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東半島城市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東半島城市群

中文名: 山東半島城市群

行政區類別: 省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濟南大明湖、青島嶗山等

機 場: 濟南遙牆機場、青島流亭機場、膠東國際機場等

火車站: 濟南站青島站煙臺站濰坊站

規劃編制: 《山東半島城市群總體規劃

規劃通過時間: 2005年5月12日

級 別: 省級

三大城市群: 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山東半島城市群是山東省發展的重點區域,是我國華東地區重要的城市密集區之一,是中國黃河中下游廣大腹地的出海口,沿黃7大城市群中唯一處於成熟階段的城市群,同時山東又是我國距離韓國、朝鮮、日本地理位置較近的省份之一,山東地處我國環渤海區域,山東省位於我國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前沿陣地,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產業基礎雄厚,城鎮體系較為完善,綜合交通網絡發達,山東半島城市群規劃呼之欲出,濟南、青島被列為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心城市。

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發展目標是:構築由山東半島、韓國和朝鮮西南海岸、日本九州島組成的跨國城市走廊,推動「魯日朝韓黃海地區成長三角」形成。在全國範圍內,是中國黃河流域的經濟中心和龍頭帶動區域,與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比肩的中國北方地區和華東地區的增長極之一,與京津冀、遼中南地共同構築中國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圈的領頭軍。

2019年12月5日,《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19)》在北京發布,山東半島城市群位列2018-2019年度城市群品牌前5強第5位。

最新資訊

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是落實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服務保障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膠東五市與省屬重點企業深度合作的典範項目,將最大限度地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參與膠東經濟圈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面推進膠東經濟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城市功能和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加速培育膠東經濟圈新的經濟增長點。

基金堅持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管理機構的專業投資管理能力和社會募資能力,有效放大省、市國有資本功能,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資膠東經濟圈建設。同時,各市國有企業與省屬重點企業深入合作,有望發揮各方優勢,共同謀劃區域內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城市升級改造等領域的合作,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建設。

目前,膠東五市與山東高速集團共計梳理基金投資儲備項目220個,規模7000億元,涵蓋了公路、鐵路、水利、城市升級改造等多個領域。下一步,基金參與各方將攜手並進、密切配合,加快投資決策,紮實開展項目投資,快形成投資實物量。[1]

基本概念

山東半島城市群是山東省發展的重點區域,是我國華東地區重要的城市密集區之一,是中國黃河中下游廣大腹地的出海口,是10個國家級城市群之一,同時山東又是我國距離韓國、朝鮮、日本地理位置最近的省份,山東地處我國環渤海區域,山東省位於我國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前沿陣地,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產業基礎雄厚,城鎮體系較為完善,綜合交通網絡發達,山東半島城市群規劃呼之欲出,濟南、青島被列為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心城市。

總體規劃

山東半島城市群總體規劃由北京大學和山東省建設廳聯合編制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總體規劃》,2005年5月12日通過了山東省人民政府組織的專家評審,待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後正式實施。

2017年2月14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的批覆》。到2030年,山東半島城市群綜合競爭力將保持全國先進位次,城市群總人口達到1.06億左右,城鎮人口8000萬左右,全面建成發展活力足、一體化程度高、核心競爭力強的現代化國家級城市群。

戰略定位

山東半島城市群覆蓋山東全省所有下轄市,北鄰京津冀,南接長三角,東與日朝韓隔海相望,西引黃河流域。《規劃》立足於山東半島城市群現有基礎和發展潛力,明確「四大定位」:

一是深化對外開放,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互聯互通,建設成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黃河流域龍頭城市群、我國北方和華東重要開放門戶;二是強化與京津冀和長三角城市群多通道聯繫,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城市功能,建設成為京津冀和長三角重點聯動區;三是以「山東藍黃」兩區和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為依託,培育壯大山東省海洋優勢產業集群,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山東藍色經濟示範區和高效生態經濟區;四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成為中國環渤海地區重要增長極。

總體格局

規劃》構建了「兩圈四區、網絡發展」的總體格局,兩圈四區即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和煙威、東濱、濟棗菏、臨日四個山東省省級都市區。濟南都市圈重點突出山東省會城市優勢,強化與周邊山東省的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等城市同城化發展,建設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向中西部拓展腹地的樞紐區域;山東青島都市圈重點發展藍色經濟,協同山東濰坊等城市一體發展,建設陸海統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都市圈;山東省積極培育發展煙威、東濱、濟棗菏、臨日四個山東省都市區,推動區域設施共建、市場共育、服務共享、環境共保;加快提升沿海城鎮發展帶,山東省優化培育濟青聊、京滬、濱臨、煙青、德東、魯南等發展軸線,構築「一帶多軸」網絡體系。

產業架構

為三核先導六大產業集聚區。規劃提出山東半島城市群圍繞山東膠濟鐵路沿線和山東沿海產業帶沿線,山東省形成「T」型架構的德州、濟南、青島、山東煙臺-山東威海「三核先導」和六大產業集聚區:即山東東營—山東淄博的石化和醫藥產業帶、山東濟南的電子信息產業帶、山東青島—山東日照的家電製造產業帶、山東煙臺—山東威海的汽車製造產業帶、山東濰坊——山東即墨的紡織服裝產業帶、山東日照—山東青島—山東威海—山東煙臺的海洋產業帶。

規劃提出

是山東公路交通向西主要通過青銀、青紅、日東、威烏等高速公路與山東西南部經濟腹地發生聯繫,使之成為各主要港口擴展腹地的主要通道;向北、向南主要通過京滬、京福、山東東營-香港、津汕、同三等高速公路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華北等地區進行聯繫,實現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直接連通,構建山東1小時交通圈,即從中心城市到各縣(區)的單向平均行車時間為1小時以內。鐵路方面近期通過冀魯兩省間的邯(鄲)濟(南)線西延,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西、陝西一部分納入山東青島的腹地範圍,遠期以幹線形式向西經山西長治、山西臨汾、陝西延安、寧夏吳忠與蘭新線相接,使之成為與隴海鐵路平行的幹線鐵路;修建從河南蘭考到山東菏澤的鐵路,從山東菏澤把隴海線客、貨流接入山東路網;建設黃大煙鐵路及山東濱州-山東德州鐵路,加強山東半島與山東環渤海其他地區及山東魯西北的聯繫。

膠東經濟圈

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青島、威海、濰坊、日照、煙臺等市(以下簡稱「膠東五市」)一體化發展,構建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動高效、發展活力強勁、輻射作用顯著的區域發展共同體,建設國際知名的膠東經濟圈,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

膠東經濟圈位於山東半島沿海地區,面向日韓,有着對外開放的天然優勢。這份指導意見表示,膠東經濟圈應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為引領,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建立以「一單制」為核心的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完善山東省中歐班列運營平台,建設東聯日韓、西接歐亞大陸的國際大通道;支持青島市和煙臺市打造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威海市打造中韓物流樞紐、濰坊市打造國際動力城、日照市打造中亞航貿服務中心。

省會經濟圈

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促進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7市一體化發展。

意見提出要提升濟南輻射帶動能力,着力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加快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同時,突出其他各市的「十強」產業,其中淄博市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化學新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陶琉文化創意等產業集群。泰安市重點發展建材新材料、精品旅遊等產業集群。德州市重點發展康養體育、現代高效農業、硅材料等產業集群。

魯南經濟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加快魯南經濟圈臨沂、棗莊、濟寧、菏澤等4市(以下簡稱「4市」)一體化發展,建設鄉村振興先行區、轉型發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經濟隆起帶,實現突破菏澤、振興魯南,培育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經省委研究同意,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半島城市群

凝眸山東半島城市群:全球視野的戰略定位。經濟學家斷言,21世紀國際經濟競爭的基本單位不是企業,也不是國家,而是城市群。城市群之間的分工、合作和競爭將決定未來世界經濟、政治的格局。建設一個強大的城市群,將成為贏得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激烈國際競爭的關鍵所在。山東半島正是這樣一個正在崛起的城市群。搞好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建設與發展,使之成為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是山東省委、山東省政府在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對增強山東全省競爭力、實現山東的跨越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隨着《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通過山東省部論證,人們時有所聞卻難知其詳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戰略規劃圖,終於有了較為詳盡的版本。

然而,在山東區域發展的藍圖中,「山東半島城市群」一詞被賦予的,既不是自然地理概念,也不是行政區劃概念,而是指「由山東省的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東營、濰坊和山東淄博8座城市組成的山東省城市帶」。在山東半島沿海和山東膠濟鐵路沿線,山東這8座城市被穿成一條頗具規模的山東城市鏈,與此同時,緊附在這條山東城市鏈上的各類經濟區和相當一批知名企業,形成一條蔚為壯觀的山東省製造產業帶。這是山東省城鎮最密集、生產力也最活躍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着山東的優勢。

發展規律

從世界經濟發展軌跡和世界產業集聚的規律看,海岸和鐵路沿線一直就是經濟發展的熱點區域。而中國著名城市地理學家、北京大學的周一星教授更是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軌跡指出,「中國對外開放進程是由南向北逐步推進的,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水平也表現出自南向北依次遞減的特徵。繼珠三角、長三角的外向型經濟率先得到發展後,按照規律性的判斷,中國環渤海地區可能成為下一輪外資投放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點。」

發展機遇

新一輪國際製造業轉移已經開始,這在客觀上提供了山東縮小與中國更發達地區差距的機會。山東半島地處中國大陸最接近日、韓兩個亞洲發達國家的位置,也是日韓兩國的傳統投資區。依託山東沿海優勢,承接國際資本,加快發展山東,這是天賜良機。立足東亞是山東半島地區全面參與國際競爭的現實選擇。

鎖定半島

作出發展山東半島城市群的戰略決策,是山東省委、山東省政府決策層對一系列重大機遇的及時把握。進入新世紀,隨着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範圍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加速推進,中國成為新一輪外資集聚的熱點地區。在中國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經濟增長極的出現,標誌着中國城市競爭和中國經濟競爭進入了區域性集團化的新階段。除此之外,遼東半島要借國家重振東北雄風之機,打造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第四極。在中國西部的四川成都和重慶之間,在中國東部的福建福州和福建廈門之間,在中國中部的湖南長株潭之間……放眼神州,相當一批新興的城市帶正在迅速成長。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山東省委、山東省政府把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提到了重要位置。2002年7月,在山東全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會議上,時任山東省省長的張高麗同志提出,要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的規劃編制。2006年3月,山東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又正式將其寫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韓寓群山東省省長強調:山東省沿海和山東膠濟鐵路沿線的山東濟南、山東青島、山東煙臺等8城市,要形成山東省現代產業和高素質人力資源集中、綜合服務功能完備、科技文化創新能力較強的山東城市群。6月份召開的山東省委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推進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是增強山東全省競爭力、實現山東跨越式發展的重大舉措。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要求:「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崛起,加快山東區域一體化進程。」山東省委、山東省政府決策層如此關注山東半島城市群,顯然是因為山東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蘊涵其中。

區位優勢

經濟區域的競爭力,取決於山東區域核心的競爭力。在山東的經濟版圖上,「山東半島城市群」無疑是最大的「閃光點」。2002年,這一地區以占山東全省46.6%的陸地面積和42.9%的人口,創造了占山東全省2/3左右的GDP,人均GDP一直高於山東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山東半島城市群共有30個設市城市、651個建制鎮,分別占山東全省的62.5%、51.9%,城市化水平「九五」以來一直高於山東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左右。在這片7.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山東濟南、山東青島和山東煙臺3個年GDP1000億元以上的「經濟巨人」,還集中了山東14個全國經濟百強縣中的12個,聚集着經國務院和山東省政府批准的50家經濟開發區和山東9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包括海爾、海信、青啤、輕騎、浪潮、重汽、山東勝利油田、山東齊魯石化在內的一大批「巨人」型企業。半島8市旅遊業總收入占山東全省旅遊業總收入的74.9%。山東省建設廳長楊煥彩指出,廣東的發展得益於珠江三角洲的率先開放,江蘇的崛起在於江蘇蘇錫常的超常規發展。而珠三角、長三角都是城市密集、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其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周邊的帶動力特別強。山東半島城市群區位優勢明顯,發展基礎好,是山東省經濟發展的龍脊。推出「山東半島城市群」正是源於這樣的戰略考慮--山東8個城市形成合力聯合出擊,發揮整體優勢。

誘人前景

過去,山東半島地區一直被看成中國環渤海經濟區的一個次區域,如今,把山東半島城市群研究的視野納入山東環黃海經濟圈,這是一個重大突破。山東省社科院研究員馬傳棟如是說。他認為,把京津冀、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三大相對獨立的由城市群落連結而成的經濟帶同歸於中國環渤海經濟區內,這是一個根植於計劃經濟時代和內海思維的概念,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快速對接的時代,已顯得極不合拍。在包括中國環黃海地帶和韓朝日等國的環黃海經濟區中,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意義在於,它是中國黃河經濟帶與環黃海經濟區的日韓等發達國家經濟交流的橋頭堡之一,也是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主要出海門戶。「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崛起,不僅將帶領山東進入經濟發展的高速車道,還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第四增長極的有力競爭者。」一位業內人士勾勒出一個十分誘人的前景。在中國沿海六大經濟圈中,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山東省地方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列中國第四位。

發展優勢

經濟優勢明顯:城市密集,外資進入集中,開發區密集,製造業聚集,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景觀豐富;區位優勢也明顯:緊靠日朝韓,水陸空交通便捷,港口集中。這些優勢如同一張張「通行證」,為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群崛起提供了絕好條件。當然,優勢要轉化為勝勢,必須靠適當的發展戰略、體制創新和產業的升級換代以及結構優化來保證。

發展劣勢

中科院地理所的胡序威教授提醒我們,山東面臨着重大的發展機遇--成為中國經濟板塊中乃至東北亞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經濟隆起帶,但在長三角和京津冀的南北「夾擊」下,也存在成為中國經濟「窪地」的可能。他特別強調,「如今,發展區域經濟是各國、各地區避免邊緣化的必要措施。面對全球製造中心東移的好機會,如果不注意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不為吸引外資和民營資本創造好的軟環境,就必定會被邊緣化,處於劣勢地位」。煙臺大學區域發展與山東城市化體系研究所所長孫矩教授認為,這樣的機遇對山東半島區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畢竟,人員、物資、信息、資金順暢流動的平台還遠遠稱不上平整;與中國其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相比,山東濟南、山東青島的經濟實力還相對較弱,山東省腹地也有待拓展;如何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協調利益、調整標準、放寬權限、統一規則,建設良好的制度平台,變經濟加法為乘法,是對山東地方政府的一次挑戰。也許可以這樣看,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群崛起是山東省發展的試驗田,它將為山東提前實現「兩個率先」起到示範作用,進而推動山東全省乃至整個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

軌道交通

2011年7月15日發布: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規劃範圍以山東省的濟南、青島為中心,包括周邊山東省的的淄博、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萊蕪、濱州、德州、聊城等14市。其中5年內新開工建設山東濟南-山東東營、山東濟南-山東長清、山東濟南-山東青島機場、山東濟南機場-山東濱州等4條城際鐵路,建設里程182公里。

規劃期限自2011年至2020年,新建城際鐵路865公里,其中「十二五」期間建成山東青島-山東榮成城際鐵路300公里。近5年將重點建設山東濟南市區-山東西營線,支持山東省沿線地區的旅遊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線路全長31公里;建設山東省濟南市區-山東長清線,發揮山東濟南對山東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線路全長22公里;建設山東省濟南市區-山東省遙牆機場線,開闢山東濟南機場快速客運通道,並與山東濟南市區至山東泰安方向的城際線相銜接,線路全長30公里;建設山東省遙牆機場-山東東營線,加強山東省東營市與山東省濟南市以及山東省遙牆機場的聯繫,形成山東濱州、山東東營與山東濟南都市圈聯繫的重要通道,支持山東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線路全長99公里。

山東省「四縱四橫」鐵路規劃建設里程超過過去100年鐵路建設之總和,已開工建設的16個鐵路項目建設規模超過了中國建國以來山東省鐵路建設之總和,京滬高速鐵路、山東東平鐵路(山東省新泰市東都鎮-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和山東藍煙鐵路電氣化改造、京九鐵路山東段電氣化改造、山東菏兗日鐵路擴能改造等5個鐵路項目已建成,完成新建、改建鐵路里程1355公里。山東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這些鐵路都具備開行城際列車的條件,隨着這些項目的陸續建成和城際鐵路規劃的建設實施,山東省境內城際鐵路和兼顧發揮城際功能的鐵路里程到2020年將達到4660公里,將在山東全省範圍內形成一個較為發達完善的城際鐵路客運網絡,為加快山東省城市化進程,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山東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帶動山東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