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寬鼻沙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蜥
圖片來自easyatm

寬鼻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nasatus)為鬣蜥科沙蜥屬爬行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疆阿克蘇[1]

形態特徵

寬鼻沙蜥體形中等大小,頭體長38-46毫米,尾長54.5-58.5毫米。雄蜥的體長占尾長的0.7-0.72。雌蜥及幼蜥為0.79-0.8。周身除股部上方及尾部遠端1/3的鱗片具棱跡外,其餘均平滑無棱。吻部前方突起,吻端略尖,吻部中央從額前至吻鱗之間有一縱列1-4枚大鱗。鼻鱗2枚,鼻孔開口於下鼻鱗,分列在吻的外側,自頭部腹面觀可朝向下方的鼻孔,鼻孔間距寬闊,鼻間鱗5-6枚。顱頂圓形而不隆凸,頭背的鱗片微突而以前部之鱗較大。頂眼明顯,頂眼鱗四周被1-2列較小的環頂眼鱗所圍,緊接頂眼的顱後部有數枚大鱗。上睫鱗9-11(13)枚。上唇鱗(11)13-16枚,鱗間下緣有缺刻,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行。下唇鱗9-15枚,鱗列上緣平齊。頰鱗五角形而大,後緣左右兩邊分別聯接3-6枚不與下唇鱗相鄰的下頜鱗。

背鱗排列有序,往體側鱗片逐漸由大變小,暗色的背斑處常有棘狀鱗。從頰鱗至肛孔的一縱列鱗113-125枚,腹鱗平鋪似瓦,胸鱗帶有微弱小刺。後肢第四趾的趾下瓣19-23枚,趾的外側有弱櫛緣,內側缺如。尾長,往後漸趨細窄,尾梢尖出,尾基兩側有多角形鱗片,並由此形成小而明顯的細刺。

背部灰色,飾有散布的白點。頭頂、肩褶前方和腕掌部有斷續的黑色橫紋,背部的黑紋加中間隔開則成圓形的白緣黑斑,並沿脊背兩側呈左右對稱排列,其間還雜有零星的黑鱗。有些蜥體於喉部具大理石斑紋,黑色鱗片在胸腹部形成一條卵圓形縱紋。四肢各有3-4條隱晦的暗紋,僅趾部之紋較為清晰。尾背有8-9條黑色橫紋,腹面黑色,與黑色半環相間,尾梢黑色。幼蜥背面斑紋的色澤反差顯著,尤以頭部愈為明顯。背紋酷似南疆沙蜥,然其肢體飾有橫紋,可用作區別兩者的特徵。

繁殖方式

在海拔3000米以上獲得的標本,經解剖證實,寬鼻沙晰為卵胎生。5月下旬至6月,在不同雌蜥的輸卵管內,有發育和度不同的卵,懷卵或胚胎數一般2-4個,少數為1個。7月下旬少數雌蜥的輸卵管內,有發育和程度不同的卵,懷卵或胚胎數一般2-4個,麻省理工學院數為1個。7月下旬少數雌蜥開始產仔蜥,8月中旬以後可見到大量當年的幼晰,至9月上旬尚可發現個別待產雌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