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龍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龍女
頭銜 第三代掌門人
劉亦菲版小龍女劇照 原圖鏈接 來自堆糖網圖片

小龍女,是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的女主角,亦為金庸小說中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

小龍女披著一襲輕紗般的白衣,猶如身在煙中霧裡,除了黑髮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脫俗,只是肌膚間少層血色,顯得蒼白異常。

小龍女外表清麗脫俗、美若天仙,氣質冷艷動人,不食人間煙火,性格冷漠,肌膚勝雪,如仙女下凡。

小龍女無名,人稱之為龍姑娘。傳言最早時有所謂本名設定為龍碧霞,但皆無證據。

傳述

「潔白似雪,疏淡清致」「標格奇異,壓倒群芳」,正是小龍女的寫照。[1]

小龍女出生於南宋時期,是古墓派的第三代掌門人,清麗絕俗,武功高強,身懷上乘的輕功,乃當今武林絕藝。

她成年之前,長居於終南山活死人墓,繼承古墓派為掌門。而古墓派掌門必須立誓終身不得踏出墓門,除非有不知此門規的男人願意為她而死,則可破戒下山。

幼時被拋棄在重陽宮前,因為是女孩之故而被林朝英的丫鬟帶走。

於活死人墓中長大,由林朝英的丫鬟傳授武功。

十八歲時,破戒收了古墓派第一位男弟子即小說男主角楊過,並傳授武功,同住在古墓之中。

兩師徒曾經一起練習古墓派中的絕門內功「玉女心經」,小龍女卻差點因此而走火入魔送命。適逢此時,小龍女的師姐「赤練仙子」李莫愁回古墓向師徒二人施襲,二人命懸一線,多次共同在生死間徘迴,楊過與小龍女二人互生情愫,師徒之情、姐弟之情又添男女之情,更直教二人生死相許。

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經歷許多誤會,多次離離合合。黃蓉郭芙趙志敬公孫止等人從中作梗,使他們難以走在一起,尤其在甄志丙(舊版為尹志平)乘小龍女被「西毒歐陽鋒點中穴道,而對其侵犯得逞後,更使小龍女遭受莫大打擊。小龍女得知真相後,曾一路追殺甄志丙,後來甄志丙為了贖罪以及讓小龍女和楊過全身而退,自己撲向眾道士的八九柄長劍,自盡身亡。

小龍女對自己已非「清白之軀」一直耿耿於懷,但楊過從未嫌棄過她,二人最終在「中神通王重陽畫像前拜堂成親。此時,楊過身中情花毒,小龍女被金輪國師及全真五子前後夾擊身受重傷,在療傷時又被郭芙誤射冰魄銀針,導致無藥可救,楊過雖有斷腸草可解毒,但不願獨活,小龍女不欲拖累夫君而於絕情谷中跳崖自盡,遺下「十六年後,在此重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十六字在崖上。

十六年後,楊過得知實情,跳崖殉情,竟與小龍女於絕情谷谷底重逢。原來小龍女跳崖後並沒有死去,這些年來受困於崖中,無任何外界干擾,於是修回早前的少語靜心的境界,以谷底白魚、玉蜂漿為食,意外治癒體內毒患,後小龍女使用楊過所教的「逆轉經脈」之法助其療傷而留得性命。

宋理宗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蒙古軍圍攻襄陽,楊過及小龍女兩人義助郭靖黃蓉守城,並成功救出被金輪國師擄去的郭襄,暫緩了宋朝之危十三年。

第三次華山論劍後,楊、龍二人隱居終南山活死人墓,從此絕跡江湖。

倚天屠龍記》中疑似楊過與小龍女的後人,詳見黃衫女子[2]

原型

歷史上之小龍女叫吳城小龍女,是北宋時之一著名女鬼,在生時則是一名女道士。生於今日之南昌而浪跡於之間,死後在人間降魔伏妖,此即金庸小說中之人物原型。故在《宋史》中之記載則為民間傳說中之神魔人物, 其著作有《江亭怨》(又名《荊州亭》):

簾捲曲闌獨倚,江展暮雲無際。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
數點落花亂委,撲鹿沙鷗驚起。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里。

由於其詞受黃庭堅之讚揚, 因此流傳於世(見《詞綜》、《詞譜》及《冷齋夜話》)。

形象

曾經飾演小龍女的演員:

電視劇

香港

臺灣

新加坡

中國大陸

電影

動畫

經典視頻

小龍女被歐陽鋒點穴不能動了,這個時候尹志平大俠來了!

致敬金庸-重溫各經典版神鵰俠侶,小龍女和尹志平這段!

詞贊

無俗念 (丘處機)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領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
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
浩氣清英,仙才卓縈,下土難分別。
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3]

相關人物

有關作品

各個版本的小龍女

註釋

  1. 金庸以為丘處機詞《無俗念》是對小龍女的寫照。
  2. 《倚天屠龍記》第三十三回及三十九回出現二次。
  3. 金庸於《倚天屠龍記》第一回寫道:這首詞誦的似是梨花,其實詞中真意卻是讚譽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說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又說她「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不與群芳同列」。詞中所頌這美女,乃是古墓派傳人小龍女。她一生愛穿白衣,當真如風拂玉樹,雪裹瓊苞,兼之生性清冷,實當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無俗念」三字贈之,可說十分貼切。長春子丘處機和她在終南山上比鄰而居,當年一見,便寫下這首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