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高勒鎮(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彥高勒鎮 |
中文名 :巴彥高勒鎮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 |
巴彥高勒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位於扎賚特旗西南部,東與音德爾鎮毗鄰,南、西與科爾沁右翼前旗額爾格圖鎮接壤,西與寶力根花蘇木交界,北接胡爾勒鎮。 巴彥高勒鎮區域面積1064.3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有50464人。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0月,成立巴彥高勒努圖克;1958年,改巴彥高勒公社;1984年,改巴彥高勒鄉;1986年,改巴彥高勒鎮;2005年,二龍山鄉併入巴彥高勒鎮。 截至2020年6月,巴彥高勒鎮下轄2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 2017年,巴彥高勒鎮企業個數共25個,企業從業人數537人,其中工業企業5個; 2018年,巴彥高勒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2個。 [1]
位置境域
巴彥高勒鎮地處磴口縣東南部,東南與鄂爾多斯市隔河相望,西南與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毗鄰,西靠烏蘭布和沙漠,東北與渡口鎮、隆盛合鎮接壤。 轄區面積368.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彥高勒鎮境內地形分為兩個部分,東北部為河套平原,地勢平坦;西北部沙漠半沙漠,是烏蘭布和沙漠的東北邊緣。最高點海拔1950米,最低點海拔1030米。
氣候
巴彥高勒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雷陣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光照時間長,多年平均氣溫9.0℃。1月平均氣溫在-12℃以下,極端最低氣溫-35.0℃(1961年12月12日);7月平均氣溫27.3℃,極端最高氣溫40.3℃(2005年6月22日)。最低月均氣溫–10.8℃(2007年12月15日),最高月均氣溫23.5℃(2005年6月22日)。無霜期年平均13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210小時,年總輻射153.6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43.9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288.4毫米(1984年),極端年最小雨量56.4毫米(2011年)。
水文
巴彥高勒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從巴彥高勒鎮南部二十里柳子至補隆淖辦事處團結村,長30千米,流域面積5.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090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巴彥高勒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沙塵暴等。洪澇災年均發生1.5次,主要發生在5~7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3年9月25日晚21時,境內6個村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大雨持續長達12小時左右,農作物受災面積733.3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23.6萬元。 2011年7月24日下午15時,巴彥高勒鎮境內有2個村遭受冰雹襲擊,持續時間約30分鐘。農作物受災面積333.3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15.68萬元。
人口
2011年末,巴彥高勒鎮轄區總人口6082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5023人,城鎮化率74%。另有流動人口4586人。總人口中,男性30404人,占49.9%;女性30418人,占50.1%;14歲以下17229人,占28.3%;15~64歲28389人,占46.7%;65歲以上15204人,占2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3633人,占88.2%;有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等16個少數民族,共7189人,占11.8%。其中回族4212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8.6%。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7.6‰,人口自然增長率-1.2‰。 截至2018年末,巴彥高勒鎮戶籍人口44910人。
經濟
2011年,巴彥高勒鎮農業總產值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6.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475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4205噸,其中小麥63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華萊士瓜、籽瓜、無殼葫蘆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3萬畝,產量4625噸;蔬菜種植面積0.33萬畝,產量14850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青椒、白菜等,其中西紅柿125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年末存欄0.92萬頭;羊年末存欄7.3萬隻;牛年末存欄0.46萬頭;家禽飼養量7.2萬羽。畜牧業總產值8000萬元。水產品總產量240噸;漁業總產值350萬元。名優特農產品玉米、西紅柿。大型農業機械50台(輛)。巴彥高勒鎮累計造林4.5萬畝,林木覆蓋率15.3%。 2011年末,巴彥高勒鎮商業網點4200個,職工1920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14億元,比上年增長23.4%。 2018年,巴彥高勒鎮有工業企業5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7個。