跑出山這麼遠,讓家裡人擔心

小孩子不懂大人的深意,卻又有孩子間的義氣。小松法見小振德挨訓,急忙幫他打抱不平。

「嬸兒,俺們好不容易才每人拾了十六個半驢糞蛋兒,你不表揚振德哥哥怎麼又批評起來?」

十六個半驢糞蛋兒也算功勞?陳蓮想笑,卻又覺得奇怪。

「你們怎麼每人拾了十六個半驢糞蛋兒?還有整有半的?」

小松法勾頭看看星光下的提籃,「我們跟着趕大車的走了很遠,驢子終於下了糞蛋蛋兒。不巧的是,它不多不少下了三十三個驢糞蛋兒。我說,是振德哥走在前面先發現的,他多分一個。可他卻不同意,說是拾驢糞蛋兒幫爹娘種田,孝順爹娘,都是一樣的。非要平分,所以,就每人分了十六個半。」

陳蓮聽了小松法的敘述,更覺兒子可愛,緊緊摟着兒子,好半天不肯鬆開。

雨中受罰

眨眼進入1960年,河南同起大災荒。本就山多地少、石多水少地川口村更是小災小難、大災大難。地少缺水,又逢大旱,莊稼顆粒不收,家家苦不堪言莊稼絕收,人們就把乾癟的玉米穗和玉米穗外的一層胞衣,熬成黏糊糊,當粥喝。莊稼的枝葉吃光了,再把山上的白黏土挖下來,曬乾了,在石臼里搗成粉末,推到鏊子上烙成「黏土餅」,當主食吃。

「黏土餅」烙熟了,自有一股誘人的香味。小振德吃了一張餅,不解饞,不頂飢,伸手想再拿一張餅,卻被娘一手撥開。

傻孩子!這是「黏土餅,吃多了,會墜斷腸子的。」

小振德打個寒戰縮回手。他知道,娘並不是嚇唬他。他也經常聽村里人說起,外鄉人因為多吃「黏土餅」斷腸而死的事例。

自己吃不飽難受,看着爹娘面黃肌瘦更難受。小振德一聞到「黏土餅」的香味,就滋生一種強烈的願望:無論如何也要弄些真正能放開肚子吃的東西,讓娘和家人吃上一回飽飯。

一天到鄰家串門,正趕上鄰家大叔外出回來,捎了一小捆兒油菜苗,說是在幾十里外的徐莊鄉偷來的。經不住油菜苗清香的誘惑,小振德打聽了油菜地的具體位置,便約了幾個玩伴兒,翻山越嶺趕到徐莊,趁着夜色偷了油菜苗回來。

第二天一大早,小振德就聽娘驚喜地喊叫:孩子他爹,你從哪裡弄來的油菜首?噴……真肥嫩呀!

接着是爹的應聲:「大清早說夢話!你是餓瘋了吧?咱家地里草都不長,我從哪裡弄來的油菜?」

小振德聽見,自覺有功,心頭一陣竊喜,支起耳朵聽爹娘隔着窯洞說話。

娘詫異起來,「咦!這就怪了!難不成是山神爺怕咱家餓死人,從天上薅了捆油菜,放咱家了?」

爹不屑地哼了一鼻子,「大活人說鬼話!既然是山神爺顯靈,乾脆從天上扛袋麵粉到咱家,何必蕣捆油菜呢!」

小振德憋不住笑,跳下床,跑到廚房,向娘表功:「娘一一我就是山神爺!」

娘一時沒弄明白他的意思,輕輕拍他後腦勺一下,「小孩子不懂事,別胡咧咧!」

小振德努努嘴,認真地解釋:「我沒有胡咧咧!咱家的油菜是我弄來的。爹啥都不知道。」

「哦?」娘滿臉驚異,直瞪着兒子,「你從哪裡弄來的?」

「偷來的。」小振德得意洋洋,毫不掩飾。

「啥?」娘吃驚不小,睜大眼睛,高抬眉頭,額頭的皺紋立刻加深許多,就像爹種紅薯在地里培起的田埂,「偷來的?」

「偷——來——的——一點不錯!」小振德見娘不敢相信,越加得意,笑嘻嘻地鳳凰三點頭,一字一句地回答。

娘呆住了,愣了半晌,突然一個冷笑,「真能耐!」

小振德覺得娘的誇獎又冷又硬,冷冰一塊,聽了,渾身直打冷戰。正暗自煌恐,只見娘伸手拎起油菜,甩手扔到門外,隨即爆出一聲晴天霹靂。

「跪下!」

貫溫婉和氣的娘突然大怒爆發,小振德毫無防備,嚇得兩腿一軟,跪在地上,又聽娘在頭頂霹靂閃電的喝問:「說!為啥偷人家?」

小振德心頭的得意頃刻灰飛煙滅,渾身發抖,戰戰兢兢,幾乎語不成聲,話不成句,「我——是——是、我想讓爹娘和弟弟吃頓飽飯。俺爹從、從地里回來,走到家門ロ,暈倒、倒了幾回。我怕、怕——所以,就——」

娘卻毫不領情,依然怒氣沖沖,「別拿孝順爹娘說事兒!我和你爹餓死也不吃偷來的東西!咱家最不待見小偷,我也不想看見你,跪到門外去!」

娘的聲音震天動地,小振德心突突亂跳,一陣頭暈目眩,感覺膝蓋下的焦家嶺都在搖晃,側歪一下,爬起來往門外挪。這才看見爹不知什麼時候過來,面色凝重地站在身後,見他滿眼含淚,深深地長嘆一聲,沉重開腔:

「孩子呀!孝順爹娘也要走正道啊!你偷了人家的油菜,人家種油菜的拿啥讓爹娘吃飽?又咋孝順人家的爹娘?孝自家爹娘,害人家爹娘,不是孝。這種孝,只會讓爹娘不安穩、不太平,爹娘也消受不起。想咋樣孝順自家爹娘,也要善待人家爹娘。聽你爺爺講,咱村一個老秀才說過一句話:孝行天下是真孝,行孝天下是大孝。這才是真孝道、大孝道。」

說罷,拾起娘扔在地上的油菜苗,咂咂嘴,腳步沉重地橐橐走了出去。

娘走出廚房窯洞,含淚瞪着小振德,「你爹的話記下了沒有?」

小振德趕緊點點頭。

娘不信,「那你背一遍我聽聽。」

小振德有些摸不着頭腦,「爹說了那麼多話,你讓我背哪幾句?」

「就是你多重複咱村老秀オ的話:孝行天下是真孝,行孝天下是大孝。」

「哦,我記下了。」

「誰知道你真記下了還是假記下了。背誦三百遍,就算記下了,就可以起來了。娘親自給你記數,背吧!」

小振德看娘在廚房門口的石頭上坐下,動了真格,要親自為他記數,知道躲不開免不掉了。儘管只有兩句話,並不難背誦,不過,真要重複背誦三百遍,也夠枯燥無趣了。不過,見娘滿面一絲不苟的嚴厲,他只得微微皺一下眉頭,低聲背誦。

「孝行天下是真孝,行孝天下是大孝。」

「一遍。」娘隨即報數。

「孝行天下是真孝,行孝天下是大孝。」

「兩遍。」

「孝行天下是真孝,行孝天下是大孝。」

「三遍。」

……

陰沉沉的天空,似乎也像娘一樣為小振德憂傷難過,無聲無息地飄起綿綿的細雨。落在小振德的鼻尖、臉上,涼絲絲的。小振德瞟瞟娘,娘花白的髮絲上雨星閃爍,臉上也明顯濕潤。他想讓娘發話避雨。娘卻冰凍一樣坐在石頭上一動不動,似乎沒有發現下雨了。無奈,他只得繼續背下去。

「孝行天下是真孝,行孝天下是大孝。」

「一百五十六遍。」

雨下大了,開始淅淅瀝瀝。爹也回來了,給兒子賠罪似的站在旁邊。娘的臉上,已經雨水潺潺,卻渾然不覺。小振德心裡疼起來,停下背誦,央求娘。

「娘,你們進窯洞記數吧。我在外面一定背夠三百遍。」

娘既不回答,也紋絲不

小振德知道娘一旦定下的事,大山一樣無法撼動,不再奢望什麼,只是加快語速,希望儘快背誦夠娘定下的數字,讓爹娘進窯洞避雨。

「孝行天下是真孝,行孝天下是大孝。」

「一百九十九遍。」

……

背夠三百遍的時候,小振德和爹娘都已渾身濕透。回到窯洞,哆哆嚓脫了濕衣服,娘讓振德在被窩裡暖一陣兒再出來。

引水上山

焦家嶺和周邊幾個村缺水的歷史,已經是很漫長了。究竟是哪一年開始缺水,誰也說不清楚了。不過,老祖宗從留下的遺蹟可以證明,至少在清代,這一片土地就鬧「水荒」了。距離焦家嶺十幾里外的老井村有眼古井,井台上有塊清代的石碑,石碑上記載了老井村和周邊村落幾代打不出水井,到十幾里外的河裡挑水的痛苦,打出這眼古井後,雖然井水時多時少、時斷時續,卻被村民奉為「神井」,倍加呵護。即使這樣,清末換上的井口石內沿兒上,還是被拔水的繩子磨出了十八道石槽,最深的石槽有兩指多。由此可見,焦家嶺、老井一帶,缺水到了啥地步。

馮振德清楚地記得,他十一二歲的時候,每天晚飯後,都要跟着爹到七八里遠的莊頭或是十多里外的垌頭河去挑水。他年小力弱,挑不動兩桶水,就一頭挑水桶,一頭挑個小一點兒的陶罐。碰上旱季河水斷流,他們要在莊頭水井旁排很長的隊,常常要等一兩個小時,才能輪到自己拔水。即使這樣,水井裡的水也不足以一次打滿一整桶,往往是一次打上一點點,也就是剛剛淹住桶底的樣子。然後,把桶里的水倒進另一隻桶里。再把空桶下到井裡,等上一會兒,井底滲出一小汪水,打上來,倒進積水桶里。如此反覆十多次,オ可能打滿一桶水。而要打滿兩桶水,至少也要幾十分鐘。有時候,因為排在後面的人催得緊,只能打兩半桶水回家。

這樣打回家的水,自然比瓊漿玉液還珍貴,哪能大手大腳敞開來用。往往是點點、一遍遍地重複利用。譬如:洗過臉的水,倒進廚房煤池裡和煤用;刷過鍋碗的水,再用來飲牛飲豬等牲畜;洗過衣服的水,積存在盆子裡澄清了,再澆樹……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村里沒有水,家裡咋會有水?村里啥時候才能有水呢?這是全村的大事。家有千ロ,主事一人。關鍵還要靠村裡的「當家人」ー一村幹部。這樣一想,心頭又忽地一凜。村幹部?自己就是村秘書,村秘書不就是村幹部?說到底,家裡、村里能不能吃上「滿意水」,還是要靠自己和支書、大隊長等一班幹部呢!

既然身為人夫、人父做了一家之長;既然做了村秘書,成了村幹部,那就一定要想辦法,讓家裡、村裡有水吃,而且是有足夠的水吃。只是,焦家嶺已經住了好多代人,一代一代的老祖宗,都發着缺水的愁:一代一代的老祖宗也都想辦法打水井;一代一代的老祖宗也都沒有打出有水的井;自然,一代一代的老祖宗也都白費一番力氣,白做一番水夢。甚至,因為打井打不出水,放炮開井炸死人的慘劇,也是一代一代地上演。最終,還是一代一代地缺水,一代一代地作水難、發水愁。

自己這一代能夠完成過去一代又ー代人沒有完成的心愿嗎?馮振德暗暗自問,自己也給不出答案。

經過前思後想,馮振德決定去縣城反映焦家嶺吃水困難的問題,並請求有關領導幫助支援。也算是機緣巧合,正趕上水利部門領導說,縣裡正在規划水利建設,計劃在盧店公社和大冶公社修一條水渠,規劃線路就路過川口村焦家嶺下。經過馮振德再三懇求,縣裡面同意,焦家嶺可以在水渠上開一個放水口,裝上閘門,把水引到山腳下來。

為了解決水渠定期放水,不能持續供應焦家嶺日常飲水的問題。馮振德回到村里就和王興等共同商量在山腳下挖一個大水池,水渠放水的時候,就把水引到水池裡,存起來。這樣一來,在水渠不放水的時候,也能保證焦家嶺村民有一定量的日常用水。

在討論過程中,馮振德還大膽提出了「引水上山」的設想。即用水泵把山下水池裡面的存水,泵到山上。然後,各家用水的村民可以通過水管,直接利用地勢高差用上「自流水」。方案可以非常有效地減輕村民從山上到山下水池挑水的勞動力,受到了一致讚許。

挖蓄水池和「引水上山」兩個方案,很快得到了整個生產隊的贊同。在幾個月後盧店公社至大冶公社的水渠建好,焦家嶺下的蓄水池也很快建設完畢。緊接着就開始選址山頂的蓄水池,眼見引水進家門的夢想就要實現了,整個焦家嶺每天都洋溢着歡快的氣息。

正在此時,新的狀況又出現了。

焦家嶺石頭多土少,山頂找不到挖大水池的地方,生產隊好不容易才在半山腰選了兩個挖蓄水池的地方。可是,離水池最近的兩戶群眾卻不願意,出來阻攔。原因有二,一是水池建在頭頂不吉利;二是不安全,一個供全隊人吃水的大蓄水池,建在誰家的窯洞頂,都有滲水、漏水的可能,嚴重了,還可能造成窯頂潮濕、塌方,這也是個必須要考慮的實際問題。

一時大傢伙也都沒了主意,事情一下子僵在這裡。但是引水進門是焦家嶺人的共同心愿,為了解決全村人的吃水問題,馮振德背着家裡人,做主讓把自家窯洞附近的一塊地拿出來讓建水池。

馮振德妻子尤蘭見到施工人員在自家窯洞後面開工,一開始非常不理解,擔心水池將來滲水,窯洞受潮,土層鬆動,萬一發生塌方造成一家人住得不安全。馮振德苦口婆心,勸了好一陣,把窯洞位置和水池的位置做了充分的分析、解釋,根據他自己多年打窯洞的經驗肯定不會有事。但是妻子還是不依不饒,竟然拿久病的振德娘的安危來壓他。

然而,這一切都被識大體的振德娘聽在耳中。振德娘知道兒子把水池建在自己家窯洞附近是為了解決全村人吃水的問題,是舍小家為大家的「大孝」行為。嘴上沒幫振德,表面佯裝支持兒媳的說法,還讓振德給兒媳道歉。並且故作樣子帶着兒子和兒媳到窯頂施工的地方仔細察看,但是最終還是斷言此處施工不會對窯洞造成大礙。並且教導兒媳說:「其實,住得離水近點沒壞處。咱們焦家嶺不就是離水太遠,才幾輩子作難?你再想想,咱隊哪家沒有老人?其中,還有幾戶,不是無兒無女就是缺兒少女,眼看老人山上山下地水是越來越不容易了。就是有兒有女的,兒女出門時間長一點兒,老人就鬧水荒。所以呀,在咱家窯頂打個水池,讓水自動流到每家每戶,這也是振德對全隊老盡大孝啊!蘭兒,你說是不是?」

自此,在馮振德母子的鼎力支持下,山上的蓄水池才得以順利施工。

焦家嶺終於吃上了自流水。千年的「水荒」解除了。通水那天,人們擰開水龍頭,嘩啦啦的水聲伴着笑聲,喧鬧不止,經久不息。人們出村或者回家,只要跟馮振德一打照面,就誇他帶頭引水焦家嶺、自家窯頂挖水池的功勞,把他當成了大英雄看待。一個小小的引水工程,就引得父老鄉親們百般的愛戴,馮振德心裡也是美滋滋的。尤其是振德娘,在焦家嶺通水不久,病就好了。當人們在她面前誇她的兒子振德能幹時,她更是紅光滿面,回家轉告兒子時,總不忘交代,「你給人們盡了大孝,積了陰德,娘的病才好得這麼快。還得多做這樣的善事啊。」

打井解困

馮振德把娘交代的「大孝」高高掛在心頭。不知不覺間好事越做越多,威信也越來越高。到了1988年,上級黨組織任命他當川口村的村支部書記。四十五歲的他,正年富力強。可是,他自覺學歷低、知識少,有負組織的期望和重託,竟然謝絕了。然而,卻架不住組織上和村民的信任,幾番推辭無效,只得走馬上任了。

考慮到川口村山多石多,缺水缺田的自然狀況,他繞着村子反反覆覆走過多個來回後,オ召開班子會,會上當眾表態:

「我既然當了支書,首先就要辦好兩件事。一是水:二是廠。雖然焦家嶺引來了水,卻要仰仗外地的水源,隔三差五引水蓄水,儘管比過去好過百倍,卻還是不穩定。而川口村的大多數自然村則連這條件也沒有,依然缺水嚴重。沒有水生活都困難。還怎麼種好莊稼,糧食豐產呢?說建廠,則是因為川口山多石多土少水少,發展農業先天不足,想讓農民致富,就必須另闢蹊徑——發展工業。發展工業,就要建廠。這也是縣裡提出「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發展思路的原因。而建廠,也依然要解決工廠用水問題,所以,還是要以水為先。只有打成水井,掌握了水源,也就等於管住了龍王,要水來水,オ能穩農興工!」

思路明確,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聽就懂。大家也都一致同意這個決策。可是,聽新任書記說要碰硬打井、「管住龍王」大家還是頗有疑慮。

見新任書記就新的發展思路徵求村委意見,村秘書老景抽兩口旱煙袋開口:「振德啊!你說的路子,我覺得行!不過,徹底解決全村吃水問題,可不是容易的事。畢竟,咱村的先祖,打了不知幾輩子的井,都沒成。咱怎麼徹底解決吃水問題?都學焦家嶺引水著水?那也是外面放水陽有水、外面不放水,咱斷水,算不得徹底解決吃水問題啊!」

馮振德重重地點點頭:「對!僅靠從外面引水,並不算從根本上解決吃水難題。要治本,就必須打井。」

晚上馮振德開完班子會,早上就進省城請地質專家來川口普查水源。專家們帶着儀器山山嶺嶺查了幾天,還真找到了打井的地點。雙方馬上簽訂了協議,開始打井。

一聽說專家說川口村可以打出水,村里男女老少無不拍手相慶。幹完農活回來或者茶餘飯後,就聚攏到打井工地,觀看打井,問東問西,那場面和熱乎勁兒,一點兒不亞於逢年過節,圍着戲台子看大戲。鬧了一輩子「水荒」的老人老韓,拄着拐杖、被兒孫攙着趕到打井工地,聽專家說一定能夠打出水,高興地含着老淚感嘆:「看來,老天要開眼、龍王要顯靈了呀!」

旁邊的村秘書老景趕緊接過話頭,「老哥啊!可不能這樣說,這是科技要開眼,書記要顯成啊。沒有咱村支部書記拍板打井,決心'管住龍王』,可能咱村還不會打井。」

可是,打井兩個多月,眼見打到五十多米的深度了,還是不見一點兒水星,許多人沉不住氣了,圍着工地看打井、盼出水的人越來越少。偶爾,幾個老人外出或者回村路過工地,問問專家見水沒有。

專家臉上早就沒了昔日自信的笑容,擰着眉頭,搖搖頭,常常底氣不足的安慰老人:「別急!別急!再等等看!」

老人點點頭,不再問什麼,嘆口氣,搖搖頭走開。

馮振德雖然村里村外忙得沒個消停,卻還是每天都要抽時間到工地看看問問。

有時候,開完會已是深夜,他還照樣去工地探看。慢慢地,他就只是晚上去工地看了。

工地上的技術員小王不解,忍不住問他:「馮書記,你天天晚上開會呀?開會晚了,就不要再來工地了。」

振徳苦笑一下,「哪有那麼多會呀!我是專門趁晚上來的。」

「看來白天很忙啊!」瘦小機靈的小王恍然大悟似的點點頭。

「那也不是。」振德又搖搖頭。

「那為啥近來總是晚上過來呢?」小王迷惑了,眨眨眼。

振德坦誠地笑笑。

「晚上過來,看見的人就少。免得人們問我,打井這麼長時間為什麼總不見水,弄得我尷尬不好回答。也免得大家知道,我天天來,跟着焦心。」

……

終於在大家共同努力了三個月後,當從打井隊傳來了「鑽頭濕了」的好消息。馮振德知道鑽頭一濕,那就證明川口地下有水。既然鑽頭已經打到水了,那也就一定能夠打成水井!懸了三個月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

然而,命運像是跟川口人民開了一個玩笑一樣。雖然鑽頭濕了,但是只見「濕」不見水。根據打井隊多年的經驗分析,可能是井底卻存不住水,估計是井底下縫隙較多,水都從縫隙中下滲了,雖然能看到濕濕的泥土,但是卻找不到成股的水。這種情況,基本上再做任何嘗試也是徒勞。不過,看馮書記他一副不出水不肯罷休的架勢,他們也不好拒絕「搶救」。即便是死馬也要當活馬醫了。

第二天,塞秸稈,填泥巴…忙活多時,井底終於蓄上了水。

可是,沒等馮振德和其他圍觀的群眾笑容綻開,大家便再次苦瓜似的縮了臉。一是井底的過路水水量極小,二是井底的縫隙太多了。即便填塞了許多秸稈和泥巴,井底還是很難存水。百般努力後,最終還是一個結果:辛辛苦苦打出的井,根本不能當井用。

局面尷尬,無法收場了。打井隊表示該做的努力都做了,至此已經徹底無能為力。川口村的群眾卻不願花了冤枉錢,就此罷休。

馮振德也覺得不該就這樣不了了之。他拿出協議,認為這是打井隊勘察水源的失誤,應該再次助探,打出能用的新水井。

三個月的徒勞無功,也使打井隊對川口地質狀況徹底絕望,說什麼也不肯再輕易嘗試。何況,再打一眼井,需要的不是一筆小資金,而且要完全由自己承擔。區區打井隊幾個人,哪裡承擔得起?於是,打井隊便以已經打出水和川口地質條件只能打出這樣的水井為說辭,不肯再打新井。

馮振德多次爭取無果,只得咬咬牙,一紙訴狀把打井隊告上了法庭。

接到法院的通知書,小王受命到登封法院應訴。這是一件最難堪的差事,川口村百姓過去把打井隊奉為神明和上賓,如今,卻要法庭相見,他覺得實在難以面對,更不知道在法庭上怎麼與馮書記或其他人爭論是非曲直。說實在的,看到川口村百姓期盼打出水井的眼神,沒有人不為之動心的。沒有打成真正的水井,打井隊也都覺得愧對川口父老。可是,再打一眼井,畢竟還要一筆很大的資金,誰能承受得了?何況,誰有把握,再打,就能在川口找到水?打井隊也有打井隊的不得已啊!

經過幾個來回,法院最終作出一審判決:打井隊必須再賠償川口村一眼能解決實際吃水難題的井。

拿到判決書。馮振德送小王返回鄭州,去車站的路上,他再次袒露心聲。

「你們敗訴後,肯定還要申訴或上訴。漫漫官司路,不知要打到什麼時候了。說實在的,我是真不想打官司啊!我只想盡一份孝心。不想,打井沒打出水,卻打出了官司。」

說到動情處,馮振德突然心頭一酸,眼中熱淚盈眶,連說話的聲音都濕漉漉的。

小王似乎乍被雨水澆頭,打個激靈,心中的一泓柔情被打動,情不自禁地問:「打井盡孝?」

馮振德認真地點點頭。

小王在川口打井幾個月,對馮振德家裡情況已經相當了解,知道馮振德父親已經去世二十多年,母親也離世幾年了。所以,馮振德說到盡孝,他感覺很意外。

遲疑片刻,試着問:「你父母不是都去世了嗎?你怎麼還說盡孝呢?」

馮振德悠長的嘆口氣,深情開口:「是啊!在父母跟前盡孝,我是再也沒有機會了。可是,我得向川口村的父老鄉親盡大孝啊!我是川口的兒子,川口的父老都是我的父母。這也是俺娘離世前的交代。」

「你娘的交代?」小王心頭又是一震。

「是啊!娘的話,我會一輩子記在心裡。照她的話做,為村里父老盡孝,也是對她老人家盡孝。」

馮振德說了當初引水上山在自家窯頂挖水池的事,特別重述了娘當時說的話,說到後來,字字重如千斤。

「娘在臨終前還說,她和鄉里鄉親盼了一輩子,就想吃上自己村里水井的水,卻最終沒能圓這個井水夢。直到如今,我都欠着娘的一個井水債。」

哽咽一下,馮振德說不下去了。

川口缺水,川口盼水,這些小王都知道。可是,他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聽說「井水債」。既震動又驚奇,問馮振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焦家嶺引來「自流水」未滿一個月的時候,因為上游水源問題,水渠連續十幾日沒有放水。水管裡面的水,漸漸渾濁起來,說明儲存的水馬上也要見底了。不僅如此,由於長時間儲水,水質也發生改變,裡面生出了很多小蟲子。這惹來了很多村民對「引水上山」的不滿,大多矛頭也直對馮振德,一些冷眼嘲諷就傳進了振德娘耳朵里。振德娘不來身體剛剛恢復,這一急之下,病勢沉重起來。生命最終定格在了送往醫院崎嶇的山路上。臨走之前,嘴裡還在喃喃自語地說:「水……水……大家一定要喝水……喝上井水……井水就是好……喝……」

馮振德沉重地嘆息一聲,用近乎央求的口氣叮囑小王:「無論這場官司誰輸誰贏,我都希望你和你們打井隊幫我盡了這份孝心,還了欠娘的'井水債』;還了欠村裡的'井水債』。只要村里父老鄉親吃上井水了,娘也會含笑九泉的。」

得知了這段「井水債」的來歷,小王眼裡也早已淚光閃爍,稍稍遲疑後,終於重重地點點頭。

「馮書記,你的心,我懂了。不管打井隊怎麼辦,我都願意幫你。只是,打井隊那邊,還是領導說了算,我不知道能不能說服領導。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幫你盡這份孝心。」

馮振德感激地握住小王的手,「這就夠了!我們一起努力!」

……

可是,半個月後,馮振德還是接到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顯然,打井隊還是上訴了。

看來,官司還得打下去。馮振德對這場官司充滿信心,卻對這場官司沒有一點兒把握。

懷揣傳票,馮振德趕到市中院法庭,卻意外地沒有看到被告代表小王。他心裡不免一陣悽惶,看來,小王回打井隊後,肯定幫川口村和他馮振德說了不少好話,招致隊裡不信任了,這才在中院的法庭上臨陣換將。這樣猜測着,他既對小王滿懷感激,又滋生許多歉意。

陳述、提問、回答、爭論……法庭上的老套路,又開始重新上演。庭審剛剛進入高潮,忽然,法庭的門哐當打開,一個人徑直闖進法庭。主審法官示意暫停庭審,怒目直視着不速之客。

馮振德聞聲回頭,大吃一驚:進來的竟然是小王!他怎麼這個時候不期而至呢?

小王掃視一下眾人,朝法官禮貌地點點頭。

「法官同志,我是打井隊派來的——不好意思,打擾庭審了。」

主審法官皺皺眉頭,面容依然板結着。

「法庭有法庭的規矩,怎麼能隨便出入呢?即便是打井隊派你來的,你也應該與其他受委託人一起在開庭前到達。」

小王再次歉意地點點頭。

「是,法官同志,我是來遲了。原因是,打井隊剛剛作出新決定:同意走調解程序了。專門派我過來,向法庭提出申請。」

啊?馮振德聽到這個消息,驚喜異常。看來,小王回打井隊後做了不少努力終於說服打井隊領導了。

法庭上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也立刻緩和下來。小王告訴大家說:打井隊願意再給川口村打眼井,算是賠償。

法庭問馮振德還有什麼異議和要求。

馮振德爽快回答說,再打一眼井就夠了,其他什麼都不需要。

新的打井協議迅速達成。打井隊很快返回川口村,而且,這一次專門加強力量,增派新的地質水文專家馬文秀到川口村指導打新井工作。並且吸取上一眼井的教訓,打井隊工作格外細緻,反覆篩選新井地址,最後,終於在臨近老井村古井的西北方向確定了新井位置。

不知是應了那句「山重水複疑無路」,還是應了那句「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水井打到接近一百八十米的時候,終於打出爆炸性新聞:出水了!

川ロ村男女老少歡天喜地、奔走相告:水井打成了!水井打成了!水井打成了……

這是川口村的第一眼水井,這也是川口父老見到的第一眼深井,井深整整一百八十米!井是深了點,可是,每小時出水六十噸,勉強可以供給川口村六百一十戶三千多口人的吃水了。從此,改寫了川口村千百年來沒有水井的歷史,也用事實否定了先輩們輩輩相傳的川口地下沒水的傳說。

當第一股井水泵到地面時,圍觀的人們爭着喝喜酒似的品嘗井水。馮振德含笑站在人群後面,看着鄉親們喝水品水。不知不覺眼裡已經含了淚,恍惚間,也然有了醉意。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一起看看馮振德朝着一個方向走了十多步,然後,恭恭敬敬地端着碗,朝着遠方一鞠躬,把水灑在地上。

大家不知怎麼回事,只是默默地看着,沒人出聲馮振德卻是滿眼含淚,淚眼含笑,默默在心裡念叨:「娘——咱村打出井水了,您也嘗嘗咱村的井水吧!」

解決了最基本的吃水問題,接着就是村民致富的問題了。馮振德擔任村支部書記時,就已經根據川口村的自然條件,作出了規劃:川ロ村山多地少,農業基礎薄弱,農民要想脫貧致富,只能另闢蹊徑,依據自身條件建廠上企業。經過考察,村里很快建起一個蜜茶飲料廠,不久,再建起一個磚廠。接着,又是水罐廠、鋁石礦、機械廠……

隨着村里企業發展,川口村又打了第二眼井,來滿足工業發展需要的用水問題。

隨後,在得知周圍村子來川口村買水的情況後,馮振德決定為了幫助周圍村用水方便,再打第三眼井。新井打成後,馮振德又在焦家嶺建了新水池,把村里三眼井的井水引到嶺頭,一下子解決了大治、王村兩個多鎮八個村莊一萬多口人的用水問題。兩鄉八村的群眾感動不已,專門在水池邊建起一座喜水亭,作為紀念。

登封縣委縣政府還專門立碑紀念,請來省里的大書法家陳天然親筆題詞:萬人吃水工程。又指派縣裡的筆桿子總結馮振德的打井歷程,編成對聯刻在喜水亭的柱子上。聯日:

歷四年打三井建七池六站投百萬資金偉業悠悠;

通八村達兩鄉跨十嶺九溝供萬人吃水豐功巍巍。

鄉政府覺得臉上光鮮,又請來省里的豫劇團,唱大戲三天,熱鬧得賽似過新年鬧元宵。

在馮振德引發、帶動和幫助的山村打井熱很快的流行起來。特別是在專題片《喜水亭》在河南電視台播放後,短短兩年,西劉碑村、亞山村等多個缺水山村都相繼打出了水井,整個大冶鄉轄區的吃水、用水難問題得到了大大緩解。當初省里編劇來採訪馮振德,一連三趟都沒有見到忙着幫周圍村民打井的馮振德,還戲稱這位打井明星為「井瘋子」。馮振德成了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帶動經濟發展的明星書記。一時間,不僅縣領導、市領導經常到川口村考察,就連國家領導到河南,川口村也常常是領導視察基層的候選存、預備村。

致富求經路

求經「二耐」

就在鎮委書記看到川口村近些年發展成績,提出想讓馮振德出任鎮長一職的時候,卻被馮振德一口回絕了。並且他還主動提出要去登封市第二耐火材料廠工作,用親身經歷去求取促企業發展的真經。鎮委書記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但並沒能改變馮振德的心思。最終,馮振德如願以償地把村支書的接力棒交接給了馮春生,他則以廠支部書記的身份走進了登封市第二耐火材料廠。

進廠以後,馮振德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村支書那一篇返過去了,如今,我是來當學生哩,領導如何安排,我就如何干。」

看到馮振德如此低調,讓四十多歲的董遂振廠長有些意外。幹事業的人與幹事業的人往往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但是經過幾番接觸,確實感覺到了馮振德是個可以一起創業的人,他料到了馮振德會在二耐「入戲」,卻沒有想到馮振德「入戲」之快、之深。最初,他是很少在厂部書記辦公室里見到馮書記,隨便一問,書記都是在車間裡跟技術工人學習技術呢;後來,他又很少在廠里見到馮書記了。一接書記電話,就是在外地與銷售員一起跑銷售……

董遂振既吃驚,又敬佩,更是美滋滋的。有這樣一個書記在廠里,那就是面活旗幟,還愁帶不起一支鋼鐵般的團隊?還愁創造不了業界奇蹟?

果然不出董遂振所料,僅僅半年後,馮振德就啃下國內鋼鐵巨頭上海寶鋼的訂單,為寶鋼新上的煉焦爐、蓄熱爐、熱風爐等六個爐子供應耐火磚。這一個訂單就超越過去十幾個訂單的總和。這可真是大手筆啊!二耐全廠為之震動,董遂振更是連連讚嘆:出手不凡!然而,一個震動餘波未息,另一個震動又接踵而來一年多後,馮振德通過在銷售中的大量市場調查,竟主動建議二耐面向國際市場,再上硅磚新生產線。硅磚屬於耐火磚中的高端產品,價值高,國際市場缺口大。但因為硅磚在窯爐、工藝、技術上要求苛刻,生產難度大,很多耐火材料廠家根本生產不了。

在耐火材料行業摸爬滾打多年,董遂振自然知道這個新生產線有着海量的市場空間,十分具有誘惑力。就國內市場而言,還沒有一家真正具有可靠技術和形成生產規模的廠家。上這個生產線,就意味着自己要探索新技術、開闢出一條新路子。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代價呢?最終又能不能成功呢?他心裡沒底,只有召開廠委會集思廣益。但是廠委會上大家的意見並不統一。董遂振只好暫時把事情壓了下來,讓馮書記再詳細地把新生產線的可行性計劃書好好完善一下再說。馮振德雖然心裡不舒服,但是也爽快答應下來在深入地把計劃書研究研究。

馮振德為了倒逼企業上新工藝生產線,可謂費盡周折。他大膽做出決斷,先與日本一家企業簽訂了硅磚供貨合同。想利用日方等鍋下米催生自身企業的技術升級。當他把合同放到廠長董遂振辦公桌的時候,這種「先斬後奏」的方式讓董遂振吃了一驚,他決然沒有想到,馮書記對技術改革的決心如此堅定。但是這個合同執行中的困難重重,一沒有技術,二沒有生產線,董遂振犯起難來。

馮振德像是看出了董遂振的心思說:「能夠這麼快簽到日本這個合同,說明現在國際市場上硅磚短缺,咱們一旦生產線完成,一段時間內肯定會領風尚之先,就不用愁沒有用戶和市場了。其實,幾個月前,在關注國際硅磚信息的同時,我就已經留意國內有關人才和技術信息了。只要你下了決心,我就保證一切都會有的。」

董遂振和馮振德相視一笑,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

尋才納賢

馮振德得到董遂振支持後,連廠委工作布置會議都沒顧上開,就連夜趕往洛陽耐火材料研究中心請專家。原本一門心思想請研究所的工程師張廣治出山,但是張廣治卻說自己是理論研究專家,在實際工作中經驗不行。雖然自己很佩服馮書記一無人才、二無技術、三沒有硅磚生產線的前提下,就跟日本企業簽訂供貨合同的勇氣。但是自己確實在生產一線上幫不上大忙,不能耽誤二耐廠。

馮振德如冷水潑面,確實沒有想到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他多方的努力之下,張廣治給他推薦了一個叫邱元珍的偃師人。可是偃師縣那麼大,僅僅知道一個人名,想找到那真是大海里撈針。這可急壞了司機小魏和馮振德。

「沒辦法啊!老張好不容易才想起老邱,但兩個人既不是一個單位的,也來往不多,甚至這兩年都不通信息了,他也僅僅知道老邱是偃師的。」馮振德也顯得很無奈,但還是安慰道。

到了偃師縣城,思考一路的馮振德已經有了找人的章法。他先從科委、科協等科學技術部門打聽,認為像邱元真這樣稀缺的專家,科技主管部門一定有聯繫有檔案,不料,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竟然沒有邱元真的信息資料。從科委、科協出來,他又到公安局,請求戶籍管理人員幫着查找。公安戶籍民警出於對公民個人隱私的保護,要他出具上級公安機關同意他查找邱元真的證明。他自然無法滿足人家的要求,只得作罷。

幾個單位跑下來,一無所獲,天色卻漸漸昏暗下來

小魏見書記又累又失望,小心翼翼地提醒:「馮書記,天都黑了,照咱這種找法怕是十天半個月也不會有結果。我猜,會不會是他張廣治嫌你煩他,隨便編個人名,胡亂說個縣名,支你走呢?要不,這麼個大專家,怎麼科委、科協都不知道呢?咱們還是回去吧?」

馮振德皺着眉頭,沉默一會兒,頗顯自信地搖搖頭,「不會!老張不會騙我,那樣一個正派、嚴謹的專家,不會隨便騙人的。」

小魏嘆口氣,也無可奈何地搖搖頭,「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難不成就這樣一個單位一個單位、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得問下去?」

他這樣說,本來是想難為一下書記,讓書記知難而退。誰料,書記竟堅定地點點頭。

「沒有巧辦法,就用笨辦法——哪怕是大海撈針、沙裡淘金呢,也要找到邱元真,找不到人,我們就不回去。」

就這樣兩人一路懷揣着心思,逢人就問邱元真的下落,一直沒有人知道。直到二人在忙活了一整天,到小店裡吃飯的時候,馮振德習慣性地站在櫃檯前和服務員攀談並問詢偃師哪裡姓邱的人多。就在服務員搖頭表示不知曉的時候,從飯店打掃衛生的中年婦女表示她知道哪裡姓邱的人多。真是「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馮振德精神為之一振,急忙笑臉相迎。

從中年婦女那裡得知,她雖然不認識邱元真,但是偃師縣緱氏鄉姓邱的人比較多。馮振德吃過飯,對這位中年婦女表示感謝後,就立即踏上了尋人之路。到達緱氏鄉後,他們又輾轉問詢多人,終於找到了邱元真的家。

馮振德把廠里情況和輾轉求才的經過和邱元真講了一遍。非常誠懇地邀請他到廠里主持新生產線的籌建。邱元真自知文化水平有限,加之年齡也大了,本不願再出遠門。但經不住馮書記這樣真誠相邀,被馮書記的真心所深深地打動,於是答應跟馮書記回二耐廠。

曲折求索

邱元真到廠後,硅磚生產線很快上馬,日本客戶黑崎播磨株式會社也派來了產品監製專家今川富清,國內國外專家匯聚一處,全廠信心大增,就連原來反對上硅磚生產線的廠委們也轉變了態度。

這年農曆十月,二耐新上的硅磚生產出了第一爐硅磚。但是合格率在日本產品監製專家今川那裡僅僅達到可憐的8%。再經過優化改善後,第二爐硅磚出爐,346個磚號也僅有2個磚號的產品通過驗收,其他地統統不達標,合格率也只有20%。一時間,廠長和馮書記的壓力倍增,今川監製也要求立即回國向上級匯報情況。最終日方還是對二耐失去的信心,這筆合同還是沒有能夠保住。兩爐的磚,讓廠里前後損失了近百萬,而且還要賠償日方合同違約金,馮振德面前的困難和壓力可想而知。

隨後,經常委會舉手表決決定,硅磚項目被終止了。

可是馮振德,心裡憋着勁兒,他暗暗發誓要把這塊難搞的硬骨頭啃下來。

正在此時,邱元真也因心臟病倒下了。馮振德一邊在鄭州醫院陪護邱元真,一邊在廠里繼續做協調,兩頭拉扯的沒日沒夜。這段難熬的日子是馮振德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但他仍然保留着對新工藝的信心,依然對邱元真充分信任。

在馮振德多方協調之下,廠里勉強同意他們最後一次再出一窯磚。終於在1995年春,二耐廠的第三窯硅磚出窯,合格率達到了80%,硅磚製作宣布成功。

再次讓賢

經過馮振德親自率隊43天的業務攻關,先拿下了國營企業河北邯鄲鋼鐵廠焦爐項目的硅磚合同,單標合同總額八百七十萬元;隨後他又頂着病痛拿下了平頂山焦化廠硅磚爐子的項目,並且回復和日本方面的供貨。登封二耐的硅磚很快聲譽鵲起,除了原有客戶增加後續訂單外,上海、太原等地的國內訂單接連而至。短短二三年間,二耐硅磚又出口韓國、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德國等二十三個國家和地區。登封二耐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甚至成了硅磚行業的國家標準制定者。

1996年下半年,為滿足市場需求,二耐一分廠正式建成幾天後,新廠馬上就要剪彩運行了,廠長人選卻還沒有定下來。本來,董遂振心中早有人選的,他認為:論眼光、胸懷和能力,均非馮振德莫屬。可是,他私下若隱若現跟馮振德透露這個想法後,竟然都被婉言謝絕了。

馮書記向董遂振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兩個原因:一、我已經是五十有二的人了,年紀大、文化底子薄,長遠看,出任廠長會影響企業的大發展:二、我已經暗暗物色了一個合適人選,他年輕有為,文化層次高,由他掛帥分廠廠長,必然會給我們的企業增添新的活力和發展動力……」。

畢竟馮春生進廠時間短,資歷不深,歷練不夠,已經接二連三地飛速提拔,顧慮再三,董遂振沉吟着猶豫起來。

馮振德看出他的心思,主動介紹說馮春生曾經干過一個村辦小機械廠的廠長,就是看他把廠子經營得有模有樣、紅紅火火,馮振德任川口村支部書記時,提拔他出任村委秘書。後來,馮振德又把村支部書記讓給他,自己到二耐專心摸索干企業的路子。馮春生干過三年村支書後,也學着老書記的樣子,主動讓賢給更有能力的人,自己則重新追隨馮振德到二耐干銷售,儘管曾經是廠長、村支書,卻不在乎屈尊紆貴、公主下嫁,從一個普普通通的銷售員做起,直至靠成績做到廠里的財務主管。這樣一個人還不敢放心大膽地提拔重用,還有什麼樣的人可以放心提拔呢?

番介紹,用事實說話,用成績說話,盡顯馮春生的能力和風格,董遂振終於打消顧慮,一拍大腿,當即拍板。

「好!就是他了!明天廠委會就正式提名馮春生出任分廠廠長。」

事業騰飛

風一程,雪一程:雨一程,泥一程。馮振德以總廠書記的身份帶着新廠一步步走過坎坷,走過艱難,漸漸走進事業的豐收季節。

2003年金秋十月,萬山飄香。馮振德站在山西省孝義縣的一處山嶺上,眺望一陣嶺下瓜果飄香的田野,再回頭看看身後一處樓房林立的新廠。心裡暖洋洋、甜滋滋的這處新硅磚廠是他剛剛一手注資建起的。算來,從他進入二耐涉足企業經營到今天,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他也從壯年進入兩鬢斑斑的花甲之年。但他仿佛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老年,依然像剛剛馳入高速路的新車,一往無前地飛奔。自從2002年,他力主上馬納米微粉生產線後,企業就一直領跑硅磚行業,飛速發展:2003年,他獨資在登封市盧店鎮、大治鎮、告成鎮三鎮交界的槐樹坪建起一座硅磚新廠。依然像過去一樣,他沒有出任廠長,而是由他年富力強的兒子馮嵩濤擔綱新廠的第一主角兒。他則規劃着更大一張宏圖:讓硅磚發揮最大化地效益,帶動更多貧困地區的發展,讓更多深山僻壤的父老鄉親就業脫貧、工作致富。

2003年9月,他應邀與山西高平市合作辦廠,不僅注入資金,還帶着廠里的專家、工程師親臨高平硅磚廠進行技術指導:同月,又與寧夏銀川市簽訂合同,合作辦廠;進入10月,他再次拍板,幫助山西省孝義縣發展硅磚產業,投資建廠。僅僅四十四天,又一處新廠便在三晉大地的崇山峻岭間拔地而起。

喚醒孝道

馮振德把企業辦到的山西孝義,在得知相王村吃水困難時,他不由地想起了曾經的焦家嶺,心中十分感慨。他決定要為相王村打一眼井,經過一系列的努力,一眼七百米深的井打成了。

開始正式供水那天,相王村為了感謝馮振德打井送水的功德,專門搞了個慶祝儀式。水井旁邊打起個台子,台子上拉起紅形彤的橫幅,台子周圍插滿了彩旗,五顏六色隨風翻卷舞動。但是馮振德卻沒有參加什麼慶典,他關心的是相王村躺在床上的老梁頭。老梁頭十分感激馮書記打井救困的善舉,多次向馮書記致謝。並借用馮書記的手機,給遠在上海的兒子報個喜。

打通電話,梁老漢先問了兒子和小孫子近況,然後喜滋滋告訴兒子:現在家門口有了廠,不用出遠門就能工作掙錢了;村里也通上了自來水,再也不用大老遠挑水了。如果不想在外漂了,就回家來。

電話那邊,梁老漢的兒子也很高興,說知道家裡有了這樣的變化,就放心了。他們在外也挺好的,不用擔心,暫時還沒有回家就近工作的打算。

梁老漢聽着聽着,臉上的笑容漸漸退去,些許失望浮上面孔。末了,乾脆砸嘴,打斷兒子:「孩子!不跟你繞彎彎兒了,我和你娘都想孫子。還有,這兩年,我和你娘身體也大不如從前了,老毛病、新毛病三天兩頭找上門來,所以呀,就是想讓你們回來,和我們一起住,有個照應什麼的。」

「哦——」電話那邊顯然很意外,頓了一下,才又期期艾艾地說話,「爹呀——你說的——我、我都理解,可——是——你、你兒媳和孫子在上海住習慣了,都、都——不願回去啊!你看——」

梁老漢臉色驟然一黑喪,鼻子裡呼呼氣粗起來,拿着手機的手不住顫抖。

「那你們就永遠不要回來了!」

口氣很不客氣,甚至有些決絕。

馮振德雖然聽不見梁老漢的兒子在電話里都說了些什麼,但從梁老漢婉言或者直說的話語裡知道,兩個老人熱切期盼着在外工作的獨生子帶着兒媳和孫子回來,兒子顯然沒有答應。

梁老漢長吁短嘆幾聲,又滿面悔恨地拍拍蓋在身上的被子。

「也怪我們老兩口啊!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只知道督促他死讀書考大學,這可好,他考上大學了,畢業工作了,娶妻生子了,卻不管我們老兩口了一早知道有今天,我就讓他多讀讀《孝經》和《二十四孝》了!」

馮振德心裡忽閃一下,似有所悟:是啊!只有喚醒子女的孝心,父母才會晚年幸福;也只有喚起全社會的孝心,才能家家和諾幸福。

只是,該怎麼做才能喚醒全社會的孝心呢?

從山西回到河南,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馮振德的心頭,既揮之不去,又苦無良方。

轉過年頭,就是2004年春天了。清明節這天,天氣晴朗,暖風融融,空氣里瀰漫着母親懷抱的氣息。吃過早飯,馮振德跟兒子馮嵩濤打聲招呼,說是晚到廠里一會兒,算是給廠長兒子請了假,就徑自出了門。

他沒有說到哪裡去,要幹什麼。不過,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兒子和家人都知道他會去哪裡和幹什麼。清明節,中國人傳統祭祀悼念已故親人的節日,馮振德自然也要到父母的墳頭表達哀思。不過,讓家人不解的是:這些年,他總是比家人提前一步,早到墳頭一會兒。似乎,那一會兒,是他和父母獨處的時刻,只能他一個人獨享父母的寵溺,不允許任何人打擾和分享。當人步入老年的時候,心態上往往會返老還童,變得單純和任性起來。他清明祭祀親人的變化,可能就是這種緣故。家人習慣了,也就順着他,不問許多。

父母墳前,他擺了供,化了紙,磕了頭,從口袋裡掏出一個信封。這些年,他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每當清明節、父母誕辰和忌日等祭祀親人的日子,或是有什麼高興、不高興事的時候,他就會寫成信,來墳前念給父母聽。這是他跟陰陽兩隔的父母說得私房話,不想任何人聽到,這也正是他在清明節早到父母墳前會兒的緣故。微風裡,他展開信,噙着淚低沉呼喚一聲:

「伯、娘——」

嗓子哽了一下,他繼續念信:

「振德又來看您二老了。現在,咱家越來越好,咱村也越來越好,咱廠也越來越好——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要成立集團公司了。聽到這些,您二老應該放心,應該高興了吧?」

不經意間,微風拂過,墳頭一簇嫩黃色的無名小草花輕輕晃進他的目光中,憂飽化成父母燦爛的笑臉。他信以為真地笑笑,脫開信里的字句,臨時添加內容:

「伯、娘——我看見你們高興地笑了——說實話,我也高興。不過,我還是有些遺憾:遺憾您二老沒法親眼看到這些:遺憾我不能在您二老膝前盡孝。有時候,看到人家給老父親、老母親端茶倒水,或者陪着爹娘散步聊天,我就常常想,如果那時我陪着您二老該多好啊!娘——記得小時候,我偷人家油菜苗,你罰我跪在當院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能讓人家孩子好好孝敬人家父母,也是一種孝。你說的樸素家常,咱村裡的老秀才說得簡明,那叫:孝行天下。我不能在你們膝前盡孝了,但我還想遵循您當年那句話,為您和俺伯盡孝,做一件孝行天下的事辦一個孝道獎。你們看中不中?」

在一次會面中,馮振德和郭振峰、釋恆君兩位吐露了自己想辦一個覆蓋面大的文化活動,搞一個全國性孝道頒獎活動——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三人一拍即合,共同投身到了這項大事之中。

經過多方籌備,2004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首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在嵩山法王寺殿前廣場隆重舉行。

原本庄嚴凝重的大殿一改往日的肅穆和寂靜,大殿前檐下掛着一條十米長的紅色橫幅上印着方正端莊的黃色黑體大字:首屆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橫幅兩邊,又分別垂掛着幾條紅色豎幅,豎幅上悉數印着祝賀大會成功召開的字樣。殿前月台的四邊,插滿了各色小旗子。月台四角,則升起四個巨大的紅色氫氣球。在寺院特有的香風裡,修長的條幅輕輕鼓盪,小小的彩旗獵獵飛揚,飽滿的氣球悠悠浮動……整個西方聖人殿被這紅紅綠綠的橫幅、彩旗和氣球裝點得一派喜慶和熱鬧。

馮振德、釋延佛、郭振峰、釋恆君及邀請的北京文化學者、教授和地方領導坐在主席台上,微笑地看着魚貫而入的參會嘉賓,等待全員入場後,大會開幕。

漸漸地,原本笑臉盈盈的馮振德、釋延佛、郭振峰、釋恆君等最初的大會發起人不約而同地皺起眉頭。入場的人員越來越多,除了會前邀請的十佳孝賢、優秀孝賢、有關嘉賓和媒體記者外,依然還有聞訊而來的寺廟香客和附近群眾,原定一百多人的會場,陸續湧進二百多人,坐席明顯不夠,許多人擠擠打槓站在坐席後面和兩邊,會場秩序不免有些亂。

馮振德看看手機上的時間,已經超出預訂開幕時間半個多小時了。他朝釋延佛遞個眼色,果斷建議:讓知客僧帶領幾個寺僧到台下維持好秩序,然後,立刻開幕。

台下終於安靜下來,大會宣布開幕。例行鳴炮奏樂後,法王寺立刻籠罩在片濃濃的節日氣氛中。釋延佛代表法王寺致開幕詞。然後,十佳孝賢依次上台介紹自己的孝行事跡……

「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這一辦就持續了17年,直到2020年「第十七界全國十佳孝賢頒獎大會」閉幕後,馮書記一直奔波於訪孝賢的路上……

我心目中的馮振德老先生,的的確確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愛心、有血有肉的人,他愛妻子、愛兒子,愛孫子、孫女,愛同事,愛學生,愛黨,愛人民,愛事業。既像運籌帷幄的將軍,又像衝鋒陷陣的士兵;既像橫刀立馬的戰將,又像激情澎湃的詩人;他有着農民一樣的憨厚,母親一樣的慈祥,父親一樣的寬厚,又有着儒將風度和大丈夫的氣概。馮振德老先生的一生,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他善良、堅強、決斷、深明大義。當災難接踵而至時,他毅然承擔;在遭受挫折時,他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向命運挑戰。他在善良、隱忍和包容之外,也有着男子漢的俠義與豪情。我被馮振德老先生的人品和文品深深地打動了!他身上的道德力量是震撼人心的。在他身上鼓盪着浩然正氣!

馮振德老先生忠誠黨的事業,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千山萬水。

馮振德老先生奔走祖國大地,博覽華夏山川名勝、了解風土民情、發現孝賢典型,為宣傳、弘揚孝賢文化立下了汗馬功勞。

馮振德老先生與人相交,是心與心的相通,情與情的相連,不趨利,不求報。

馮振德關心同志是由本來的人性中的善性所致。作為一個聞名河南省的孝賢文化奠基人,他是在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人,他是在盡人對人的愛。如果說有什麼動機的話,那就是為了讓生命少一些負荷,多一些輕鬆;少一些煩惱,多一些愉悅;少一些酸苦,多一些寬慰;少一些萎靡,多一些精神。

我心目中的馮振德老先生,擁有詩人的胸襟。他雖然不是個騎馬打仗的英雄,可他擁有英雄的膽略和骨氣。

在馮振德老先生身上,既有品如松石的一面,他還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人若秋水的一面。他的品格似松石,他的情操若秋水。這正是:「品如松石香在骨,人若秋水玉為神。」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孝賢文化奠基人——馮振德。

沉痛悼念馮叔叔

勤勞一生為公為村民

宣揚孝道留德留子孫

侄兒吳素濤敬輓

2023年12月12日


悼念馮老隨寫

蒼天落淚變紙飄

嵩山穿孝為英豪

痛失孝道首創人

孝賢楷模至德高

一生為公眾人贊

山河嗚咽路白道

草木掛霜如纏紙

猶如哀杖在哭嚎

雲貴川里您掛匾

東北三省有您言

北京學府傳孝道

梁家河村您笑談

孝賢評選您調研

感人事跡您落淚

全國孝賢不一般

與世長辭您走好

嗚呼哀哉道心田

侄兒素濤

馮老從第一屆一直做到第十七屆,二十年堅持做一件事,可歌可泣,緬懷馮老音容笑貌,感恩老人家的大德大行,馮老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合十][合十][合十]祝老人家一路走好[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

張延芳

您匆匆駕鶴西去,讓我們失去了一位至親至愛的長者,失去了一位永不再回的親人,再也聽不見您溫馨的叮嚀,再也看不見您親切的身影,驚聞噩信,痛心難平!

願您在天之靈得以安息,我們會永遠懷念您。

馮老一路走好[合十][合十][合十]

張繼強

2023.12.12夜

唁電

沉痛哀悼馮振德老先生千古!

驚悉馮振德書記逝世的消息,悲痛萬分[流淚][流淚][流淚] 馮總是一位偉大慈善家,好朋友,20多年來,為了中華的孝賢文化發展,不辭辛勞,嘔心瀝血,披荊斬棘,蹋破鐵鞋,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連續舉辦了17屆孝賢文化表彰大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崇敬,馮總的一生,是一位傑出的孝賢模範,領頭羊,為人光明磊落,大公無私,做出了他卓越貢獻,為中國孝賢文化帶了個好頭,感動九洲,取到了良好的作用,祝願他老人家一路走好!早登極樂![合十][合十][合十]願向馮總的家屬表示親切慰問,節哀順便!

中國武陵山區許氏文化研究會——許成功

驚聞馮振德老先生駕鶴西歸,不勝悲痛![流淚][流淚][流淚]

老先生一生積德行善,不辭辛苦地崇聖敬賢,推行孝道教育。祈願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往生極樂淨土,乘願再來[合十][合十][合十]

傳奇一生

不負使命

尊聖敬善

仁慈博愛

竭盡一生

弘傳孝道

如今願滿

含笑西歸

天津幸福家園養老院,第十三屆孝賢 張俊芳

2023年12月12日

馮振德老先生,你別走!我看到了,您的親人、朋友和孝賢之星都是這樣在心裡呼喚着。悲聲難挽流雲住,哭音相隨野鶴飛。你知道嗎?此刻大家在您的老家為您設立了靈堂。不管相識不相識熟悉還是陌生,人們的哀思和悼念如潮水般不可阻擋。一封封唁電唁函,一條條挽幛輓聯,如哀惋而憂鬱的詩篇,升騰着追念您的情感。當擁擠的人流緩緩地向您的遺體辭別的時候,我的視線又一次模糊了……

學富雕龍文修天下,才雄走馬星殞人間。數年教誨,數載深交,遂為九泉之客,哀哉!悲哉!痛哉!

此時此刻,在您的老家,親人們的的淚水如嘩嘩啦啦的雨聲,震天撼地,這也是大家對您的歌頌,對您的懷念,也是您那悲壯的靈魂感化了蒼天大地,人們不願放您走啊!大家的眼淚,對於您是多麼可憐的安慰啊!不,敬愛的馮振德老先生!我們的每一顆心,都是您的一座不朽的紀念碑!

馮振德老先生,我為您哭泣!

哭您!我的恩師、我的摯友——馮振德老先生![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