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瑞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瑞鱉(學名:Palea steindachneri)是鱉科、山瑞鱉屬動物。外形與俗稱「甲魚」

山瑞鱉原圖鏈接

的中華鱉十分相似,呈圓形,但體形稍大,而且較為肥厚。山瑞鱉頭部較大,呈圓錐形,為烏黑色或黑綠色,吻部向前突出,並形成管狀吻突,鼻孔開口於吻突端,常見它露出水面進行呼吸,眼睛在頭部的側上緣。皮膚柔軟而粗糙,沒有龜那樣的角質盾片。頸部較長,頸的基部兩側和背甲的前沿各有一團肉質鼓釘狀突起的大瘰粒,背盤前緣有一排粗大的凸粒,可以與中華鱉相區別。身體較厚,背、腹兩面是由骨板包着的,左右兩側連結起來,形成一副特別的「鎧甲」,背面深綠色,上有黑斑;身體腹面白色,布滿黑斑。甲的周圍有寬而肥厚的革質皮膜,恰似短裙,所以叫做裙邊。四肢扁平,後緣薄,似槳狀,也是烏黑色或黑綠色,趾間有發達的蹼,都具3爪,適於在水中游泳和潛水。雄性的尾巴狹而長,可超出裙邊,雌性尾寬而短,據此可以區分它的性別。 山瑞鱉主要生活于山區的江河山澗溪流水塘中,尤喜棲於清澈流動的山澗溪流中。常到岸邊和濕地覓食,肉食性,以軟體動物、蛙類、甲殼動物和魚蝦等為食,也吃動物屍體和水草等。白天喜歡在岸邊曬太陽。原產於中國和越南毛里求斯美國(夏威夷群島)有引種。

中文學名

山瑞鱉

鱉科

拉丁學名

Palea steindachneri

亞 科

鱉亞科

別 稱

山瑞,瑞魚,甲魚,團魚,王八,鱉

山瑞鱉屬

動物界

山瑞鱉

脊索動物門

亞 種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英文名

wattle-necked softshell turtle

爬行綱

保護級別 瀕危(EN) IUCN標準
亞 綱

無孔亞綱

命名者及年代

Siebenrock,1906

龜鱉目

同義學名

Trionyx steindachneri Siebenrock,1906

亞 目

隱頸龜亞目

同義學名

Aspidonectes californiana Rivers 1889

形態特徵

體型中等。背盤長118.5-315毫米,寬97.5-255毫米,長卵圓形。其前緣平直,後緣圓。

頭較大,頭背皮膚光滑;頭前部瘦削,吻端尖出,形成吻突,吻突長8.5-9.0毫米,約與最大眶徑相等。鼻孔開口於吻突頂端。眼小,眶間距小於眶徑。眶徑9.5毫米。上顎突出於下顎,兩顎均具肉質唇。上顎兩側唇分列,中間裂開,可見其喙。顎緣寬厚的肉質唇分別向上下翻褶。頸長,頸基兩側具大而密集的瘰粒。

背盤表面覆以革質皮膚,前緣向後翻褶,形成一發達的緣嵴,其上有一列大而突起的瘰粒。背盤中央有縱嵴,從前端伸展至骨質背板的後緣,其兩側分布不規則的結節。在背盤後緣的結節大而密,且結節的末端向後尖出。

腹部表面光滑。各腹板退化,上腹板呈長條形,在呈銳角的內腹板前相切;內腹板的兩側支向後尖出;劍腹板下角較圓,腹部可有胼胝體4-6個。

尾短。雄性尾基粗,尾尖超出裙邊,泄殖肛孔近尾瑞。背橄欖色或棕橄欖色,腹部肉色,有不規則的污斑。

另見兩件活體稚山瑞鱉,背盤長約49.0毫米,寬46.5毫米,呈卵圓形,後緣較寬,脊棱明顯;背盤表面及棱上瘰粒密集,排列成縱行並與體軸平行。背盤前緣有一列大瘰粒,其後有2-3排小結節。體背黃橄欖色,一稚鱉有棕黑色的小圓斑,9枚,1枚位於脊部,8枚分列於兩側。另一稚鱉斑點不顯。稚鱉自頭頂開始,有一呈倒V型黃橄欖色斑,並向頸部擴展。其前端有一棕黃色橫斑,向兩側達顳部。腹部均為肉色,臍孔已不顯。

山瑞鱉原圖鏈接


分布範圍

原產於中國越南毛里求斯美國(夏威夷群島)有引種。 在中國分布於廣西、廣東、貴州、雲南、海南、香港、台灣等省,其中以廣西西部地區數量較多。

生活習性

在自然環境中,山瑞鱉白天多棲息在山澗、水溝、河道、淺灘、池塘草叢的沙泥中;在人工養殖情況下,白天它也喜歡鑽入泥沙,所以人們也叫它沙鱉。山瑞鱉是變溫動物,當溫度下降到12℃時,便蜇伏在沙泥或石頭底下進入冬眠狀態。當翌春溫度回升到18-20℃時,便甦醒過來開始覓食。山瑞鱉,的最適溫度是25-32℃。在最適溫度期間,山瑞鱉攝食最旺盛。水溫高於37-38℃就有熱死的危險。

山瑞鱉是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在自然界,它吃小魚小蝦昆蟲蠕蟲等;在人工養殖情況下,它善食福壽螺肉田螺肉蝸牛肉蚌肉魚肉、動物下腳料及蚯蚓蠅蛆等。山瑞鱉一般都在晚上大量攝食,投餵量一般是它體重的5-8%。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山瑞鱉性成熟年齡在3年以上,體重一般為1.5千克。山瑞鱉屬卵生動物,在中國廣西、廣東等省每年5-10月是山瑞鱉的產卵季節,產卵旺盛期在6-7月。當水溫達20℃以上時,山瑞鱉開始發情交配,交配時要求池水深度在50厘米以上,否則不交配,交配後15-20天開始產卵,山瑞鱉產卵一般是在雨過天晴的傍晚爬上河灘,在岸邊尋找潮濕疏鬆的沙土地帶挖窩產卵。每年每隻雌山瑞鱉產卵1-2次,個別的產3次,每次產卵5-15枚,大的個體每次可產卵20多枚。山瑞鱉卵白色,呈圓形,直徑15-20毫米,重10-13克,受精後的卵在動物極有一個白色亮區,直徑為4-7毫米,如果卵產出3-5天後沒有白色亮區出現,說明卵沒有受精。

人工繁殖

養殖池的建造

山瑞鱉養殖池可根據養殖形式的不同需要而設置,常分室外精養池、室外混養池和室內養殖池三種類型。室外精養池是單養山瑞鱉而不混養魚蝦類的池,可以是土池,也可用水泥砌築。面積一般在十幾平方米至半畝,深度0.5-1.0米。

室外混養池即山瑞鱉和魚混養的池,可利用一般的養魚池,大小不限。

室內養殖池也叫家庭養殖池,池的大小由1-2平方米至幾十平方米不等,池深0.5-1.0米。池的一端要比另一端低15-20厘米,面積約占全池面積的1/3-1/2,池底鋪上10厘米厚的沙層,池水最深處為15-20厘米,池內壁最好貼瓷磚。池頂邊沿向池中央伸出10-15厘米的檐,以防山瑞鱉爬出逃跑。

山瑞鱉喜歡安靜、清潔,無論室內、室外池都要建在環境比較安靜、水源方便、無洪澇災害的地方,以便及時沖洗養殖池,更換新水,養殖池一定要設置山瑞鱉上岸休息的地方,並做好防逃圍牆。

親山瑞鱉的選擇 親山瑞鱉可以從外貿收購部門或市場上採購獲得,有條件的可自己捕捉,選購時,選擇體格健壯,無病無傷,一觸及其頭,四肢能迅速縮入甲內,並且腹甲無紅、白斑,頸不粗大,四肢不斷缺的個體,重量在1.5-2千克,雌雄比例以1:1或2:1為好。

雌雄山瑞鱉的區分 成熟後的雌雄山瑞鱉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區分開來。雌山瑞鱉尾短不露出裙邊,後腳間距寬,軀體較厚;而雄山瑞鱉尾長,尾端露出裙邊,後腳間距窄,軀體較薄。

親山瑞鱉的培育 採購回的親山瑞鱉應該放到親山瑞鱉池加強培育。親山瑞鱉池以設在室外為好,面積0.2-1畝,並附帶一塊相當寬大的陸地,陸地上放些潮濕的細沙土,並且經常淋水,沙土面積根據雌山瑞鱉數量而定,一般每2隻雌山瑞鱉配一薩方米沙土,親山瑞鱉的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水面放養一隻,雌雄比1:1或2:1。 培育親山瑞鱉可多投餵高蛋白、低脂肪的動物性餌料,如蚌肉、螺肉、蚯蚓、昆蟲等,每日投餵量為山瑞鱉體重的5-10%,並視其吃食情況隨時增減,每日吃剩的餌料要及時清除,不要投餵腐爛發臭的餌料。在培育親山瑞鱉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管理工作。由於給山瑞鱉投餵的是動物性餌料,水容易變臭,應及時更換新水,小水體養殖最好每隔1-2天沖換1次新水。

山瑞鱉容易逃跑,要經常檢查防逃設施是否牢固,此外還要作好防偷防敵害工作。到產卵季節時,要清掃產卵場,翻鬆沙土,噴淋適量水,給親山瑞鱉創造良好的產卵環境。 產卵 到了產卵季節,山瑞鱉白行爬到產卵場挖窩產卵。一般在夜間產翅,因而每天早晨8-9點鐘以前飼養人員就應趕到產 。

卵場查看卵窩,發現沙土被翻鬆並有山瑞鱉爪刨的痕跡,即卵窩,應在此作上記號,並防止其他山瑞鱉再來此處挖窩產卵,防止辦法是在此蓋上一塊磚瓦。對剛產下的卵不要搬動,因為這時卵子胚胎尚未固定,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不易辨認,需過3天再來挖卵,並將受精卵放入孵化箱裡排好,搬進室內孵化。

人工孵化 孵化箱可由木板做成,長60厘米、寬40厘米、高20厘米,箱底留漏水孔數個,箱內鋪10厘米厚的細沙,把收到的受精卵一個個依次排在沙上,間距2-3厘米,白色的動物極朝上,放一層卵後上面蓋一層2厘米厚的細沙,一箱可放2-3層,裝好箱後就可移到室內孵化。

裝好卵的孵化箱移到室內後,要放在通風透氣透光,不受等敵害侵害的地方。整個孵化期溫度控制在25-32℃,濕度在80-85%左右,這樣經過80左右便可孵出。

剛孵出的稚山瑞鱉重6-7克,卵黃囊尚未吸收完畢不吃食可讓它在沙箱內自由爬行,兩天後揀起放到光滑的玻璃缸或塑料盒內飼養,口徑為40厘米的塑料盒可放稚山瑞20隻,盒內放水2厘米,讓稚山瑞鱉露出頭來呼吸。

養殖技術

稚鱉飼養

稚山瑞鱉由於比較嬌嫩、抵禦惡劣環境的能力較差,要特別用心護理。

山瑞鱉原圖鏈接


飼養池:飼養池不宜過大,一般2-3個平方米即可,長2-3米、寬1-1.5米、高30-40厘米,池底及四周鋪貼白色瓷磚。放水量根據稚山瑞鱉的大小逐步加深,開始先放入2-3厘米水,等稚山瑞鱉長到10克以上,可加深到5-10厘米。水不能過多,過深稚山瑞鱉上下呼吸困難,消耗體力過大甚至悶死。為了讓稚山瑞鱉更好地休息,可在池內放些水葫蘆作附着物。稚山瑞鱉池也可以用面盒、塑料盒或水秧箱代替,要求排灌方便池底光滑即可。 餌料:稚山瑞鱉消化能力較弱,不要餵食油脂多而又堅硬的食物,應餵食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餵量按其體重的3-5%即可。 水質:餵食動物性餌料水易壞,最少每天要換-次清水,最好用緩流水養殖,換水時水溫差不宜超過5℃,換水時不要大力衝擊,最好慢慢放出,緩緩流入。 防曬防雨淋:稚山瑞鱉池上搭棚遮蔭,防止強陽光照曬;太陽不太強的春秋,每天要日曬1-2小時。大雨來臨前要蓋好,不要讓暴雨直衝養殖池。 防逃防敵害:稚山瑞鱉也有逃跑的習性,所以池壁要光滑,最好向內出檐,防止打疊越池逃跑,洪水到來時要防止洪水直衝池內,平時常查進出水口是否有逃跑的可能。稚山瑞鱉幼嫩,敵害侵襲較多,如等都會偷吃它,必須及時清除敵害。 越冬:冬季寒冷,稚山瑞鱉易被凍死,最好沒置溫室或在池內加溫,溫度保持在20℃以上,投餵適量餌料,並保持水質清新,便可安全越冬。

幼鱉飼養

越冬後的稚山瑞鱉進入了幼山瑞鱉階段,它的抗病力比較強了,可放在較大的飼養池,面積可以幾十乎方米,水深30-50厘米,留出-定的陸地讓它上岸休息。這-時期山瑞鱉攝食量大了,必須提供足夠的餌料,可以適當搭配適量的植物性餌料如煮熟的玉米、紅薯、南瓜等。每日餵量為山瑞鱉體重的8%-10%。放養密度每平方米40-50隻,其他管理同稚山瑞鱉。

成鱉飼養

第3年的山瑞鱉個體達到3200克以上,生活力更強了,可進行大塘養殖和室內養殖。

大塘養殖

適宜山瑞鱉的生長繁殖,投資少,省工省力。大塘養殖按養殖方式又分為混養和單養。

混養指魚、山瑞鱉混養,以魚為宅,每畝搭養150-200隻山瑞鱉,在不投餌或少投餌的情況下養殖,但是這種塘要求具備年終能幹塘捕捉山瑞鱉,具有防逃設施,具-定面積的產卵場地或上岸休息場地。這樣山瑞鱉可以在魚塘中捕捉-些小魚、小蝦、水生昆蟲為食。放養的家苗魚規格要大,山瑞鱉捉不到家魚,二者和睦共處。

單養指以山瑞鱉為主,也可以搭配適量飼養泥鰍福壽螺田螺等。每畝放山瑞鱉500-600隻。這樣的池塘要求具備防逃設施、排灌方便、有-定面積休息場地,池水深80-100厘米,池堤高出水面40-50厘米,在池塘邊設有餌料台。

室內養殖

室內養殖是農戶或城市居民在自己家裡設置的養殖池,大小不等,大者十幾平方米,小者-兩個平方米,池高80-100厘米,池底放10厘米的粗沙,池內放水20-30厘米深,放養密度每乎方米放5-8隻。這樣的池要求能防逃、水源方便,能及時沖換新水。以投餵商品性飼料為主。

飼養管理

無論室外養殖,還是室內養殖,飼養管理都有-些共同問題和措施。

第一.山瑞鱉餌料的質和量問題,餌料台設在固定的地方最好水淹沒3-5厘米。每日早晚各餵-次,白天少喂,晚上多喂,每天投餵量約為山瑞鱉體重的8-10%,但要求做到依山瑞鱉吃食量適當增減,餌料-定要新鮮,腐爛發臭的不要喂,吃剩變質的餌料要及時清除。

第二.水質問題。山瑞鱉主要吃動物性餌料,而動物性餌料殘渣腐敗後,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組織胺,對山瑞鱉有毒害作用。山瑞鱉大量飲用水後會中毒,嚴重時發病死亡,因此要經常沖換新水,夏天池最好每天沖換1-2次,以保持池水清新。

山瑞鱉原圖鏈接


最後是病害防治問題,山瑞鱉抗病力較強,-般不易患病,但有時也會生病。常見的病有紅斑病白斑病腫頸病等,這些病多是水質不良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餌料、腐爛變質的餌料引起的;如果患了細菌性的病,可以餵服適量抗菌素藥,每公斤體重0.2克左右,連續5-6天;如果是皮膚病可以塗搽-些金黴素軟膏。平時保持水質清新,不餵食腐敗食物,就可以做到少生病或不生病。 [1]

種群現狀

由於種種致危因素,在中國廣西山瑞鱉野生種群逐年減少,只是偶有誤捕發現。 野生山瑞鱉因分布不廣,生長緩慢,繁殖力弱,致使產量有限,加之產區無計劃濫捕,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因此開展山瑞鱉的人工養殖,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中國國內養殖較廣泛,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省區均有養殖場分布,人工繁殖技術較成熟,已能繁殖出子二代,年繁殖量為1萬 15萬隻。 [2]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0年 ver 3.1)——瀕危(EN)。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3]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 [4]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 [5]

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2017年11月13日)。 [6]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EN)。

保護措施

為保護野生山瑞鱉資源,中國廣東省已建立了部關市乳源山瑞鱉縣級自然保護區,河源市源城區龍潭口山瑞鱉自然保護區、連平縣九潭山瑞鱉自然保護區以及連平縣油溪山瑞鱉自然保護區。

保護建議

應充分利用各級媒體的力量,大力宣傳保護環境及野生動物的知識,增強法制觀念。

加強漁政管理,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大力發展人工馴養繁殖,儘快進行增殖放流試驗,補充野生資源,禁止捕捉和出售野生山瑞鱉。

進行山瑞鱉野生資源調查,確定其分布及種群數量等生物學資料。

加強環境保護及環境優化治理。

瀕危原因

由於在產地被肆意捕捉,造成野生種群數量稀少。加上環境質量下降,柄息區域變小,棲息環境退化,自然資源枯竭。

視頻

參考文獻

  1. [楊成俊主編,農家致富藥用動物養殖60法,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7.04,第275-283頁]
  2. [史海濤,謝鋒,何平編著,水中的保護動物大探秘 瀕危的兩棲爬行動物,海洋出版社,2017.01,第39頁]
  3. |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4-12
  4. |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4-12
  5.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0-04-12
  6.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引用日期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