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宮取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寒宮取笑》,粵劇《寒宮取笑》傳統劇。屬「大排場十八本」之一。
劇目介紹
明穆宗死後,愛妃李氏抱幼主萬曆登基,執掌國政。李妃父親李良,心懷不軌,以她是女流之輩可欺,便用甘言騙取了政權。後又恐李妃對他有礙,便把李囚入冷宮。李醒悟受騙,後悔莫及。丞相楊波、元帥徐延昭,欲進冷宮探望李妃受阻,延昭取出太祖所賜鋼錘,二人始得進宮。李妃殷殷囑託二人以國事為重,盡力相輔萬曆帝,誅除奸黨,以保大明江山。楊、徐二人一力承擔,並講述歷朝賢臣輔佐君王所得到悲慘結局故事,藉此表明心跡,以解李妃之憂。
粵劇《寒宮取笑》是公腳與正旦的應工戲。該劇還有何建青據清同治六年(1867)丹桂堂藏版、普天樂班本《寒宮取笑》校勘,並以光緒三年(1877)以文堂藏版、普豐年出頭《寒宮取笑》勘正的版本,刊入1962年《粵劇傳統劇目匯編》第八冊。
粵劇《寒宮取笑》清同治六年(1867)《寒宮取笑》的木刻劇本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