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海鎮龍山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海鎮龍山寺,位於晉江市安海鎮鎮北龍山之麓,故名龍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系1983年國務院確定的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也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寺,始建於隋皇泰年間(618-619),初名普現寺,又名天竺寺,俗稱觀音殿。安海龍山寺是台灣四百多所龍山寺的祖廟。

中文名 龍山寺

外文名 Longshan temple

所在地區 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

位於 安海鎮龍山之麓,

始建於 隋皇泰年間(618-619)

別 名 觀音店

寺廟簡介

龍山寺,位於晉江市安海鎮鎮北的龍山之麓,故名龍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系1983年國務院確定的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也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隋皇泰年間(618-619),初名普現寺,又名天竺寺,俗稱觀音殿。

規模之大

龍山寺以其宏偉的規模,非凡的氣勢,嚴整的布局,奇妙的結構和巧奪天工的雕刻藝術而名噪海外[1] 。同時,她那遍布台島數以百計的分靈,如同當年泉台兒女開發寶島台灣的座座豐碑,成為密切泉台關係的重要橋樑之一。安海龍山寺中素稱有三寶。那麼到底是哪三絕呢?第一就是,寺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觀音,相傳取用原本廟前整株巨樟雕刻而成,頭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雕眾多小佛首,迭作帽狀;主手合十,兩側旁支一千零八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團扇,姿態各異。如今千手千眼觀音堪稱珍稀國寶,舉世無雙。

石雕藝術

形若騰雲,神采飛揚,栩栩如生。一雙鱗甲相間的龍爪,分別捧出一磬一鼓,如用細鐵條輕輕敲打,磬顯磬聲,鼓傳鼓聲,真乃出神入化,巧奪天工,為閩南獨特的石雕工藝傑作。 第三寶是大殿有整板樟木大門扇,鐘樓有整木鑿空大鼓,系隋代製作。此外,正殿還高懸明代大學士著名書法家張瑞圖題寫的「通身手眼」匾額,更是彌足珍貴。寺內外古木參天,芳草處處,景色非常迷人。金剛殿後庭院有個亭榭,叫「天壇」,是供善男信女禮拜梵香的地方,又稱「拜亭」。天壇式樣奇特,風格奇麗。它共有四權白石方柱,托架着莊重的屋頂,絳紅色的琉璃瓦砌成。飛檐翹角,龍翔風舞.四個翹角冀部都飾有小陪事務一,雕鏤精細,美不勝收,顯得玲瓏剔透,精巧纖麗而且又厚重端莊.天壇石柱上刻有: 「龍勢起羅裳特開寶宇,山峰屏紫帽水護琳宮」。又壇上力;懸掛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的「龍山寺』匾額。這是趙老1983年來龍山寺參觀時,應寺主之請題寫的。穿過天壇,走上石階便是圓通寶殿。圓通寶殿是龍山寺主體建築。始建於隋朝,晚清重建。大殿是重檐歇山式建築,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通高11.8米,面積483平方米。朱檐紅牆,』飛檐重疊,如翼高翹,四周設有小迴廊。屋脊正小有一座五層小寶塔,屋脊兩端有兩條騰躍的瓷雕青龍,朝向寶塔,為雙龍護塔,鎮邪攝吉之意。而莊重的大屋頂的其他部份,裝飾走獸飛禽,雕工精良,妙趣橫生。殿前拱眼壁-上,各種圖案浮雕素雅大方富有立體感。殿堂高梁大柱,彩繪斗拱,富麗堂皇。更令人讚嘆不已的足殿前的那對蟠龍石柱。只見兩根青*石柱,蟠盤着一對腳躍的飛龍,左右相峙而立。這對行龍俯身蟠盤而下,昂首翻騰而上,狀若騰雲,神采飛揚,栩栩如生。一對鱗甲相間的龍爪,聚神合抱,分別捧着一鼓一磐,這鼓和磬卻能鼓傳鼓聲,磐顯磐音。

布局結構

大殿有三大門,門眉懸掛歷代書法名家字匾。書法風格意致蒼鬱、沉着大雅[2] 。 進入大殿,頓覺莊嚴曠廓,肅穆清靜。大殿內陳設輝煌,幢幡垂扎,宮燈高懸,燭光搖曳,香煙繚繞,一派神秘莊嚴的氣氛。一抬頭便可以看到在第一支楹梁底下釘着-長木條,上而寫着,「大唐貞觀十三年魯國公程知節捐奉壹仟督修」。大殿正面供水千手眼觀音。這尊佛像, 身高2.3米,身披蓮服,兩腳微露,跣足立於石雕蓮台之上。頭戴花冠,花冠正中雕-坐像,上雕眾多小佛首,迭作帽狀。眉清目秀,耳大嘴小, 面豐頭圓,顯得莊嚴慈祥。兩主手帶鐲,垂彎合掌於胸前雙側向上或向前旁生-千零八支手,每隻手的掌心郫精雕着一隻慧眼,手上分別掌着法器、鍾、鼓,書卷、珠寶、花果、樂器等多種物品、姿勢各異,形態不一。整座佛像取自千年樟樹的軀幹:,雕刻層次清晰,結構勻稱。在統一中寓有變化,在變化中又烘託了主體,顯得生動自然,華麗精美。這在古代木雕藝術中,確實足,-件難得的藝術瑰寶。

文化價值

相傳古時該地原有一巨樟,濃蔭蓋地,夜發祥光,時人崇之。東漢時高僧一粒沙認為這是一棵異樹神木,於是請工匠把它雕成了一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隋越王皇泰年間(618-619年)始建寺奉祀。明天啟三年(1623年)重修。該寺歷千餘年,傳布廣遠。唐宋以來,龍山寺的香火便隨着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海外。在東南亞台灣等地尤其突出,僅台灣就有二百多座同名的寺宇,其中最著名的是鹿港龍山寺和台北艋龍山寺。 一座寺牽起閩台兩岸情,在寶島台灣,有400多座龍山寺,他們是由安海龍山寺分香過去的。「龍山寺促進了閩台之間的民間交流,對研究閩台文化也存在重要的價值。」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出寶陽介紹道。 在台灣的400多座龍山寺里,其中最有名的是鹿港龍山寺和台北艋舺龍山寺,它們與安海龍山寺的關係較密切。在台北艋舺龍山寺內,還雕有一副楹聯:「分南海支流派接安平普渡慈航超萬劫,占東瀛勝地靈鍾文甲重修寶剎辟三摩」,可見該寺分靈於晉江,是安海龍山寺的支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