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李珣創作的詞作。這首詞上闋通過描寫煙霞、雲水等意象,借用范蠡的典故表露了自己國亡不仕、歸隱山水、五湖看春、不思塵世之志。下闋寫詞人設想隱逸湖中,泛舟自適。以無人居住的花島為鄰,與鷗鳥為伴,洗卻塵世的煩惱,極贊隱士生涯的神秘高潔,流露出一種自得其樂的心情。[1]

  • 作品名稱 ;《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
  • 創作年代 ;五代
  • 作品出處;《尊前集
  • 文學體裁 ;詞
  • 作   者 ;李珣

作品原文

定風波

志在煙霞1慕隱淪2,功成歸看五湖春3。一葉4舟中吟復醉,雲水。此時方識自由身[2]

花島為鄰鷗作侶5,深處6。經年7不見市朝8人。已得希夷9微妙旨10,潛喜11。荷衣蕙帶12絕13纖塵1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煙霞:雲氣,多泛指山林、山水,這裡指歸隱之所。唐·李群玉《送人隱居》詩:「平生自有煙霞志。久欲拋身狎隱淪。」

2、隱淪:隱姓埋名。淪之意為「沒」。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詩:「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隱淪。」

3、「功成」句:用越王勾踐滅吳後,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隱跡五湖的故事。五湖:太湖。

4、一葉:形容船小如樹葉。

5、鷗作侶:與鷗為伴,這裡指棲身世外、忘懷得失的隱居生活。《列子·黃帝》載,有人愛好鷗鳥,不存機心,鷗鳥亦樂於親近。

6、深處:深居簡出。

7、經年:年復一年。

8、市朝:偏義複詞,指朝堂。市,交易買賣的場所。朝,官府治事的處所。後以市朝多指爭名奪利的場所。

9、希夷:無聲為希、無色為夷,猶言虛寂玄妙。《老子》:「視之不見名目夷,昕之不聞名日希。」河上公註:「無色日夷,無聲日希。」蕭統《謝敕參解講啟》:「至理希夷.微言淵奧,非所能鐨仰。」柳宗元《愚溪詩序》:「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10、微妙旨:精微玄妙的義旨。

11、潛喜:心中暗喜,發自衷心的喜悅。

12、荷衣蕙帶:荷葉製成的衣服,香革製成的帶子。代稱隱士衣服。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13、絕:擺脫,不沾染。

14、纖塵:微塵,這裡指俗世。

白話譯文

多麼仰慕當年的范蠡,他的志向本就在青山綠水、煙霧雲霞之中,吳亡越興,功成名就時隱姓埋名,寄身於太湖的煙波浩渺之中。縱情山水,寄興風月。雲水中駕一葉扁舟,把酒吟誦,其樂融融。此時此刻,才知道自由的可貴,身心兩忘是多麼的難得。

與繁花似錦的小島為鄰,和自由飛翔的鷗鳥做伴,多年不見那追逐利祿的豪商巨宦,早已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怎不暗自慶選擇了這飄飄欲仙的隱居生活。

創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於同光三年(925)前蜀被滅亡後,詩人身上發生了由魏闕向江湖的轉變。既隱逸,就自然以道家避世思想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於是寫下此詞直抒胸臆地把歸隱思想和盤端出,以表示自己「志煙霞」「慕隱淪」的志趣。

作品鑑賞

文本賞析

李珣也曾寫過一些隱逸之詞,如《漁父》、《漁歌子》等。這首《定風波》是借范蠡事以明己志。范蠡亡吳霸越之後,功成身退,乘一葉扁舟泛遊於五湖之上,嘯傲風月于山水之間,過着隱逸生活。作者對他深懷仰慕之情,認為其人高潔無上。詞的開頭即點明他志在煙霞,仰慕隱淪,讚頌范蠡,也是表達自己的心愿。次句是說范蠡功成身退,泛遊五湖,飽賞湖上春光。接句續寫退隱之樂,一葉扁舟,徜徉湖上,舟中飲酒吟詩,其樂融融。「雲水」二字概括了大自然的無限美好,令人陶醉。這時便深切地意識到無官一身輕的愉悅。這反映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3]

下片繼續寫隱逸之樂。與「花島」為鄰,鷗鳥為伴,隱居於奇山異水的幽深之處,生活是何等的安閒恬適。在這裡長年看不見追名逐利的流俗之輩。可以說這裡已經進入了老子所說的「希夷」的微妙境界了。果真能得到老子所說的微妙之道,心中怎能不暗暗自喜。結句「荷衣蕙帶絕纖塵」,又用神的服飾,比喻隱者的高潔和一塵不染,大有飄飄欲仙的況味。

全詞表現仰慕隱淪,申明作者抱有與范蠡同帶的煙霞之志。范蠡歸隱是在功成之後,見越王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之同安樂,便毅然退隱。而李珣「以秀才豫受賓貢,事蜀主衍」,未能立功,即遭亡國之痛。兩人同是退隱,卻心境不一。此詞純用白描,直抒胸臆,與作者所寫的風土詞不一樣,在「花間」詞里也屬罕見。

名家評論

栩莊漫記》:李德潤詞大抵清婉近端已。其寫南越風物,尤極真切可愛……又《漁歌子》、《漁父》、《定風波》諸詞,緣題自抒胸境,洒然高逸,均可誦也。花間詞人能如李氏多面抒寫者甚鮮。故余謂德潤詞在花間可成一派而介立溫韋之間也。

作者簡介

李珣(855—930),字德潤,梓州(今四川三台縣)人。因祖先為波斯人,故其友尹鶚戲稱其為「李波斯」。曾以秀才預賓貢。有詩名,尤工詞,為「花間派』』重要詞人之一。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多感慨之音。詞的成就更為突出,風格清新俊雅,素樸中見明麗。著有《瓊瑤集》,已佚。《花間集》錄其詞37首,《唐五代詞》則輯得54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