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上的波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崖上的波兒》(崖の上のポニョ)是由宮崎駿導演、編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長篇動畫電影,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
故事簡介
大海中一隻小金魚偷偷離開她的家,乘著水母來到外界的世界,卻不慎卡在海洋垃圾裡的玻璃罐內,這時救了她的是一個小男孩「宗介」。
宗介將金魚救出後把她取名為「波妞」,並決心要保護她。喜歡上宗介的波妞,開始想要變成人類。
製作
經緯
《崖上的波妞》最初的構想來自於2004年的作品《霍爾的移動城堡》完成後,當時製作人鈴木敏夫指出《霍爾的移動城堡》中的角色蘇菲、馬魯克、火魔卡西法三者之間的互動非常有趣;便希望能做出這種適合兒童欣賞的動畫。
最初擬定的企劃為改編作家中川李枝子的童話作品《不不幼兒園》,這是一部關於托兒所小孩的故事,這部作品宮崎駿曾在2001年時將其中一段章節製成短篇動畫《捕鯨記》(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用短篇動畫電影)。後續宮崎駿以之前在瀨戶內海福山市的鞆之浦的員工旅行時所觀賞的港町景色為靈感,進一步將作品暫擬定為《崖上的不不幼兒園》,而當時他住的地方正是懸崖上的小屋子。之後宮崎駿帶著擬定的構想,在2006年10月帶領吉卜力的工作夥伴開始製作。
原本預定使用和以前一樣的表現手法,但在製作前閱讀了夏目漱石的作品《草枕》後,前往英國倫敦的泰特美術館,欣賞了約翰·艾佛雷特·米萊的畫作後,深受《歐菲莉亞(Ophelia)》的感動而對作畫方式重新評估。之後,宮崎駿「想再回去紙上作畫的動畫根源,再一次,自己划槳,拉起帆渡海」。只用鉛筆作畫」的意圖,使這部作品不使用電腦(CG)作畫,而全部使用手繪作畫(但之後的色彩、攝影是數位處理),在一年半內,大約有70名工作人員畫了17萬張圖。
製片人鈴木敏夫說宮崎駿想在表現手法上發起新的挑戰,尤其此作80%的場景是海水,而這也是他第一次以大海為舞台[1],宮崎駿親自畫所有的波浪,試圖找出最好的呈現手法。而宮崎駿表示有意去做一部連5歲小孩都能看懂的電影[2]。
作品設定
- 故事融合了安徒生童話的《美人魚》,並除去基督教色彩。
- 劇中的月亮比平時還大,顯示了地球平衡的崩潰。除此之外,月亮還有更深的涵義。
- 部份設定受到理察·華格納的歌劇《女武神》影響[3]。
- 劇中出現類似泥盆紀的海中生物,但實際上這些生物是宮崎駿想像出來的。
- 波妞的造型來源出自於該作品的作畫監督近藤勝也當時約3歲大的女兒。
- 「波妞」這個名字為宮崎駿所想的點子;他認為這聽起來就像是用來形容碰到柔軟東西時的擬聲詞。[4]
- 角色宗介是以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5歲時為藍本。
- 「宗介」這個名字來自夏目漱石的小說《門》。
- 藤本的模特兒則為作畫監督近藤勝也,為宮崎駿參訪近藤家後所想的靈感。
影片
參考文獻
- ↑ Template:Cite episode
- ↑ MIYAZAKI HAYAO TALKS PONYO AND HOSHINO KOJI TALKS ABOUT GHIBLI'S FUTURE. GhibliWorld. 2008-07-17 [200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6) (英語).
- ↑ 映画「崖の上のポニョ」公式サイト - キーワード. 吉卜力. [200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05) (日語).
- ↑ Capone Chats With The Mighty Hayao Miyazaki about his Latest, PONYO!!publisher=aintitcool. 2008-08-03 [2012-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