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於是中國科技名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名詞解釋
小於,讀音xiǎo yú。當一個數值比另一個數值小時使用小於號(<)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
其幾何意義可以這樣解釋:對於任意兩實數a、b,都可在同一數軸上找到其對應點A、B,若點A在點B左側,則a<b。
基本內容
數學符號: "<"。
解釋:當一個數值比另一個數值小時使用小於號"<"。
舉例:a=3,b=5,a比b小。即a」表示「大於」,「3,-2b,m<n。
1634年,法國數學家厄里貢在他寫的《數學教程》里,引用了很不簡便的符號,表示不等關係,例如:
a>b用符號「a3|2b」表示;b<a用符號「b2|3a」表示。因為這些不等號書寫起來十分繁瑣,很快就被淘汰了。
只有哈里奧特創用的「>」、「<」沿用了下來。
相關拓展
把「>」,「=」這兩個符號有機地結合起來,得到符號「≥」,當一個數值比另一個數值大或兩數相等時,使用大於等於號"≥",讀作「大於或等於」,有時也稱為「不小於」。對於任意兩實數a,b,都可在同一數軸上找到其對應點A,B。若點A在點B右側或A與B重合,則a≥b。
同樣,把「<」,「=」這兩個符號有機地結合起來,得到符號「≤」,讀作「小於或等於」,有時也稱為「不大於」。小於等於是一種判斷方式,用來表示不等式左側的值小於等於不等式右側的值,經常在各種數學或編程中出現。在命題中,小於等於是小於或者等於,只要滿足一個條件即可成立。
教學應用
小於號「<」是數學中不等式運算符號的一種。小於號被廣泛運用在算數中,是小學必學的內容。要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就必須樹立符號意識,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於數學教學的始終。在一年級「認數」單元,教材十分注意加強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在認識了1--5以後,教學幾和第幾的認識,讓學生聯繫生活經驗,體會一個數可以用來表示物體的個數,也可以用來表示物體排列的順序。還要十分重視幫助學生建立數的大小概念,把握數的大小關係。在教學「=」、「>」、「<」的認識時,例題提供了童話場景「森林運動會」,從不同動物只數的比較中,抽象出數的大小關係。比較兩種物體數量的多與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對應、數形結合。通過一一對應的排列讓學生明確它們的只數,以此建立「同樣多」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用數形結合的方法抽象出「4 =4",認識並理解「=」的含義,使學生知道,當兩個物體個數「同樣多」時,可以用「=」來表示。接着引導學生比較運動會上松鼠和小熊的只數,通過一一對應的排列,使學生明確松鼠只數比小熊多,小熊只數比松鼠少,從而建立「多」「少」的概念,並以此為基礎還用數形結合的方法抽象出「5 >3」和「3 <5",認識理解「>」、「<」的含義,學會用「>」、「<」表示兩數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符號意識的培養需要堅實的經驗為基礎,在教學中應促進學生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學習符號化的多種途徑,允許個性化地表示符號;逐步體會用數、形將實際問題「符號化」的優越性,感受符號在理解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 ↑ 【薦讀】細數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一二三四五」 ,搜狐,2018-02-11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