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第斯神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地斯神鷹
原圖鏈接  
安地斯神鷹-1
原圖鏈接  

安地斯神鷹學名Vultur gryphus ),別名康多兀鷲安地斯禿鷹南美禿鷲南美神鷹安地斯神鷲,為隼形目美洲鷲科、安第斯鷲屬鳥類,是南美洲的一種新大陸禿鷲。 1758年命名,無亞種。牠們分佈在安地斯山脈及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的國家象徵,亦是智利的國鳥。棲息於海拔3000-5000m的岩壁。善於翱翔,能藉助山間的上升氣流升高,並悄無聲息地飛越溝壑大川。曾被西班牙殖民者大肆捕殺導致瀕臨滅絕。是西半球最大的飛行鳥類

安地斯神鷹是黑色的禿鷹頸部底環繞有一圈白色羽毛,兩翼上有很大的白斑,雄鷹則更為顯眼。頭部及頸部接近沒有羽毛,呈暗紅色,會因應情緒而變色。雄鷹頭上有一個暗紅色的肉冠。不像其他猛禽,安地斯神鷹的雄鷹體型較雌鷹大。

安地斯神鷹主要吃腐肉,喜歡如鹿歐洲牛等大型動物的屍體。牠們5-6歲就達至性成熟,每次會生1到2枚蛋。牠們是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可以活到50歲。

安地斯神鷹經常出現在南美洲的傳說神話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牠們列為近危。牠們受到失去棲息地及二次中毒所威脅。在幾個國家已經有保育及飼養的計劃。

分類

安地斯神鷹是由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於1758年所描述,其最初的學名一直緣用至今。[1]名是直接取自禿鷹拉丁文[2]種小名則是來自古希臘文的「γρυπός」,意思是「鈎鼻」。[3]

安地斯神鷹及其他六種新大陸禿鷲的準確分類仍然不明。[4]雖然新大陸禿鷲與舊大陸禿鷲有著相似的外表及接近的生態位,但牠們卻是源自於不同地方及互不相關的祖先。兩者之間的分野仍在爭論中,早期有指新大陸禿鷲較接近[5],較近期的說法則指牠們應與舊大陸禿鷲一同分類在隼形目[6]或自成一目的美洲鷲目中。[7]美國鳥類學者協會(American Ornithologists' Union)就將新大陸禿鷲從鸛形目改為地位未定,並註有分類在隼形目或美洲鷲目的可能性。[4]

安地斯神鷹是內唯一現存物種[8]牠們不像加州神鷲般有大量的化石,只有不充分的化石紀錄。一些於上新世更新世南美洲物種與安地斯神鷹並沒有分別,而在玻利維亞塔里哈省發現的細小骨頭,則屬於安地斯神鷹的古亞種V. g. patruus所有。[9]

特徵

雖然安地斯神鷹平均較加州神鷲短5厘米,但牠們的翼長較闊,可以達2.7-3.1米。[10]牠們也較為重,雄鷹達11-15公斤,雌鷹重7.5-11公斤。整體長度介乎117-135厘米。大部份的數據都是來自飼養的安地斯神鷹。

安地斯神鷹的羽毛是黑色的,有白色羽毛圍繞頸部底。牠們在翼上有白色斑紋,在雄鷹上尤為顯眼,但要第一次換羽後才會出現。[11]頭部及頸部都是紅色至暗紅色的,只有很少羽毛。牠們會很小心地保持頭部及頸部的清潔[12],而禿頭也是一種衛生的適應性,可以讓紫外線脫水來幫助皮膚消毒[13]牠們的頭頂扁平,雄鷹有一個暗紅色的肉冠。牠們頭部及頸部的膚色會隨著情緒而有所變化,可以作為溝通的工具。雛鷹一般呈灰褐色,頭及頸都是黑色的,有褐色的環狀領。[14]

安地斯神鷹的中趾很長,後趾則發育不全,所有趾上的爪都相對較直及鈍。所以牠們的腳很適合行走,很少會用爪來作為武器或抓住東西。牠們的喙彎曲,可以撕開腐肉。雄鷹的瞳孔是褐色的,而雌鷹的則是深紅色的。眼皮沒有眼睫毛。[15]與一般猛禽不同,雌鷹是較雄鷹細小的。

分佈及棲息地

安地斯神鷹分佈在南美洲安地斯山脈。北至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但數量十分稀少沿安地斯山脈南至厄瓜多爾秘魯智利,經玻利維亞阿根廷西部至火地群島。於19世紀初,牠們分佈在委內瑞拉沿整個安地斯山脈至火地群島,但其分佈地已因人類活動而大大減少。牠們主要棲息在遼闊的草原及高達海拔5000米的山區,喜歡開揚及沒有森林的地區,如岩石區或山區等,方便在空中尋找屍體。[16]牠們有時也會在玻利維亞東部及巴西西南部的低地、智利及秘魯的沙漠地區及巴塔哥尼亞假山毛櫸屬森林出沒。

安地斯神鷹鞠躬向拯救牠的志工道謝

你相信萬物皆有靈性嗎? 在國外有一隻安地斯神鷹在狩獵時,不小心吃到人類亂丟的垃圾,被發現時已經奄奄一息幾乎快沒命,幸好當地警察志工團隊們趕緊將安地斯神鷹送到專門機構治療,經過一年細心照料後,安地斯神鷹已經恢復健康,在經過幾天觀察評估後,照顧安地斯神鷹的團隊們認為牠已經達到可以野放的程度,認為讓牠回歸大自然才是對牠最好的選擇,便帶牠前往原本的發現地準備放牠自由。

其實動物知道誰才是真正對牠好的人,甚至還會表達感謝之意喔!當志工團隊們將安地斯神鷹放在岩石上,等待牠起飛時,神奇的事發生了,安地斯神鷹竟然將翅膀伸展開來,溫柔地看著曾經照顧牠的恩人們,並且緩緩地將頭低下,就好像人類在鞠躬道謝一般,接著才振翅帥氣地飛走。這個感人的畫面讓在場志工們都紅了眼眶,雖然感到非常不捨,但看著安地斯神鷹帥氣飛翔的模樣,可以確定讓安地斯神鷹在山林裡生活才是最好的安排。而這段感人影片也被網友讚爆直呼:「這畫面真是太有愛了!」

安地斯神鷹鞠躬向拯救牠的志工道謝Book Video

參考來源

  1. Template:La icon Template:Cite book en
  2.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3.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4. 4.0 4.1 Remsen, J. V., Jr.; C. D. Cadena; A. Jaramillo; M. Nores; J. F. Pacheco; M. B. Robbins; T. S. Schulenberg; F. G. Stiles; D. F. Stotz & K. J. Zimmer.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bird species of South America. South American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2007 [200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2). 
  5. Template:Cite book en
  6.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7. (英文)Ericson, Per G. P.; Anderson, Cajsa L.; Britton, Tom; Elżanowski, Andrzej; Johansson, Ulf S.; Kallersjö, Mari; Ohlson, Jan I.; Parsons, Thomas J.; Zuccon, Dario & Mayr, Gerald. Diversification of Neoaves: integration of molecular sequence data and fossils (PDF). Biology Letters online. 2006: 1–5. doi:10.1098/rsbl.2006.05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11-08). 
  8. (英文)Vultur gryphus.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2008-01-13]. 
  9. (英文)Fisher, Harvey L. The skulls of the Cathartid vultures. Condor. 1944, 46 (6): 272–296. doi:10.2307/1364013. 
  10.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11.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12. Behavior of the Andean Condor. Cleveland Metroparks Zoo. [2007-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9). 
  13.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14.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15. Fisher, Harvey L. The Pterylosis of the Andean Condor. Condor. 1942, 44 (1): 30–32. doi:10.2307/1364195. 
  16. (英文)Habitat of the Andean Condor. Cleveland Metroparks Zoo. [2007-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