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容齋三筆·桃源行

容齋三筆·桃源行》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十。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目錄

原文

陶淵明作《桃源記》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系之以詩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自是之後,詩人多賦《桃源行》,不過稱讚仙家之樂。唯韓公云:「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世俗那知偽為真,至今傳者武陵人。」亦不及淵明所以作記之意。按《宋書》本傳云:「潛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雲甲子而已。」故五臣注《文選》用其語。又繼之云:「意者恥事二姓,故以異之。」此說雖經前輩所低,然予竊意桃源之事,以避秦為言。至雲「無論魏、晉」,乃寓意於劉裕,托之於秦,藉以為喻耳。近時胡宏仁仲一詩,屈折有奇味。大略云:「靖節先生絕世人,奈何記偽不考真?先生高步窘末代,雅志不肯為秦民。故作斯文寫幽意,要似寰海離風塵。」其說得之矣。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3]。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容齋三筆·桃源行 相關視頻

陶淵明老先生的經典之作,桃花源記,來看看和小時候讀的一樣嗎?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