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毖(詩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毖(詩經)

【原文】

予其懲罰(1),

而毖後患(2)。

莫予荓蜂(3),

自求辛螫(4)。

肇允彼桃蟲(5),

拼飛維鳥(6)。

未堪家多難,

予又集於蓼(7)。

【注釋】

(1)懲:警戒,警惕。

(2)毖:小心謹慎。

(3)荓(ping)蜂:牽扯,牽引。

(4)辛螫(shi):指禍害。

(5)肇:開始。允:語氣助詞,沒有實義。桃蟲:一種小鳥。

(6)拼(fan)飛:上下飛舞。

(7)蓼(liao):一種苦草,喻陷入困境。

【譯文】

我要認真地提防。

小心後用會來到。

沒人把我來牽扯,

禍害拖累自己找。

當初一隻小鳥雀,

哪知擁飛成大鳥。

家國多難不堪忍,

又陷困境多煩惱。

【讀解】

周成王平定管叔、蔡叔的叛亂之後,反思禍亂產生的原因並作詩自誡,以防再出現大災禍。同時,這對群里也是一種警醒

比較的起來,天災不可抗拒,人禍卻可以防範。防範之途說起來 很簡單。即時刻保持警惕,留心細小的苗頭趁苗頭未成氣候 之時,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但是,在實際上做起來卻有太多的 制約因素。道理誰都明白,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洞不補大用一 尺五,而行動起來就不會想到那麼多了。

最關鍵的防範環節是當事人自己、在眾多的假象和誘惑、陷阱 面前,能不能保將清醒的頭腦,堅定立場,謹慎的言行改,敢不敢於當機立斷,採取果斷的措施,才是至關緊要的。歷來栽跟 頭的人,問題多個出在自己身上。所以,真正明智的人,在出了 問題之時,首先是反省和檢討自己,然後再是其它原因。[1]

【簡介】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在先秦叫做〈詩〉,或者取詩的數目整數叫《詩三百》,本來只是一本詩集。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當作經典,尊稱為《詩經》,列入「五經」之中,它原來的文學性質就變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連的教化人的教科書,也稱「詩教」。[2]

《詩經》中的三百零五篇詩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聲雅樂,是正統的宮廷樂歌。「雅」分為「大雅」(用於隆重盛大宴會的典禮—)和「小雅」(用於一般宴會的典禮),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頌」是祭祀樂歌,用於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和讚頌神明,現存共四十篇。《詩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倫理、天文、地理、外交、風俗、文藝各個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3]

《詩經》編輯成書的年代約在春秋後期,據說孔子曾經刪定過〈詩經〉。到漢代,傳授《詩經》的有四家。齊國轅固所傳的《詩》叫《齊詩》,魯國申培所傳的《詩》叫《魯詩》,燕國韓嬰所傳的《詩》叫《韓詩》,魯國毛亨所傳的《詩》叫《毛詩》。東漢時,《毛詩》得到了官方和學者們的認同,逐漸盛行,齊、魯、韓三家《詩》逐漸衰落以至亡佚。現在我們見到的《詩經》,就是毛亨傳下來的,我們這裡選錄的《詩經》,原文主要依據清代阮元校訂的《十三經註疏》,並廣泛參考了其他研究《詩經》的專著。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