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崔常牛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崔常牛李》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續筆》卷五。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原文

士大夫一時論議,自各有是非,不當一一校其平生賢否也。常袞為宰相,唐德宗初立,議群臣喪服,袞以為遺詔云:「天下吏人三日釋服」,古者卿大夫從君而服,皇帝二十七日而除,在朝群臣亦當如之。祐甫以為遺詔無朝臣、庶人之別,凡百執事,孰非吏人?皆應三日釋服。相與力爭,袞不能堪,奏貶祐甫。已而袞坐欺罔貶,祐甫代之。議者以祐甫之賢,遠出袞右,故不複評其事。然揆之以理,則袞之言為然。李德裕為西川節度使,吐蕃維州副使悉但謀請降。德裕遣兵據其城,具奏其狀,欲因是搗西戎腹心。百官議皆請如德裕策。宰相牛僧孺曰:「吐蕃之境,四面各萬里,失一維州未能損其勢。比來修好,約罷戍兵,彼若來責失信,上平涼坂,萬騎綴回中,怒氣直辭,不三日至咸陽橋。此時西南數千里外得百維州,何所用之?」文宗以為然,詔以城歸吐蕃。由是德裕怨僧孺益深。議者亦以德裕賢於僧孺,咸謂牛、李私憾不釋,僧孺嫉德裕之功,故沮其事。然以今觀之,則僧孺為得,司馬溫公斷之以義利,兩人曲直始分。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3]。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崔常牛李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